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那年,我们的勤工俭学
 
那年,我们的勤工俭学
  文 / 唐小芳



     “勤工俭学”在今天的小学生或初中生来说,可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对于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勤工俭学就一般理解就是一边求学读书,一边工作、劳动(也指在课余时间参加劳动)。现在一般贫困的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做工赚取报酬维持生计。也有人并不是为了报酬,而是想多点社会实践经验。
     我们那个年代的勤工俭学,那是七、八十年代的时代特色,一是为了让我们体验生活,二是为了增加一点经济收入。那时候,我们乡下小学每个学期,都会结合季节、农事(有时星期六日也去),适当放假让我们小学生去搞“勤工俭学”。说简单点,就是放假让我们去做点能够挣点钱的事情。那时的勤工俭学多数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而且有一定的目标,达不到目标的学生下次要补上,超过目标的同学也会发给他超过的钱数(有时会发物品,如:种甘蔗就发蔗糖)。不过,我们小学生多数都是期末发你一张“勤工俭学积极分子”奖状,但我们不在乎是否有什么,照样也做得不亦乐乎。 
     我们小学时做过的勤工俭学活动很多,如敲石子(也叫砸石子,把石头砸碎跟水泥混合砌房子用。每个星期一个下午劳动课,学校让我们砸石子,用来做学校的大楼用)、担泥沙(也是用来做房子用)……每年秋季必不可少的就是拾稻遗,用我们连山土话称为“拾禾儿”。在收割完水稻的田野上,把遗漏的稻穗一串一串捡起,或者把打谷机未脱净的禾稿在箥簊里再脱一次。记得我们以前人教版学过有一篇课文叫《颗粒归仓》,说的就是“拾禾儿”的事,意思是不浪费每一粒粮食。
      学校对这个勤工俭学活动是支持的,但也非常注意思想教育及安全教育。所以我们老师带领我们去劳动是也一再强调安全。
      记得我们读小学三四年级时,就参加勤工俭学。那时候我们参加的是田间劳动,老师把我们一个班分成两三个小组,然后安排到田里干农活。我们每个星期有一个下午是劳动课,到了劳动课,我们就拿着工具到自己所在的田里干活。种甘蔗,种红薯,插田,割稻谷……到了周末我们就和老师一起去砍柴或做其他的劳动。我们那时觉得既好玩又有趣,一到劳动课就兴高采烈地玩得不亦乐乎。
依稀记得五年级那是吧,一个下午劳动课,我班分到在离学校不远的沙洲坪的稻田里割稻谷。我们下午早早就来到学校,只等上课铃一响,马上排好整齐的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地唱着歌出发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硕果累累,一片金黄。来到了稻田,只见一片金黄色的海洋,稻子迎风摇动,像海上的破浪,那一根根稻子向我们点头哈腰,可高兴了。农民伯伯忙得不可开交,一片忙碌而又充满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来到田间,老师给我们分配好任务,我们就争先恐后地下到田里割起来,田野中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欢声笑语。割稻子需要用镰刀,老师再三叮嘱我们注意安全。因为我们力气小,割稻子不够力,不一会,就觉得有些累了,有的同学就开始出点子了。“我们来个比赛吧。”“好啊!”“好啊!”……马上就有同学响应。于是,我们定好规矩,哪一组输了就要唱歌或者再割多一些稻谷;赢了,就可以休息一会。以某一处为中间界线,到田的那一头为终点。以男女同学分为两组(有时也以附近的同学男女混合分组)。比赛在老师的一声令下开始了,只见同学们的镰刀翻动,一个劲地割着,“刷刷,刷刷……”。顿时,田里沸腾了。同学们使劲地朝着自己任务进发,脸都涨红了,手也红了,脖子上的青筋都要爆了出来。老师也在旁边不时地为我们加油、打气。同学们开心的地说着,笑着,议论着,活像一群小鸟,在叽叽喳喳地闹着。有的同学偷偷地看看邻近组快要追上来了,就马上大声鼓励“加油啊!要追到了,追到了!加油啊!”大家就又一个劲地割,场地上一时安静了,只听到镰刀“刷刷”的响声。当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的时候,同学们就更加紧张了,好像刚才的累都不见了,拼命加油干,胜利的曙光也一点一点的地接近。一阵欢呼,胜利终于属于我们组。同学们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露出欣慰喜悦的笑容;同学们尖叫着(尽管声音已经沙哑了)紧紧拥抱在一起,跳着,跑着,脸红红的,溢满了兴奋和激动。后来,老师告诉我们,比赛赢靠的不只是力量,在胜利背后,是一个集体团结、协作、具有超强凝聚力的心。
