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评论>>立心天地,敞亮人生
 
立心天地,敞亮人生
  文 / 桂汉标
 






                      ——悦读邓田庭诗集《掬一捧山林鸟鸣》



     参加“第六届清远诗歌节暨生态佛冈诗歌笔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研讨“现代人诗意栖居”话题,刚刚归来便打开早已存在电脑里的邓田庭一百多首诗稿,认真通读一过。这些诗篇,其实过去大多数已断断续续读过,但因为整个思绪几乎还沉浸于笔会的话题里,故读这本几乎与此话题同一格调的《掬一捧山林鸟鸣》,感觉分外亲切透亮。
     认识邓田庭己经二十多年了。当他还是一位中学教师、开始业余文学写作之时,我就关注他那些充满青春激情和乡土气息的诗作,还曾在自己主编的《五月诗笺》上推出大篇幅的他的新作专辑。在二十多年的工作、生活变迁之中,邓田庭没有被繁嚣浮华的流风所晕眩,也没有被僵硬瑣屑所磨蚀,一如既往坚持写作、不懈探索。近几年的新作,有了质的嬗变与提升。

     读邓田庭收入这一本诗集的作品,让我很自然地想起自己在二十多年前对诗的一个判断:“从最本源和最终极的意义上审视:诗,的的确确是一种让人平静的宗教呵!”(1997年9月《诗是一种宗教——散文诗集<我诗故我在>跋》)从他大量抒写粤北山林见闻和丹霞风光禅思的篇章,我得到的感受是一种滤净浮躁、归于宁静、享受自在的悠然旷达,让我平和的心境沉浸于真正的诗的氛围之中。“我从不遗憾对命运的选择/把一生交给了这偏远的大山/……在叶子的枯黄和翠绿的轮回中/逐渐感悟大地舍和得的因缘//我庆幸大山的树生长在大山里/不用站在街边  呼吸/尘土和汽油夹杂着的空气/也不用枝头一不小心张扬/就被电锯切成统一的模样……”这一棵《深山的树》正是作者的自况,“雨天张开无数叶子的眼睛/尽情阅读天空激情的文字/吸纳充满天地灵气的思想//晴天滴滴的晶莹流向山涧/那是我抒发的纯真的感情/流向那遥远的河流/净化它那浑浊的心灵……”如此澄澈自如的人生,是多少当代人难以达到的境界?这种追求正是我理想中的生存佳境呵。这种自如是建立在物我相融的基础上的:“若你的血管和我的树根/连通,也流淌着无我/那么,你来或不来/哪里的云都是闲云/哪里的鸟都能鸣出/一片幽静的山林”(《静静的林子》);也是坦诚面对天地人间的结果:“我敢于裸露,那是把心/交给了每一片树叶/交给了每一只鸟的自由/我更愿来一次变更/让森林飘飞我抛弃的衣服/来接住我的企求//看,我原本就是一片青叶/一只从树梢飞过的鸟/一滴没沾尘的露/一丝吹不动溪流的风”(《问询森林》)。要达到这种大自在的状态不是轻而易举的,作者有一首《裂变》以树拟人写出“以啄木鸟的治疗方式/让我的心脏骨头肌肉翻新”的过程:“疼,在疼中我飘然而去/一阵清香唤醒/抬头一看/我是荷叶上的一朵莲”;“我和我自己的缘没有结束/我在池塘翘首地微笑等你/等你用荷花充电的时候/请你把最幽静向你招手的/那朵摘下,我再次向你投胎/让我给你灵气和力量/一起洗出半两清风明月”。好一个“清风明月”的意境呵!细加品味这样一些作品,怎不让人感觉到如《诗是一种宗教》所说的“冲破重重钢筋水泥硬壳,穿透层层坚冰酷暑的隔漠,让离精神故乡愈来愈远的心灵得以返回与本源亲近”呢。
     当代世界愈来愈动荡不安、危机四状了,处于越来越嘈杂喧嚣、物欲橫流的环境中,作为一个清醒的智者,邓田庭曾向我谈到自己近期诗歌创作的设想:“抵御浮躁需要心灵减压。我想多琢磨一下禅意诗的写作。这也是让自己心灵宁静的方式吧……”我很赞赏他的艺术自觉和追求。近几年以组诗《丹霞山品禅》为代表的这类篇章是读得最多且印象突出的。作者超越了“借景抒情”的传统方法,而是以禅趣、禅意、禅法看待山水草木、万事万物,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诗作气韵灵动隽永、达到了意与境、情与景相融合。在作者笔下,《落日》是“近树的天空/一团刺眼的火焰//一会儿/树梢上闪着圆圆的佛光/红红的,暖暖的”;《晨光》是在“锦石岩寺前/他静听/芋叶上水珠舞动的声音”;而景点《童子拜观音》“丝纹不动/只静静地/给群山讲经”;《一线天》“那条长长的小巷/像一本无字的经书/透进了阳光/流淌着鲜风”吹拂招引着“心灵的游客”……值得多加品味的还有以茶为题材的那组《一壶芳香的心事》。其中《喝茶》写道:“一片片叶子浮在水中/像渡向彼岸的船//茶树的心语在杯中升腾/如写在空中无字的经文//雾的纯 风的鲜/因那净土才有你的芳香//品尝你/仿佛沿着叶子的脉络/走进一个纯净的大山//心被清洗空了/茶变成了我 还是/我变成了茶树”。读这样的诗,带给心灵的自然是一片平和安谧,涵藴无尽的意趣呵。

