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非常喜欢林徽因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里写的这些诗句,像一阵温暖的风轻轻柔柔地吹进你的心中,绵绵地令你的心盈满一池春水,身心荡漾在无边无际的花海里,五颜六色的花儿正在争相绽放,浓郁的花香时时飘进口鼻,连每一口呼吸都渗满春天的气息。
我翻阅着《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心想:娇美动人、多才多艺的林徽因,你在哪儿?细细地读过去,馨香的油墨指引我认真地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的白莲。”早春初放枝头的绿像你,水波潋滟的池子有你的影子,纯洁美丽的莲花像你……透过清新淡雅的文字,仿佛看见优雅高贵的你,我打心眼里喜欢你。
在《悼志摩》这篇散文里,林徽因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她对大诗人徐志摩先生的深切悼念,还用深情的语言传达他们之间的情谊,告诉我们她所了解的大诗人,“他愉快起来,他的快乐的翅膀可以碰得到天,他忧伤起来,他的悲戚深得没有底……他真的是一个怪人么?不,一定都不是,他只是比我们近情,近理,比我们热忱,比我们天真,比我们对万物都更有信仰,对神,对人,对灵,对自然,对艺术!”从你对徐志摩先生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的评价中,我看到一个重情重义的林徽因,假如徐志摩先生在天有灵,他一定感到很欣慰,有这样一个好朋友。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文中,林徽因再次用深情的文字,款款述说:你的身影永远挂在这里那里,同你生前一样的飘忽,爱在人家不经意时莅止,带来勇气的笑声也总是那么嘹亮,还有经过你热情或焦心苦吟的那些诗,一首一首仍串着许多人的心旋转。志摩的身影总在林微因眼前晃悠,她了解他,了解他的诗,在读懂诗的同时,了解了志摩 这个人,这是一个有着深邃思想的人。林微因赞美志摩的心情永远是那么洁净,头老抬得那么高,胸中老是那么完整的诚挚,臂上老有那么许多不折不挠的勇气。
关于写诗,林微因的观点是写诗是惨淡经营,孤立在人中挣扎的勾当,而志摩这上面单纯的信仰和诚恳的尝试,从未求过虚荣,林微因觉得志摩始终是很逍遥舒畅的。指出志摩写诗的动机是坦白不由自主的,写诗的态度诚实,勇敢而倔强。《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文中说:现在你走了,这些事渐渐在人的记忆中模糊下来,你到时和文章散漫在个小本集子里,压在有极新鲜的封皮的新书后面,谁说起你来,不是马马糊糊地承认你是过去中一个势力,就是那能够挑剔看轻你的诗为本事。林微因对这些人的做法是有自己的信仰。就是用缩习惯的语言编缀出一两串近于音乐的句子来,慰藉自己,解放自己,去追求超世纪的真实,读诗者的反应一定有一大半也和我们这写诗的一样诚实天真,想在我们句子中间由音乐性的愉悦,接触到一些生活的底蕴渗合着美丽的憧憬;把我们的情绪给他们的情绪搭起一座浮桥;把我的灵感,给他们生活添些新鲜;把我们的痛苦伤心再揉成他们自己忧郁的安慰。
《究竟怎么一回事》林微因在这篇散文里,跟读者探讨:“写诗究竟是怎么回事?她深刻的领悟:写诗,或者说是要抓紧一种一时山东的力量,一面跟着潜意识浮沉,摸索自己内心所萦回,所着重的情感——喜悦,哀思,忧怨,恋情,或深,或浅,或缠绵,或热烈,又一方面顺着直觉,认识,辨味,在眼前或记忆里感官所触遇的意象——颜色,形体,声音,动静,或细致,或亲切,或雄伟,或诡异;再一方面又追着理智探讨,剖析,理会这些不同的性质,不同分量,流转不定的情感意象所互相融会,交错策动而发生的感念,然后以语言文字经营,描画,表达这内心意象,情绪,理解在同时间或不同时间里,适应或矛盾的所共起的波澜。”读罢,心里会对写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写诗是表象与意象的结合,看到与想到一致或矛盾,嘴里说的话与心里想的或一致或矛盾,情绪跟着感觉走,感悟情趣的闪动——灵动的脚步——来得轻时好比潺潺清水婉转流畅,自然的洗涤,渗润一切事物情感,世间万物若有意无意地遗留在各种言语文字上。无论什么诗都从不会脱离比喻象征,或比喻象征式的言语。诗中意象多不是寻常纯客观的意象。诗中的云霞、山川、草木……常生出人的感情来。
还有收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里的小说《窘》、《九十九度中》、《模影零篇》,语言简洁到位,故事脉络条理清晰,细节描写恰到好处,维杉、少朗、芝妹等人物栩栩如生,我废寝忘食地读着,沉浸在这些人物的喜怒哀乐里,有时哭有时笑;沉浸在这些人物悲欢离合的故事里,有时癫有时傻……
读着《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想:林徽因天生有诗人的气质,同时又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建筑设计专家,多才多艺的她——就是永远停留在四月天里的花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