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学农同志是山西省的一位上任不久的省长,去年九月,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发生特别重大溃坝事故,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对事故负有领导责任人员的处理,其中,时任山西省长孟学农引咎辞职。
一位去任省长写了一首诗《心在哪安放》,这首诗中孟学农同志用此种方式表达内心之情,而且媒体能公开发表,这无论如何是一种进步,难能可贵,值得学习。 ——引自媒体评价
心在哪里安放?
孟学农
默默地思量:心在哪里安放?总想总想把她遗忘——京畿西面的屏障,黄河,太行,汾水吕梁,五台云冈……还有那3700万老乡!
心在哪里安放?在烈火熊熊的太钢炉旁,在黑金滚滚的大同煤矿,在晋南改造黄土地的村庄,或是,在雁北那啃着光秃秃草根的牛羊……
心在哪里安放?曾在江南水乡,塞外山梁,袅袅烟绕的庙宇,萋萋青草的毡房,或是,伴着大城市的美味佳酿,在妻子柔软细腻的胸膛,生活本来就惬意舒畅……
心在哪里安放?流转的时光,叩拜着敬畏的上苍,即使是农田、工厂,即使是商店、学堂,莽莽苍苍,过过往往,民主文明富强,那是人类最终的理想。
我多想多想,让窑洞传出书声朗朗,孩子们挥就健壮的臂膀,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我多想多想,让母亲充沛的乳浆,缓缓地滴入孩子的口腔,婴儿在温暖的怀抱中成长。
我多想多想,让干涸土地得到灌溉,淙淙之水在贫瘠的高原上流淌,泥土的芬芳、晨曦的阳光,绿色的情景成为并不苛求的向往。
我多想多想,让鬓角斑白的老人,该吃饭吃饭,该上炕上炕,手中有余钱,家里有口粮。
我多想多想,手拿把攥着命运的人们,事该干,福该享,冲就冲,浪就浪,舞就舞,唱就唱,五千年文明史再不让我们悲怆。
哦,北国风光,吕梁太行,民族脊梁,铜壁铁墙。黄河拍岸的浊浪,一代代生生不息的愿望,在三晋大地闪射出后发的光芒。
融入吧,像细小灰尘一样,冉冉升起悄然落下,覆盖在祖国的土地上,心,不需要安放,只要在难忘的地方,有山在呼唤,有水在荡漾,心,就在挥洒的过程中——发光、闪亮!
近日,孟学农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这首《心在哪里安放?》这位曾被世人称之为命运不齐的政坛新星,从此陨落不起。
这首诗,本人负责任地说:“这首诗完全有资格评为2009年度最具影响的诗歌之一。”
我们的官员,已经很少能在公开的媒体发表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难怪,这首诗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我们似乎无法去猜测,他写这首诗的初衷是什么?是作秀?是反思?是不安?还是雄起?还是坦然?
无论如何,我相信这一定是痛定思痛之后的精品力作,这首诗的文学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都是空前的。它注定会写入中国的诗歌史册。
或许,我们现在探讨这首诗的作用与价值还为时过早,或许,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诗歌出现,或许我们永远都无法释怀。或许已经没有或许。
我带着复杂的心情读这首诗,我不知道,孟在写这首诗时是否也如我这般心情复杂?
孟学农因诗称义!注定会千古流芳或千古谈论。注定会成为史学家,评论家,好事的文人墨客,永远不会停止的话题。
这首诗,让我想到了很多,我想了,可是,我却永远不想说。不想表达的言说与我的内心的感叹!
我只想说一句的是,孟是一个诗人!就凭这首诗,他已经是一个造诣非常深,才华非常出众的诗人。可是,我也就只能说到这。
2009年7月17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