杨东山十二渡水自然保护区
文 / 刘会明
十二渡水地处粤湘交界处,位于乐昌市东北32公里处的九峰山山脉的杨东山,距九峰镇8公里,因从山脚登上山巅需十二次涉渡河流而得名十二渡水。
1998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杨东山十二渡水”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自北向南跨越九峰的横坑、浆源、文洞、五山、北乡西坑、廊田镇和龙山林场,总面积20多平方公里左右。区内山高岭峻,最高的五指峰海拔1726.6米,山峦叠嶂,风光迤逦。特殊的地理区位造就了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保,护区林深树密,古木参天,为典型的亚热带原始森林,林中珍稀动植物物种丰富,据广州大学华南生物多样性研究所的初步调查,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维管植物22科720属145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科12属12种被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收录的有5科5属5种,其中渐危2种,稀有3种。据中科院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记录到的物种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29种,如黑麂、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白鹇(广东省鸟)、蟒蛇、穿山甲、猕猴、广东松、福建柏、银杏等。此外,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物种有20种;被列入《IUCN红皮书》的物种有3种;被列入CITE公约附录的物种有10种。有华南虎、云豹、水鹿、穿山甲、银杏、观音木、水松、五针松等。其中成片成林的万余株广东松群落(五针松,为黄山迎客松之类)为广东省内罕有,是省内广东松群落保护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
九峰十二渡水高山地势,落差明显,河流顺山势九转十八弯,移步换景,河水飞流倾泻,形成了美妙的瀑布和水潭,最高的瀑布高达近百米。有瀑必成潭,瀑潭相映衬,景象万千,气势壮观。山腰中伸出一小溪常年奔腾流淌,清澈见底,形成十二渡水,其水甘洌可口,有人戏称“赛矿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为其真实意境,渡过了十二道水,沿着猎人踩出的羊肠小道,攀藤附石登上山峰,别以为到顶上,“峰上有峰”而“欲穷干里目”只有“更上一座峰”,成片成林的五针松便生长在第三层高峰的悬崖峭壁之上,它们尽量舒展着枝叶迎风揽月,难怪其又名“迎客松”。“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极目远眺,周围是树的世界,林的海洋,耳边传来的除了松涛声,鸟声,还偶有不知名的动物悠长的叫声,如遇云雾天气,更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从横坑上到十渡水尽头,年轻人也要四个多小时。十二渡水的山顶西向是杨东山和当地有名的五指峰,五指峰再往西,有一条红军长征穿越的山一一大王山张姑岭地段。张姑岭上有一个山湖,约十米来宽,三十多来长,长年有水,湖边生长着一种水草:比筷子细,空心,一米多高,韧性好,晒干可编草蓆,当地人称这湖为“蓆草湖”。跨过蓆草湖是一座叫状元墩的大山,上去的人容易走错方向,分不清东南西北,因为山顶下的五条山脉走势是几乎相同。故也称为“趟人墩"。状元墩的五条山脉分别所至,也就是今天的杨东山自然保护辖区了,东至北乡西坑,南至九峰文洞、浆源,西至九峰的横坑(十二渡水),和五指峰,北至五山的小王山和璋下。
我们现在说的十二渡水只是杨东山保护区的一条支脉,其他地方有待开发。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县药材公司在状元墩种植贵重药材,笔者在状元墩的原始森林里工作有一年多时间,深感如果开发后这里将是其他地方不可逾越的自然景观。
(另文叙述)2018.8.19
