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
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大多都是通过寓言故事来阐释人生的观点。他崇尚自由,宁可曳尾于涂中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也不愿像神龟一样藏之庙堂,毁身灭性。他退而著书,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飞越,想象奇特丰富,情致滋润旷达,是不可多得的一部人生警示的书籍,超凡脱俗,崇高典雅造就了人生的幸福。
庄子的观点,被世人解读的比较多的是他的生死观,幸福观,归根结底都是在指导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是他论著的精髓所在。
首先,浑然一体的人生。庄子用混沌开七窍而死的寓言故事,在《应帝王》中,他认为整个宇宙万物是浑然的。“南海之帝为儵,北海帝王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混沌待之甚善,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儵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因而庄子的主张是不治为治,无为而治。应帝王就是能够听任自然,顺乎民情,行不言之教,这样才走得长远。又如《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吃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然而后来出了伯乐,善于驯服马,于是就给它烙印,给它剪毛,给它钉蹄,给它戴笼。用络头和缰绳绑着它,用马槽和马棚围着它,使马的死亡率占了十分之二三。
人都有自己的天性,顺应自然,回归本真,才是幸福的人生,纯朴是人性之所在。世界在发展的同时,有一部分人就失去了它的本真,当完朴的木头破开制造酒樽,白净的玉石雕琢成珪璋就已经毁灭了自然的本性,失去了原有物质的本真,是不快乐的。
其次,幸福的人生,物物而不物于物。没有真与善,美与恶,不为一切外物所累,无悲无喜,无挂碍,才可能进入上下天光,一碧万倾的冲虚明静的心态,点亮灵魂无上的光明。君不见“比干剖心,子胥鸱夷”,君不见“玉人献宝,楚王诛之”。这些人按照圣人的仁义标准行事落得如此下场,世人经常用道德绑架我们的生活,用法律来衡量我们的行为。多少仁人志士就丧乎其间,老子发出慨叹:“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慈孝;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庄的批判并不是空穴来风,纵观世事,其实亦理。
庄子在《马蹄》篇中提到的“至德之世”,没有纷争,没有差别,人和人之间亲善友好,不懂聚敛财物,不懂贪求名声。“我无为,民自化;我好静,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无欲,民自朴”。老子的无为,其实也是一个顺其自然自化的过程。《在宥》篇也提到从政之人,最好的办法是无所作为。无所作为之后才能使天下人的本性和真情得到稳定保持,从容自在。万物则像炊烟游尘一样有了自由飘荡的空间,有些政界之人,用条条框框来限制约束,学术没有自由的灵魂和空间。太多的规则法度,很难有重大的发现和创新,人们的心情在压抑下自苦自累,因而老聃说“柔弱顺应能软化刚强”。书中举出尧舜推行仁义,最后也未能把天下治理好,故曰:“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再次,幸福人生,“致虚极,守静笃”。虚静是人生进入无功无名的平静状态,因而看到的事物都是美和丰盈的。在《达生》篇“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抛弃世事让身体不操劳,遗忘生命就让精神不亏损,形体得到保全,精神复归凝聚,就能与自然融为一体,精神修养得到了极高处,这就是幸福。幸福在庄子的阐述中是简单的,见素抱朴,复归婴儿,无为而治。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也是人生的乐趣,不为情所累,不为事所困。庄子说,人是没有情欲的,道赋予他容貌,天赋予他形体,不要用喜好和厌恶从内部伤害自己的身体。相忘于江湖,相忘于大道,符合自然的规律,这是简单的幸福,孤寂的笃学如果是内心的充盈与快乐也是一种幸福。
让心安于淡漠,让形合于虚寂,顺着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掺杂私意,由爱护自己到爱护别人,天下可治,黎民可安,幸福汝成。
参考文献:战国.庄周著王丽岩译注《庄子》[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