      勤工俭学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快乐的,但也有发生意外的时候。记得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周末,老师带我们去摘松果,那时候我们采摘的松果不是用来吃的,因为我们本地的松果不能吃,而是用来做种子的。听说我们采来的松果卖给林场,然后把他们育出秧苗,拿到山上种植,松树长大了采松脂。
      采野生松果,多在每年的9、10月。这个有点难度,好松果都生在高大的树上,而单单用竹竿根本打不下来,因此往往要爬到树上,把枝丫砍下来再摘松果。采松果往往要合作,男孩子砍树枝或爬到树上摇,女孩子负责地下收集。这天,老师就带着我们到山上采松果。走到山上,到处都是松树。我们往上望,哇!好高啊!一颗颗松树就像一个个威武的战士。高大的松树上结满了诱人的松果。松树的叶子象针一样,一簇簇向外伸长着,每一个都尖锐有力好象有一种精神支撑着它们。老师说:“做人就要像松树一样坚强,不畏严寒”,我当时还不太明白,直到初中学了关于赞颂松树的诗句和文章才明白老师的话。松树的果实也很有特点:它是一个椭圆形的,分成一层层的花瓣。果实躲藏在由“稻草”般的松针摆好的家里,就好象是保护房子的战士和遮挡风雨的遮阳伞、挡雨棚,宝宝般那样安然舒适。这一片高大、粗壮的松树就是我们今天的“玩伴”了。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开始分工合作,男同学摇呀,拽呀,实在是高的就砍下来(老师不让我们整棵树砍,说那树要割松脂。),女同学就在树下捡,看谁捡的多。树丛、草丛一个个松果的样子像峰塔,我们找着,寻着,手被荆棘扎了也不在乎,衣服被划破了也没当回事,头发也乱了,还是嘻嘻哈哈地笑着,边笑边找,乐在其中。直到老师再三地说够了,不摘了,要回家了,我们才不得不整理队伍,点好人数回去。
     回来的路上,因为下坡,路也有些陡,一个男同学滑了一跤,把前面的一个同学也绊倒了。没想到前面的男同学手上正好拿着刀,也正好摔到时手碰到了刀口上,瞬时鲜血直流。旁边的女同学惊叫起来,我吓得呆住了,说不出话来。只见到身边掠过一个身影,才回过神来。原来是老师飞扑而来,赶紧用手巾把伤口包住直到没有流血了,我们才继续往山下走。到了有水的地方,老师叫那个受伤的同学来到一条小溪水哪里,开始帮他洗伤口。我不敢去看,后来听说老师抓了草药给同学敷上就不流血了,那个同学不哭也不叫疼,还笑着说,没事,没事。现在想想我们那时的人真的是坚强,不娇弱。老师也真棒!知道哪些草药可以用。一周后那个同学的伤口就好了。
     砍柴,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容易最喜欢的勤工俭学。因为山上有野果或者其他的东西好玩。只要你不怕山荒路陡,山上有的是杂树。只需要半天时间,我们就可以砍来几大捆杂木,背回家晒干,有时就交学校。
     那些年的勤工俭学既有趣又难忘,还能学到许多大自然的知识。现在回忆起来,童年的大多充满童真童趣。少年时觉得既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了我们的劳动技能,也让我们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同时让我们在劳动中明白生活的不易,懂得珍惜,懂得用功。现在不知那些孩子是否有这样的体会?是否还能有这么有趣的勤工俭学?
2020/11/26 9:35:08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240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8742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