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笔者在广东省作协主办的《当代文坛报》发表《绿色的呼唤与作家的使命》一文中写道:“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环境文学是随着环境意识世界化的进程而产生和发展的。”而在中国内地,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12年“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我国的环境文学也随之方兴未艾、进入新的拓展局面。作为环境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诗歌自然也不例外。清远诗歌界也多年坚持提倡、创作和推介,让越来越多人投以关注的目光。
中国历代山水诗、田园诗的传统,给予当代生态诗歌提供了多方面的借鉴;而以建设珠三角“后花园”为发展理念的清远市,这些年以“清远蓝”为标志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绩,为生态诗歌的创作打开了丰富的素材宝库。生态环境与生态诗歌,自然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原有生态景区和一些新开辟的生态景观的描绘抒写方面,清远历年都涌现出不少佳作,这也成为清远乡土田园诗初显特色的一个因素。进一步的拓展与提高,是否从紧密给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重大工程等方面,挖掘和表现更厚实开阔的题材领域,创作出更大气的作品来?
除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大背景之外,当前整个社会形态对生态诗歌的影响,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一方面是顶层设计越来越重视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广大民众对美好环境的追求越来越急切;另一方面不少地方的环保问题依然多多。中央近期开始大范围的“史上最严”的环保督查、并约谈环保问题较多的地方负责人……如此严峻的世态,在生态诗歌中是乎还鲜有反映,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当然,诗歌是以抒情为本质特征的文体,它与其它敘亊文体表现重点是不同的。生态诗歌也自然以表现生态环境中的各种人不同心态为主要着重点。这是经过很多作者和无数作品证明了的,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下去。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这种世态必然带来有待我们的诗歌去大显身手的诸多课题,值得我们每一个有志于生态诗歌创作者,从传统“天人合一”的山水田园诗中吸取养份,从严峻现实世态中挖掘素材,创作出更贴近人类心态,更具有动人情怀的优秀作品来。
2018-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