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我从县文联下发的(仁绿联【2018】1号文件)“仁化古树神韵”征文活动通知,《仁化县部分古树(群)情况表》获悉,上斜村有一颗树龄达一百五十年的黄樟。上斜村我很小就去过,知道那是一个只有四五户人家的自然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子周围曾驻扎过一个地质队的连队,村虽然很小,但名气却因此在当地很大。
我堂哥的姥姥就在上斜村居住,在我九岁那年的中秋,我陪比我长2岁的堂哥去她姥姥家送节礼。我们村子去上斜要走近20里的羊肠小道,翻过一座叫东山嶂的大山。东山嶂是我们家乡方圆几十里最高、最大的山,那里林深竹茂,远离人村,经常有凶猛的野兽出没,解放前是土匪杀人越货的主要藏身之地。那天,阳光灿烂,天高云淡,秋色迷人。但东山嶂腹地深处,还是阴森得令人毛骨悚然。我和堂哥来回都是把胆子提到嗓子眼上,连滚带爬、跌跌撞撞走出大山腹地的。上斜最让我难忘的是那里有两棵很大的柿子树,结的柿子又大、又多、又甜。那次我和堂哥用罩牛嘴巴的竹篾篓子装了满满的两篓青柿子回家,回家后把青柿子埋在谷壳里,让谷壳把柿子焗黄,熟透再吃。那时好像没看到上斜有古樟树,只看到很多穿灰色劳动服、头戴用柳枝编织的安全帽的地质队员。
去年冬天,我几次想趁周末休息、到上斜寻找《仁化县部分古树(群)情况表》上记载的古樟树,但好事多磨,不是有事,就是下雨,一直没有成行。腊月二十七日老天一改阴沉的脸面,绽放出一冬罕见的阳光。我趁着晴空万里、暖日融融、气温宜人的好天气,回老家贴了春联后忙里偷闲来到上斜村。映入眼帘的是小村三座拔地而起的新楼房,安静地盘踞在山谷中,在金色阳光的照射下十分抢眼。我睁大眼睛,极力搜索也未觅到想象中枝繁叶茂、躯干硕壮、浓荫蔽日的古樟,儿时摘过柿子的柿子树也没有了踪影。
正当怅惋、失意之时,我发现一间小瓦房的屋檐下有一满头银发的老妪和一个背着小男孩的中年妇女在晒太阳,就兴冲冲地走过去询问古樟的位置,老人用手一指“就在那溪边!”接着,又用非常警惕的眼神看着我说:“我已经八十多岁了,六十多年前我嫁到上斜,这棵樟树就有了。当年的地质队不敢伤害它,后来挖城口到长江公路的工人也不敢动它,早几年有人出高价想打它的主意,多少钱我们都不答应。”
我顺着老奶奶所指的方向一眼望去,只见古树很有分寸地站在长城336x线的公路边。心想:哦,这棵就是古樟,我每年都要经过这里几次,为什么没有发现呢?原因可能这棵树的个头不够大,又长在深山,与其他树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远看这棵黄樟,只见主干离地面约五米的地方分桠出两条大小相等的杈枝,这极像人挥展开的双臂,随时热情友好欢迎客人的迎宾。走近树下细看,古樟树皮细腻,枝干光洁,这是极具青青活力的肤色啊!站在它旁边,我情不自禁地萌发出久违的青春情愫。俗话说得好:“山中常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望着这经历了一百五十年风霜的古树还正在青春年少,和刚才见到的老妪八十春秋已耄耋暮年是多么鲜明的人树对比。我不由萌生出人类枉为身居食物链的顶端,在自然界中却是何等渺小的想法。
这棵古树上挂有一块崭新的落款是“仁化县人民政府2018年8月制”的古树木保护牌。仁化县政府为古树木挂牌是为民办实事、好事的重大举措,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具体行动。古树不仅是研究自然史的重要资料,它复杂的年轮结构,蕴含着古水文、古地理、古植被的变迁史;从树木年轮可推测出大旱之年和风调雨顺之年,从树木年轮可确定此地主风方位;而且,古树就是当地的母亲树,它和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是祖祖辈辈诉说活的历史,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乘着找到了这百年古樟的兴致,我想顺便探寻一下当年地质队的踪迹,又折回到村子,找到还在原地晒太阳的老奶奶和中年妇女。中年妇女说她嫁来这里时地质队早就已搬走了。老奶奶对我这个问这、问那,有打古樟树主意嫌疑的不速之客已产生了厌恶之意,她不但不肯回答我的问题了,还很不友好地下了逐客令,叫我不要“啰里吧嗦,快走!”正在我左右为难时,有一个中年男子从村里走出来告诉我,当年的地质队就住在村子右边的山岗上,他们的房子是在斜坡上用烂泥、茅草、树皮、竹片搭成,下雨会漏水,冬天进冷风。老樟树下驻扎过一个地质队的机修班。我很想看看当年地质队建营房的地方,可已经荒草遮路、荆棘丛生,昔日的繁华了无踪迹、无处可觅了。
昔日的热闹已经湮灭在岁月里,满目疮痍令人惊心。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为建设强大的国防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发展自己的核工业,在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联合寻找铀的合同、撤回专家后,年轻的中国地质勘探人独立承担起为原子弹找铀的光荣历史使命。在“等米下锅”的紧迫时期,在粤北山区的原705地质大队,有一群20岁出头的年轻地质队员,肩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仅凭着一本译自苏联出版的《铀矿普查与勘探》,从零开始边干、边学、边总结,足迹遍布粤北崇山峻岭。他们开动脑筋、破除迷信,打破了前苏联的机械式网格找矿法,推翻了前苏联专家关于“花岗岩里不可能找到大型铀矿”的论断,最终发现和探明了南雄201大型铀矿和仁化211特大型铀矿田,为国家寻找铀矿立下赫赫战功。当年上斜村通往城口镇只有一条二十多里的羊肠小道,是地质队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用人工开挖出一条简易矿山公路。他们的钻探设备、管材,包括几百斤乃至上吨重的钻机、柴油机、压风机,都是靠职工人拉肩扛搬运上山。很多老地质人,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上斜村这样寂静的大山之中。
我感叹时光荏苒,世事沧桑。不禁怀着崇敬的心情远远地仰视那棵古樟,觉得老地质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坚韧实干、追求卓越”的工矿精神已镌刻在黄樟的年轮中并得以传承。这棵黄樟多么像在静静岁月中守候的矿石,它生长在峡谷,知道自己无法高过峰头的小草,却照样还继续努力向上生长着。一阵春风般和煦的山风迎面扑来,好像时光、岁月霎时被打碎,我耳畔仿佛响起:
是那山谷的风,
吹动着我们的红旗,
是那狂暴的雨,
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
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
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着无限的希望,
为祖国寻找着丰富的矿藏……
啊!那是雄壮、激越的《勘探队员之歌》还在粤北的巍巍青山中起伏回荡。
(2019年3月12日)
古树位置:城口镇东坑村委会上斜公路边
古树编号:440224105202000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