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识得的,家乡天然存世的美,当你在远走的时候,静淌在记忆里的,会越来越珍贵。
你……对家乡的爱,深入骨髓,与生俱来。但,当所有的变化都与你无关的时候,当所有的变化都始于阿谀奉承的时候,当所有的变化都源于一种自上而下的施舍的时候,当所有的这一切都与村民无关的时候,你的与世无争,不是大山坚忍的品格,而是一种堕化的懦弱,一种守土无力无功的悲切。
你……这个时候所言的对家乡的爱,多么地多余,多么地孤独,多么地可耻……”
这是(2019)大年初六的早晨,我站在楼顶环视村子群山时脱口而出的内心感慨。这一天,我们即将启程,开始新一年的工作。
我站在屋顶远眺,村子的大山,也似乎凝视着我这个即将远行的游子。那环绕缥缈的云雾啊,是大山安静的气息,也仿佛是累积了很久的千言万语在酝酿着诉说,关于这个小山村所发生的一切。
大山,他需要知己,能挨着他的脚跟下,用心感知他从未停滞过的鲜活脉动,哪怕一个也好。但是,来去匆匆的你我,几乎没有想过要停下来,俯下身子,静静地聆听大山的低诉。
大山在云雾里缥缈,我似乎突然懂得了他的孤独与无奈。
我们的人民啊,靠山吃山,只知道从大山的身体里攫取想要的一切,从未想过他愿不愿意,从未考虑过合不合适。
立于天地之间,大山是我们村民的依靠。他俯视着这片我们生长的村庄,见证这个天地经历的历史沧桑。出生成长于这个山旮旯里,大山对我而言,一直是一个极富神奇的存在。每一次回到村子,我都会去亲近大山,去走走儿时走过的山路,爬过的山峰,淌过的溪流……大山于我,是根植于心底的一种亲切存在。在大山面前,我永远是一个孩子,一个在放牛时漫山遍野采摘百合花的放牛娃,一个在放学后上山砍柴和竹子的读书郎,一个无论走得有多远,返乡时总会探访曾经足迹并在大山深处放歌忘返的农家小子……大山于我,是伫立天地间的精气神,是绵亘蜿蜒的乡愁。
沉默的大山满怀心事,在冬日的早晨拨开云雾呈现不屈的本色绿意,就像慈祥的长辈语重心长地叮嘱后生一样,反复强调这个根本的事实:山娃是大山的孩子,是这个村子的主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山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村子里的每一位村民,切莫丢了西瓜拣芝麻。
晨风起,云变幻,大山脚下的村子正在发生史无前例的变化。这种变化自外而内,自上而下,像极一场龙舟雨,超乎绝大部分村民的想象,打乱了村民的阵脚,以致手忙脚乱赶场收谷回仓,能抢回多少算多少。那些略懂得观天象的极少部分村民,倒是可以提前遇见过云雨的袭击,并有所防备避免损失,有的或者还可以从中渔利。
这种变化,是始料未及的,是外部动力推动的一场自外而内的变革,我们的村子没有准备,我们的村民没有准备,甚至整个中国的农村都笼罩在这一场急时雨中,在被动中劈头卷入无法自拔的洪流漩涡之中。
这个时候,农民的所有缺点和弱点都迎合了这个变革时代所释放的洪荒之力。这种力量,夺隘而奔,涌向广袤的中国农村。号称8亿人口的中国农民,在这种力量牵引之下,极少部分投身其中,更多的则站成了岸上的看客,看着这股洪流过川入海迸发出的绚丽浪花,置若罔闻。 这是我们农民自己种植的世界上最大的瓜,时至今日,这个瓜,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吃,才会吃。
大川大海赋予了我们农民坚忍博大的胸襟,勤劳勇敢、忠厚朴实的品格,这是我民之本色。本可守着一亩三分地,过着种地砍柴放牧的自力更生、与世无争的日子,奈何洪流将过,一切终将沧海桑田。
这种自上而下夺隘而奔的时代洪流,正在冲击广袤的中国农村,正在黏贴复制着粉刷着农村的旧面貌,同时亦正在摧毁中国农村的原生面貌。这种原生面貌,包括中国农村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其中又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农村村民自治模式等。当下农村,村民自治模式名存实亡,农村基层组织乱成一锅粥;民风民俗严重退化……2018年以来,广东当地政府就有政府参事频繁提交议案,提请政府审视当前推行的农业(扶贫)政策,重视小农经济生存空间问题。
