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1934年11月6日,掩护中央军委纵队前进的红军先头部队经过了一个名叫沙州的村子。三位女红军战士当晚住宿在村里的妇女徐解秀家里。临走时,三位红军女战士见徐解秀家生活贫困,只有一堆破棉絮,于是剪下半条被子送给她。
那个冬天特别冷
那个故事感动了1934年战火燃烧的沙洲
三个红军女战士临走时赠送的半条被子
温暖了一个叫徐解秀老人的一生
那个老人不知道长征的路有多远
革命的路多艰难
她只知道 红军留给她的半条被子
让她度过了无数个冬天的寒夜
她只知道 红军是一支仁义之师
与老百姓血脉相连 患难与共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一切为了老百姓
等革命胜利了 你们回来看看我
一晃她就等了60年
三个红军女战士和她的丈夫没有再回来
那些杳无音信的等待和故事
后来走进了《经济日报》的头条
烙进了沙州红色岁月的记忆
让无数前来追寻的脚步
在沙州看到了一个执政党的最初信念
陈列在纪念馆的半条被子
被习总书记引用为治国理政的经典教材
温暖了中国 感动了亿万中国人
如今那半条被子成了沙州的红色名片
走遍了神州大地每一个角落
一队队前来拜访的人流
走进那一座红色纪念馆 静静地倾听着
沙州的故事 沙州的传奇
红色精神 如七月的阳光
点亮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的梦想
写于 2019.6.16修改于202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