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菁菁校园>>岭南古诗鉴赏四首
 
岭南古诗鉴赏四首
  文 / 黄清
秋     夕
邵谒
万里凭梦归,骨肉皆在眼。
觉来益惆怅,不信长安远。
人人但为农,我独常逢旱。
恶命如漏卮,滴滴添不满。
天末雁来时,一叫一肠断
[注]卲谒(约公元860年前后在世),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字不详,广东韶州翁源人。 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
邵谒出生贫贱,但自幼就有鸿鹄之志。他说:“丈夫之志不大,何以佐乾坤。报仇不用剑,辅国不用兵。”希望以自己的才学,为朝廷效力,实现“愿君似尧舜,能使天下平”的政治抱负。
据清代《韶州府志》及清嘉庆版《翁源县志》记载:邵谒年青时,屈为县吏。一天。县令有私客到访,再三令邵铺床待客,邵认为县令有意作贱自己,决不应从,并说:“我是给你们铺床的吗?大丈夫怎能当你们的劳役呢?”县令听后怒发冲冠骂道:“下贱侍从如此大胆,绑出县衙去!”于是,左右差使便将邵谒拖出县衙。邵谒怒不可遏,一边拨刀割断头发挂在门上,一边发誓道:“学苟不成有如此发!”然后振臂离去。 
邵谒离开县衙后,逆流而上,来到距县城十里路的罗江水(即今翁江河)中心——猪麻冲急滩石上筑造书堂。从此,不分昼夜,发愤攻读,发髻蓬乱也懒得梳理。乡亲笑他痴呆,他也不以为然,只是束发苦读不已。
功夫不负有心人。数年后,他博通经史百家,长于乐府,尤其精通古音律。咸通八年(公元866年),他被举荐到京城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成了一名国子生。邵在京城期间,或勤学苦练,攻习学业;或聚友集士,吟诗作赋;或谈古论今,讥讽时弊,度过了一生中最畅快的时光。
邵谒自咸通八年离开家乡后,一直未再归故里,然而家乡人一直怀念他。相传有一年乡里人降巫,巫公自称邵先辈回来了,念诗一首:“青山山下少年郎,失意当年别故乡。惆怅不堪回首处,隔溪遥见旧书堂。”
从那以后,翁源百姓便把他当作神化了的先辈,在书堂石旁建造庙宇供奉。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翁源县知县朱景运特意将邵谒塑像移置堂前正座,并提一联曰:“青山半壁疑黑髻,明月中流尚读书。”
邵谒的数十篇诗今犹在,虽然,在整个唐朝收进《全唐诗》的有近五万首诗,诗人多达二千多人,邵谒及其诗作只能算是满天星斗中一颗闪亮的星星。但是,从现仅存的诗作中可以看到,早在唐代,粤北偏僻客家山村里出了一位勇于正视现实,敢于抨击统治者,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人,是难能可贵的。
如今,书堂石的古墙屋迹仍然存在。2018年10月29日又在三华镇翁江河中心的小岛之上建成了“书堂阁”景点,里面有邵谒石雕和其书法作品展览。(以上内容参考古诗文网和涂志伟美术馆公众号)

赏析:这是一首古体诗,平仄押韵都不那么讲究,字数和句数都没有明确的界定,少则十几句,多则几十句。这首诗大意是讲自己在长安求仕不得,回家不能,又闻雁鸣,心生悲哀。第一二句“万里凭梦归,骨肉皆在眼。”“万里”说明诗人是在京城。后面有说“长安”可知,远在长安只能在梦里回归故乡,表达诗人回家不能的尴尬。就像《信天游》“几回回梦里回延安”,诗人思乡心切,回看骨肉亲情似乎都在眼前。骨肉亲情是血浓于水的,不管身在多么遥远,也是无法割舍的情感。然而相见只能在梦里,这是多么的悲凉。
     第三四句“觉来益惆怅,不信长安远。”笔锋一转,醒来时确是充满了惆怅,毕竟现实比理想骨感,亲人并不在眼前,那是梦境啊,我不相信长安会如此遥远,亲人如此难相见,这种抒发内心情感的句子,读来甚觉凄清。诗人似乎自欺欺人,亲人的家是在南方,现在工作的地方在北方,古代交通不便,这个“不信”其实就是信,长安实在太远了,无法回去,即便舟车劳顿,在古代也不可能像今天一样日行千里,没有办法,为了自己的生计,为了傲骨的情怀,我只能舍去一些。
     第五六句“人人但为农,我独常逢旱。”说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悲凉境遇,诗人是“唐岭南五大才子之一”,在学识上应该有一些建树,也想霁月清风,尧舜之天,有治国爱国的理想信念。但是现实却不如人意,一个“但”一个“独”可以看出诗人并不愿意同流合污,并不愿意随波逐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感叹“人人但为农,我独常逢旱”,这个“但”有“只”的意思,也许是诗人习惯用法,就像李商隐喜欢尾句写“只是”“只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王安石喜欢写“为有”“为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等。