省政府参事这一群体,是各行各业独领风骚的精英分子,是政府的智囊团,他们是一群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提请警惕小农经济生存被挤压这个问题,确是明察秋毫、居安思危之举。这个问题,同时也反思政府当前推行的有些农业政策是否存在过快、过界的问题,事关农民的权益厉害关系,是事关农业农村稳定大局的问题。
在这个壮阔的大时代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在山里长大的农民子弟。我们正处于这个变革的漩涡中心,关于农村事务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
站在这个变革时代的中心,作为一名中国农民,我们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参与其中,汇集成为这种洪荒之力的一份子,见证和推动这个战略的落地生根发芽结果。如果置身事外静观其变,我们将会被这个时代轻视,错失这个最好时代赋予农民的诸多机会和权益。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城里人看不起农民,因为农民穷,没钱。现在时代不同了,农民手中的田地值钱了,农民的钱包鼓起来了,腰杆直起来了。但是如果因此就觉得生活很满足了,那么城里人还是看不起你,因为城里人有相对健全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能够甩你农民伯伯一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所以,钱包鼓了不算富足,权益实现了才算是人生赢家,才算是当家作主的主人翁。
乡村振兴是一个听起来十分美好的向往,以令天下,引得千里奔涌,万壑归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卑辞重币,必有所图。我们农民手中的土地已经被摆上台面以亩论价,前所未有地受到资本的青睐,四周的博弈力量虎视眈眈。这个时候,越是接近漩涡中心,博弈就越无限接近农民的权益。我们农民的土地周围,可谓虎狼四伏。善良的农民百姓啊,请擦亮自己的双眼。
抽丝剥茧,这是一场与民争地,与民夺利的博弈。
就好像是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风骤雨,农民毫无准备,手忙脚乱,束手无策,无语问苍天。如此,农民权益,岂不危矣?!这也是政府参事提请重视小农经济问题的关键考量之一。其中所包涵的巨大信息量,在此不适宜过度延伸。
这个时候,农民权益意识的觉醒是十分必要的。不可否认,如今的中国农村是一个暮气沉沉的农村,绝大多数青中年都入城打工,基本是两耳不闻家乡事。殊不知,深处这个变革的漩涡,外出的农民子弟更加困窘,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融入城市更加困难;回乡则再难适应农村生活,甚至有可能落得个无地可耕沦为雇农的境地。但无论如何,今时今日,作为农民子弟,无论身在何方,守土有责的责任与担当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紧迫。
所以,我们谈觉醒,首先是青中年农民群体的权益觉醒。这一群体是新一代农民工,基本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同时也受到过公民权利教育的启蒙,心底里植下了权利与义务的种子,只需要一滴春天的雨露,就能生根发芽。只有这个群体的集体觉醒,农民老百姓的土地才能得以守护,中国农民的权益才能得以实现。只有这一群体的集体觉醒,中国农村才有希望。
中国农村如此,我眼前的小村庄是这个版图里找不到的小点点……
写到这里,也许会有人开始懂得我开头所言:
“你……对家乡的爱,深入骨髓,与生俱来。但,当所有的变化都与你无关的时候,当所有的变化都始于阿谀奉承的时候,当所有的变化都源于一种自上而下的施舍的时候,当所有的这一切都与村民无关的时候,你的与世无争,不是大山坚忍的品格,而是一种堕化的懦弱,一种守土无力无功的悲切。
你……这个时候所言的对家乡的爱,多么地多余,多么地孤独,多么地可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