看官:傍晚,也许你站在乐昌文化广场边的河堤上,远处的群山和市区的一河两岸尽收眼底:山城的黄昏,太阳抹去最后一道余晖,华灯初上,武江两岸流光溢彩;“S”形的江面上,平静如镜,三座跨河大桥在灯光的彰显下如同彩龙,翻腾不己;江边散步的人越来越多了,文化广场传来了优美的音乐,有人在翩翩起舞。山城的黄昏如画如诗,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尤其是两座“宝塔”,灯火辉煌,玲珑玉透。遥呼相应,直指云天。在全城的街灯河景中,格外生辉。
乐昌的两座“宝塔”,塔名称为“龟峰塔”和“文峰塔”(俗称“南塔")。是同一时期建造。县志都有记载,也许民间的传说比文字记载的更丰富、更精彩些。
龟峰塔 建于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据《乐昌县志》载:“明嘉靖十九年韶州知府符锡命乐昌知县张坚所建。”意图是“去湟崇正,兴土振民。”位于武江河东西面的龟峰山上,由青砖、灰沙砌成高约16米的楼房式砖塔,塔基周长159米,塔身浅黄色。七层八角形无梯,一至六层分别有虚实小门作装饰。龟峰塔该地原有一龟峰古寺,其后唱官府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便将龟峰寺改建成龟峰书院。书院内有洗亭和砖塔(龟峰塔),为乐昌四大书院之一。龟峰塔和龟峰山也以“龟石吞或”“龟石回澜”而载入乐昌古八景之一。
龟峰塔在龟峰山上,龟峰山是个小小的石山头,山的西边是巨大的石壁,延伸到武江河底,西向而来的武江河流水冲向龟峰山转向南流,产生急流。过去上行船只要此停留,借力北上。因此,官府在这里就设立了关税点。官控物资商品如烟盐鸦片什么的,就得纳税后才放行。关卡是一条横垮東西的大铁练。到民国初期粤武铁路开通后才取消河运税赋。相传这铁练后沉落江底,在大灾之年、兵荒马乱的上世纪三十年代浮过一次,官府派船用炉火将铁练熔断。以防阻碍航行交通。
当地民间,龟峰山是叫作龟峰寺的。这座小石山如像一只巨大的龟伏在江边,风水学上称作“龟逢池",龟在池边生生不息,万年活力。龟颈的地方,有条小路,是河边的必经之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有位老人不分春冬寒暑,天天用铁锤托宽石路,受到全城市民和上下通行者的尊敬。
文峰塔 始建于宋朝,现存塔是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韶州知府符锡重建,至今已有471年历史。是座由一块块巨石砌置而成高19米的楼阁式石塔。塔高七层,平面呈八角形,”坐西南向东北,高约19米,基高0.82米,周长19米,直径6米,厚0.3-0.35米,全打制长条青石砌, 七层八角楼阁式塔。1-3层四面筑3米高拱门,其余假拱门。十字形底腔,中空,无梯。每层角端均向上翘起,角端有石雕兽类作装饰。基雕龙纹,雕吻兽挑。收分明朗,石质葫芦塔刹。明•邓瑗《文峰翠合》赞:“嶙峋笔架插天齐,眺望回看列岫低。一带晚烟凝翡翠,半空螟色映玻璃。云开峭壁寒偏急,雨霁遥空望欲迷。郁结钟灵腾瑞气,余光夜夜灿文奎。”清光绪年间知县刘镇寰修乐昌八景时命名“笔峰写云、云峰翠合”。《乐昌县志》载曰:“乐邑之人,重文轻武。”相传当年兴建文峰塔—就是祈祷乐昌能多出文人。文峰塔自宋朝建成后,乐昌从此开科举之盛世,仅宋代科举中进士就有20多人、举人近百人,至元末塔毁,乐昌的科举便江河日下。文峰塔以“笔峰写云”亦作“云峰翠合”之名成为乐昌古八景之一。
文峰塔俗称为“南塔",因为是在县衙门的南方。也称为风景塔、风水塔。雄踞塔岗岭(凤凰山)西北巅,东俯瞰武江,与龟峰塔隔武江相望,西绿坡护卫,山川灵秀,气运爽朗。这塔的作用是镇住妖魔鬼怪,保住乐昌一方土地的平安。当地历史上有一个的延续的做法一一这里是杀坏人的地方。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执行死刑的犯人都是在突兀的南塔山脚下进行枪毙的。那是半个世纪以前的老黄历了,顺便一提。现在这里是一片绿树阴阴的南塔公园了。
乐昌撤县设市后,对西塔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维护,近两年,配置灯光装饰,夜间观之,两塔玲珑玉透,灯火辉煌。遥呼相应,在全城的街灯河景中,格外生辉,为乐昌又一人文景观也。
文峰塔与龟峰塔俗称乐昌的“哼”、“哈守着乐昌这一方水土。
2018.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