    这部诗集第三、第四辑分别选入了邓田庭有关爱情、亲情、乡情以及其他人生情思的作品。与前两辑相同的是不管什么题材,诗作都透出浓郁的禅意哲思;有所区别的则是诗中溶聚了作者深切、真挚、饱满的情感。开始通读他的近作,我猜测也许因为现在的邓田庭,毕竟成长为一位在县域担负一定领导职责的“体制中人”了,日常接触的少不了比较严肃的格式化的程序、“官话”。但诗歌的本质是抒情与率性,与过于规整固化是有距离的。选择禅意为主色调,是否有回避直面现实、激扬清浊的考虑呢?后来,邓田庭一首在“今日头条”网络上,短短几天里便被数十万网民点击阅读的《品味丹霞》,引发我的深入思考:一首新诗能有如此多的“粉丝”,为什么?“再斟一江锦水/把姐妹峰装入壶里/用露似的鸟鸣煮泡,品出了/山与山的风雨相依/测量出人世间情感的温度//梦中又斟一江锦水/把阳元山装入壶里/用绿色的松涛煮泡,品味出/擎起的是英雄气吞山河的尊严/力和生命的激情与碰撞”……这首诗以品味为引线,牵动读者观赏丹霞美景,传递出当代人对天人合一和谐境界的深层次渴求,既符合芸芸众生的普遍心理,也不乏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英雄气慨和生命激情。也许原因正在此吧。
     这可称为新时期粤北诗坛的一个“现象”,让我想起北宋思想家张载的千古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话彰显了历代仁人志士为世界确立文化价值、为人民确保生活幸福、传承文明创造成果、开辟永久和平社会愿景的广阔胸怀。后人解析:“仁民爱物,便是为天地立心。天地以生物为心,人心以恻隐为本。”这种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精华,对当今“体制中人”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张载强调“感通”的概念:禀气清的人向外关联感通得远,心胸就广大,可以体达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这种观念来解读这部可冠以“生态诗集”之名的作品,我们就不难理解邓田庭没有了忧虑彷徨与功名利禄,而具有的清朗洒脱的宽远情怀。

    中国历代智慧之士追求的人生理想,有“立德、立功、立言”,指做人、做事、做学问“三不朽”之说。这在今天也并不过时。邓田庭在工作中“立德、立功”为人民,同时又以诗歌“立言”,体现为天地立心,让自己的人生通透敞亮,值得真诚点赞!

                                  2019年12月6日于广东风度诗城




2019/12/11 9:03:18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927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1126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