      第七八句“恶命如漏卮,滴滴添不满。”似乎厄运继续深化,说出了命途多舛,不如意事常八九。诗人说的“恶命”应该是家国情怀,诗人生活在晚唐时代,世风日下,朝政衰败,亲人不聚,才能不得发挥,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悲叹,这些接二连三的“时运不济,冯唐易老”一样的悲哀就像滴漏的杯子,“滴滴添不满”的苦愁无穷无尽。“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和易安词的愁相似,也有像马致远的“断肠人在天涯”的愁思。“生持节操心,死作坚贞鬼。至今坟上春,草木无花卉。” 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苦寒。
     因而诗人最后显示主旨“天末雁来时,一叫一肠断。”“天末”是指天边。雁为候鸟,秋天往南飞,春天北归,来去有时,从不失时节,雁象征着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感情。诗人运用对比手法,雁可以南来北往,而自己却不如雁,看见雁从天边飞来,引起无限愁思。思念之苦如肠断之裂,哀伤离情无以言表。这句是仿用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从诗人的另一些诗句 “我行三十载,青云路未达”“人人皆爱春,我独愁花发”“我心岂不平,我目自不明,徒云备双足,天下何由行”来看,格局还是李白的比较高,所以诗人在写愁方面带有私人的怨,没有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没有杜甫的“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样的大胸怀。我们的怨是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只要格调高了,怨的内涵才会升华。
   本诗至情至性至真,叙述抒情描写的手法融为一体,现实与梦境虚实相生,用典抒写内心的怅惘,比喻表达愁苦的无穷无尽,对比抒写内心的困顿,虽然笔墨不如李商隐,不如张九龄,但是读来通俗易懂,平白如话,叙写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幽居即事
谭大初①
净几明窗拙逸轩②,闲来真觉日如年。
小山丛竹皆成趣,霁月光风不用钱。
漫把琴书消永昼,敢将花柳学前贤。
饥餐渴飲无拘碍,谁信尘寰有洞天。
【注释】
① 谭大初,字宗元,号次川,始兴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进士。初授工部主事,历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尝力荐海瑞。忧归。卒年七十五。著有《次州存稿》。《明史》卷二○一、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四等有传。
据网络上的资料显示,大初46岁时曾任江西按察副使。这个官专门负责监督地方官是否有不法行为。当时正是严嵩在朝中得势的时候,而江西就是严嵩的老家。严嵩的亲属在江西多有依仗他的权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事。民间流传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严嵩儿子严世蕃强占了一个水塘,水塘原主听说刚到任的大初是个不畏权势的好官,就向他申诉这水塘本是他家的产业,塘底有界碑可以证明,请他从严家收回水塘。大初听后,计上心头。他对严世蕃说自己有一个手镯不慎掉入塘中,请他汲干塘中的水帮忙找找。严世蕃家财万贯,说一个手镯能值多少钱,我送你一个就是了。大初不肯,说这手镯是祖传之宝,万万不可丢失。严世蕃听罢,只得同意汲干塘水。等到塘水被抽干后,果然在水塘的东南西北四个角上发现了四座界碑,足以证明是原主的产业。大初不惧严家的权势,毅然将水塘物归原主。
