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我和朋友们又来到了广西西北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的坡月村,一踏上这片土地,特别是走上到足拉屯的一架桥上,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鼻子觉得有一丝丝甜意,顿感神清气爽。这里不仅山青水秀风景优美,还因超高的负氧离子、地磁,远红外线,小团分子水闻名于世,是全世五大长寿乡之首。所以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在这里流连往返,每一次都心旷神怡、似乎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沿途有很多的游客,也看到一些本地的村民,从书上知道他们是壮族,男女都身材瘦小,但很精神健康,年轻人与时俱进服装时尚,老年人却一般穿着黑色的衣裳,年长的女性头上还包着一条毛巾,大概是挡住了山里的湿气,又爱护了头发吧。他们的微笑让我们都觉得这里民风淳朴,百姓心地善良。
来到这里一定游览美丽的景点,水晶宫、百魔洞、百鸟岩石灰岩溶洞我都分别一保了眼福。这是喀斯特地形时代久远,溶洞雄伟壮观,各种钟乳石、石塔群挺拔耸立,美轮美奂,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平时我在家里走不了几步路就会累,但是在这些溶洞里走上大半天却没有这个问题,因为溶洞里负氧离子非常之高,每立方厘米高达2000到5000个,人们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吸氧,所以神清气爽、气血充盈,越走越劲头十足。
因为我租住的坡月离百魔洞很近,所以我到百魔洞的次数也最多,印象也最深刻,它被称为“天下第一洞”,平均高度为80米,宽70米,总长4000多米,钟乳石高大气派,最高的石笋竟有39米,直径10米,美丽的景点还有动听的名字,比如“孔雀开屏”,“金山猴王”,“良田万顷”,“杜甫吟诗”等等,数不胜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让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
百魔洞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就是高地磁,进洞一半后左手边有一个空旷的场地,一块块黑色的不规则的石头在那里排列着,很多游人会走过去坐在石头上坐下来休息,据说巴马有一条断裂地带切过地球的幔层,就在洞口的盘阳河地下,把巴马一分为二。这种地磁对人体非常有益,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协调脑电磁波,提高睡眠质量,而且能缓解腰腿疼痛甚至腰间盘突出。
从百魔洞洞口有山泉水流出来,这种山泉水可不是一般的山泉水,而是地下水和富含矿物质的山泉水,又称小团分子水,它在数亿年的喀斯特地形中形成,四次进入地下潜行,又四次从地下流出,正是因为这样的流程,富含了各种有宜于人体皮肤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钙离子非常之高。同时水也受到地磁影响,水被切碎成小团分子水,对皮肤、消化道有益,小团分子水能进入细胞和DNA,活化细胞酶,激化生命力,世属罕见。正因为此,天天来百魔洞洞口打水的侯鸟人络绎不多,的确他们喝了这种水后,发现自己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降低了,他们有的不吃药了,或者比以前吃的少了。又或者他们其他的疾病得到了改善,这些都让他们觉得非常神奇又高兴万分。
我没有这么勤快,我从来不打水,但我本人确实感觉到了这种水的神奇,我租住的地方家里也是用的这种水,一打开水龙头,清清凉凉的山泉水就出来了,洗脸洗手非常舒服,衣服也洗的非常干净,就连碗筷直接在水下一冲就没有了油污干干净净的了,小团分子水滋养肌肤又去污力极强。
巴马的阳光也是我最喜欢的,只要一有太阳我就会晒那么一会儿。在家里晒太阳会觉得光太强烈受不了,但这里不会。那么这里的阳光又和别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呢?这里的阳光是一种远红外线,前面说过巴马的高地磁,高地磁的反作用把有害的紫外线反射回去了,仅只剩下了远红外线,这样就激活了水,也更加激活了人体组织细胞,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
到了巴马是一定要去长寿村的,不然等于没来巴马。那天我们一行六人沿着盘阳河向长寿村走去,盘阳河是巴马的母亲河,河水因为富含矿物质而呈浓绿色,快一个小时我们到了目的地。天空虽然没有太阳,却也有另外一番美丽的景象,碧绿的山头云雾缭绕,山和云雾倒映在水中美不胜收。
我们一边在河边散步,一边欣赏美景,清新的空气,美丽的景色,让人觉得来到了人间天堂,这可不是一般的小山村呀,这是一个以长寿文化闻明于世的小山村,全村五百多人,百岁老人就有七人,年龄最大的135岁,是国际上“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的200倍,居世界第一。老人们的膳食讲究几低,即低盐、低糖、低脂肪,吃得多的是自家种的无污染的蔬菜与杂粮,象玉米、红薯、大米,还有野菜。这里有一种植物叫火麻,能抗衰老抗辐射,含植物蛋白卵磷脂和抗衰老的多种维生素,保护心脑血管,所以本地人常常吃火麻汤,火麻粥。
村民们沿着河街卖着土特产,象玉米、红薯、黑小米、红小米,土鸡蛋。但我们最喜欢的是巴马知名特产香猪肉,有村民烧着碳火正烤着香猪肉呢,金灿灿的香气扑鼻,我们忍不住停下脚步坐在桌子旁边,花一百元买了一斤香猪肉,然后我们点了一桌饭菜,当然有特产火麻汤和盘阳河的河鱼,吃起来美味可口鲜嫩,而香猪肉则皮薄肉嫩肥而不腻,肌肉细嫩又营养丰富,真是长寿乡里的天下第一美味呀,现在想起来都还唇齿留香。
巴马山青水秀多么美丽,巴马长寿之乡多么神奇!因为她的美丽,因为她的神奇,多少老人依然年轻,多少游人流连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