明代军户的负担非常重,军户常常因为不堪重负而被迫逃亡,可是地方官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有时不得不拿民户来凑数,民户一旦转为军户,要想再变回来可就难了。他在清理户籍时,把本来不是军户的平民全部恢复为民户。御史孙慎担心军户数额不足可能要被治罪,大初正色道:“失额罪小,殃民罪大。”大初执纪严明、为民除害,时人称之为“谭青天”。大初还有一件事,是今天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大初与妇孺皆知的明代清官海瑞交情很深,他曾上书朝廷力荐海瑞,认为人才难得,应当重用,他还请求朝廷允许他辞官,以便让更有才能的贤人得以任用。
大初退休后,生活简朴、安贫乐道,于1578年辞世。他的同事、曾任户部尚书的马森说,他平生只见过两个人可称“廉节之士”,一个是当时的吏部尚书吴岳,另一个就是谭大初。
②拙逸轩:即谭大初故居处。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讲究平仄和押韵,平仄是按照仄起首句押韵的格式写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押ian的新韵。
这是一首写景叙事诗。表达诗人闲情逸致,热爱大自然风光醉心于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美好状态的诗,也暗示自己人格的高贵,高风亮节的情怀。
     首联“净几明窗拙逸轩,闲来真觉日如年。”写了自己闲暇时到书斋拙逸轩,看到书斋窗明几净,明亮透彻,诗人对自己书斋是特别喜欢和爱护。“拙逸”二字命名,就表达了谦虚和闲适。然而无聊也是不行的,一个人不是有事做累,而是无事可做度日如年。在这样的时光里,诗人放眼大自然的景致,这种白描的手法,亲切自然,朴素,直抒胸臆。
     颔联“小山丛竹皆成趣,霁月光风不用钱”。在书斋里,眺望窗外的景致,有小山,有竹林,画面明丽,这是一个雅居之地。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是高洁的象征,也象征了诗人的品行。小山、丛林、翠竹都成了诗人充满情趣的风景,“霁月光风”是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这里也有用典之意,此词出自宋•陈亮《谢罗尚书启》“霁月光风,终然洒落。”也表达了品格高尚的人是金钱买不到的,就像小山、丛林、翠竹皆成一趣,这样的美丽景象自然天成,这样的高尚品格得天独厚。纯朴自然,本就是天成。新旧三字经说:“人之初,如玉璞”“人之初,性本善”。一切的自然风光都是纯美的,人之品格如初之好!
     颈联“漫把琴书消永昼,敢将花柳学前贤。”“琴棋书画诗酒花”这是生活的雅趣,作者用曼妙的时光花在弹琴学书上,消磨一个永恒的白昼,沉醉于诗书琴棋之中。后一句“花柳”与“琴书”相照应,“花柳”不是字典里说的花柳病,是学习前贤的才艺经验。这两句是说自己对高雅之事的喜欢,而且很谦虚向学。
    尾联“饥餐渴飲无拘碍,谁信尘寰有洞天。”承接上联,起承转合的结构。对于“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俗事来说是不会拘束自己妨碍自己的,高雅之人可餐风可露饮。在诗人生活中重视的是精神食粮,无拘生活中的小细节,在这样的生活里别有一片天地。“尘寰”是“人世间”的意思,语出唐代权德舆的《送李城门罢官归嵩阳》“归去尘寰外,春山桂树丛”。最后说谁信?这是一个反问,不相信尘世间有这样的清明之地,不相信洞天直通天上的清净之风。诗人正因为不信,多虑,他才有推荐海瑞这样的清官治理朝政,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本人就是一个清官,追求“致君尧舜上,但使风俗纯”的霁月清风。
    诗句的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写景叙事朴素自然,通俗易懂,运用典故、比喻、反问等手法,感情表达自然流畅,诗句意蕴丰富。

龟石吞流
 欧堪善
高空塔影俯江流,楼阁参差一望收。
龟石全吞泷水阔,笔峰双插海天秋。
潭深应有蛟龙卧,岸远平看星斗浮。
洛浦当年曾献瑞,图书好向此间求。
  
[注]:①欧堪善(1703-1766),字绍文,一字韶文,号眉庵,泷涯居士。广东韶州府乐昌县黄圃镇东村人。清朝进士、政治人物。清乾隆二年,中进士第二甲第六十九名,赐进士出身。初授编修,历官监察御史,官至太仆寺少卿。
据有资料显示,他生于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农历十月),是北宋欧阳修派下第廿八世裔孙。先祖永隆公南宋时已从江西吉安迁居湖南长策,又从长策徙居乐昌县黄圃镇东村。欧堪善儿时多病,寄养于邑城房叔欧钟论家,为继母萧氏抚养,继母钟爱堪善,甚于己子。
堪善少时,天资聪颖,嗜学勤奋,精通学业。雍正四年(1726)丙午科广东乡试中式举人。乾隆二年(1737),丁巳科于敏中榜进士,殿试二甲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尔后补授翰林院编修,充八旗经史馆纂修,又充清一统志馆纂修。特授江南道监察御史,协理陕西道,朝考第一。期间常侍奉乾隆皇帝吟咏对诗,有《奉和御制雨元韵》、《奉和御制新秋试笔元韵》、《奉和御制暮春即事元韵》、《奉和御制翰林院晏毕驾幸贡院七言律诗元韵》等27首诗作,仍存乐昌《欧阳氏族谱》,并与欧堪善著《泷涯诗集》三卷共85首诗曾结集出版,流传于乐昌民间。乾隆十五年(1750),欧堪善出任巡视中城都察院提督,掌贵州学政,四川道监察御史。庚午(1750)科为顺天乡试同考官,官至太仆寺少卿,刑科给事中。欧堪善在朝供馆职十余年,清正廉明,直节谠言,不阿权要,鞠躬尽瘁,以身作则,深得同僚的赞许钦佩。 
晚年,辛劳成疾,从京都返回乐昌县城欧家花苑,调养身体。在此期间曾受聘赴韶州主讲韶阳书院,尔后又受聘在乐昌主讲昌山书院。欧堪善,学识渊博,对人随和,对韶州、乐昌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过奉献,时称“韶郡欧夫子”,乐昌人尊称他“欧翰林”。乾隆三十一年(1766)八月,欧堪善在乐城病逝,时年63岁,诰授中宪大夫。
②“龟石吞流”是以龟峰塔和龟峰山命名的景观,也叫“龟石回澜”,是乐昌古八景之一。

   赏析:这是一首格律诗,近体诗。讲究平仄和押新韵的,它的平仄规律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从题材看,这是一首写景咏怀诗。首联“高空塔影俯江流,楼阁参差一望收。”诗人的视角是在高空处鸟瞰的,从资料上看,“龟石吞流”之景,是龟峰塔和龟峰山的景致,此处是定点看景的。环顾四周,诗人是在龟峰塔之上的高空鸟瞰武江河流。楼阁房屋参差不齐,一眼望去,尽收眼底,景致高低错落有致。
    颔联“龟石全吞泷水阔,笔峰双插海天秋。”“龟石”是指山峰如龟石之大,耸立高处,拦腰截流。“泷水”也是指现在的武江水。水之阔,山之高。山峰像龟石脊背,给人非常形象生动的描写,把不动的静物写成动物,写活了。泷水之阔,在龟石面前也显得微小的,“阔”不但写水的宽阔也写出了龟石山峰之大,龟峰山一角突出,就像龟脊,这里应该取其内涵。有山有水有石这样的景致是很壮观的。“吞”字把龟石峰山写的更有动感。后面写山峰临河面直插云霄,视野开阔,上天入地信手捏来。山峰笔直,用笔来修饰山,直插云天,海天一色,这里的海是河,也说明河之宽广,点明了这时的时令是秋天。
     颈联“潭深应有蛟龙卧,岸远平看星斗浮。”描绘的是湖面的景观,这条泷水从它的宽广,看像海!从它的平静,看像湖!潭深有蛟龙这是很自然的现象,这个蛟龙,也比喻是藏龙卧虎之地,这里人杰地灵,人文景观丰富。从岸边的远处看“龟石吞流”的景致,像山峰在水上矗立,这里的“星斗浮”并不是天上的星斗浮在水面,而是喻意,风水之中说星斗是山头形貌而言,就像是一片吉祥丰瑞之圣地。
尾联“洛浦当年曾献瑞,图书好向此间求。”引用“河图洛书”的典故,我们知道河图洛书是贯通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桥梁”,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内容,所以河图、洛书被视为中华文明之源。现在我们所称的图书,图书馆源自于此。它的影响渗透在中国传统的各个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洛浦”并不是字典里说的地名,而是洛水之浦,“浦”有边的意思,和“声断衡阳之浦”的意思一样。“洛浦当年曾献瑞”侧重指来自洛水的洛书。关于洛书图书记载:大禹洛河神龟驮“洛书”献大禹。治水成功,天下九州。见《尚书》中《洪范》。《易•系辞上》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图书好向此间求” 侧重指来自黄河的河图。这里的“图书”是图和书两个意义,“图”和“求”都有找到的意思。深流灵地出这样的《河图》《洛书》吉祥之物也是很自然的。
    回望全诗,比喻用典描写是主要的手法。龟石如砥,双峰如笔。水深则有龙,有龙自有灵气,河洛出图书,估计此间亦可求。说明这里是祥瑞富庶之地,可见诗人祖先从江西吉安迁居到乐昌县,也表达了诗人安土重迁,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龟峰之景的赞叹。



韩泷烟雨
   邓承宦①
历遍艰辛一谪官,武溪淫毒几程滩。
丹忠已拼吞危浪,白简宁辞逐怒湍。
夜雨孤臣鹤唳冷,晓风迁客棹声寒。
斗山犹令予心切,飞渡韩泷应不难。
【注】①邓承宦,乐昌人。享年96岁,康熙戊子岁贡。明、清两代,一般每年或两三年,从府、州、县学中选送廪生升入国子监读书,因称岁贡。
②位于粤北乐昌九泷十八滩罗家渡河段的老泷口西岸,有一座韩泷祠。韩泷祠最早叫将军庙,为纪念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南越而建。后桂阳太守周昕开凿泷水,整治河道有功,乡民为纪念而改为周府君庙。唐诗人韩愈被贬经过此处在此留宿并写下诗文,改名为韩泷祠。韩泷祠有一庙三神之说,素为乐昌八景之一,名曰“韩泷烟雨”。泷,指水势湍急,也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寓意皇权、尊贵之意。韩泷,也因韩愈而得名。
    赏析:这是一首格律诗,近体诗。仄起首句押韵,押平水韵,它的平仄规律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首联“历遍艰辛一谪官,武溪淫毒几程滩。”讲述自己是一个被贬谪的官吏,历尽千辛万苦,路途险峻。武溪河水即现在的武江河水,“淫毒”用的是比喻义,这里应指邪毒,烟瘴之类的气物,或荆棘、草木、虫蛇等有害物,或恶劣天气险恶的地理环境,或指人心阴邪,狡狯等。武溪、泷水都是九泷十八滩飘流的那一段险滩。从2006年乐昌百年一遇的洪水后,就已经没有了九泷十八滩漂流这一景观,而改建成了乐昌峡水利枢纽,消除水患。
      颔联“丹忠已拼吞危浪,白简宁辞逐怒湍。”里“丹忠”清代某贵族之子也叫此名,但这里应是双音节词,理解为丹心与忠心比较恰当。“危浪”比喻人世间的坎坷,人心叵测。诗人对朝廷对国家耿耿忠心,可以征服仕途的不顺意,可以消化艰难的旅程。“白简”可以理解为别人弹劾他的简书,也可以指自己当官所捧白色简书,借代为任职庙堂,从上下文看,后者理解似乎更贴切。白简宁辞这是一个倒装句,应为辞去白简,来到这儿泷水之地驱逐愤怒的河流,“怒湍”不能单从字面理解为水势湍急,波涛汹涌,它蕴含了要把这个不太平的世风日下的环境治理好,像河水一样无风也无浪,一马平川,辽阔万里疆。修复内心的愤怒,平静世态的炎凉。“怒湍”也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题目有“韩泷”,诗人会联系韩愈被贬潮州经过泷水而类比的情景。
     颈联“夜雨孤臣鹤唳冷,晓风迁客棹声寒。”写景为主,“雨夜”“孤臣”“唳鹤”每一个意象都突出一个冷字。如苏轼的“寂寞沙洲冷”透出了凉凉的寒意,夜晚滴雨,如泪。独自一人,行走山涧,鹤高亢的鸣叫,听起来有点像哭声,内心寒气袭来,冷冷的。环境的冷,也是内心深处的冷,被贬心情总不是那么愉悦的,泪光点点。“鹤”身姿高逸,洁身自好,与人和谐,亲近自然,贤德志士,隐逸君子的象征,是诗人美与高洁的化身,诗句有“鹤”的出现都暗喻了诗人高尚的情怀。
     拂晓风起,迁客骚人,那船桨划出的声音似乎也带着诗人的心情,寒寒的。“唳”和“声”、“夜”和“晓”是对称的,动静结合,对仗工整的手法,这两句写内心的孤冷写得非常细密紧凑,写景丰富。“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样的空间和时间的跨度里,诗人与几百年前的另一个诗人有着相同的境遇,不禁抒发了内心无限的感慨。
     尾联“斗山犹令予心切,飞渡韩泷应不难。”“斗山”可以解释为一个地名,有解释说“斗山”“韩泷”都是在广东地界,南蛮之地,与诗人被贬路线一致。“斗山”也可以理解为“北斗泰山”,是一个比喻,比喻内心向往的事物,我心之急切地追求,追求高远的志向,追求伟岸的情怀。这与前面的“丹忠”是相照应的,我有这样大无畏的精神,所以飞渡一个小小的韩泷不在话下,一个小小的人生挫折也不算什么。
     诗人的意境是很阔远的,高格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人面对命运的不幸,应该大踏步向前,就像刘禹锡说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哲理意蕴。
         

2019/7/4 15:52:16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769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9454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