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红色的印记 ——记红色之旅采风活动
 
红色的印记 ——记红色之旅采风活动
  文 / 黄清

     红色是国色,是象征祖国的颜色,红色政权的火红照亮了祖国大地,乐昌是有着红色印记的地方。
     七月是党的生日,烈日炎炎,我们在这块佗城土地追溯历史的渊源,让这些红色的印记在文学的土壤里放射光芒,陈毅的一首《梅岭三章》我们记住了粤北南雄这块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我们也看到了长沙那里留下了名人的脚印。然而,乐昌呢?似乎不多这样的出名的红色篇章,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心灵去寻觅革命的功臣吧!
       我们来到了乐昌市坪石镇老街居委会,去寻找朱德在“坪石大捷”的古战场遗址,总指挥部,当我们到了建设街48号时,却已经截止了指挥部曾住的78号,旧房子几乎都已经拆了,只剩下零丁的几间破房,门口的两块大石门墩还依稀排列。我们询问街坊的老婆婆关于红军的事,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婆婆很高兴的和我们攀谈,她说朱德来过这儿,红军在这儿战斗过,救了我这个只有十二岁就嫁过来的童养媳,如果没有红军,我也压迫的好惨,那时都是富人的天地,封建的思想压迫的一个个不成人样,老婆婆说幸亏解放了,心里说不出的愉悦,她指着门口的老街说当时这里摆满了缴获的枪支,迫击炮等。胜利了,家家户户有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兴奋,对红色的政权,只有经历过苦难的老人,才感觉到红军革命带来的幸福。
        坪石大捷后,是在皈塘村举行的庆功宴,皈塘村的房子很多还是青砖瓦房,里面的古村落还保留了一定的规模,朱德举行的庆功宴席是在“李氏宗祠”完成的,这间房子平时是紧锁着的,有人参观了才打开,今天有幸村长在家,给们进去参观了,这是一间一进的天井房子,里面还有蓄水池,窗子还是旧式的菱角网状结构,门槛快齐膝高,这显示了家族的地位的尊贵,门口两边还有围杆石,象征着功成名就,正对门口的石柱巍然屹立两边,那是典型的火炬形状,坪石大捷的胜利,就像点燃的火炬,照亮祖国大地。虽然房子显得灰暗陈旧,那也只是一个纪念,临走时,我们还没有忘记,桌上放着的一个本子,我们挥笔写到“坪石大捷庆功会场”“红色革命,永放光芒”等题词和签名。走出门口,两边铜锣状的护门石鼓,一边刻的是上山虎,一边刻的是下山虎的神兽,乐昌的中共第一任书记李光中从皈塘村走出来,捍卫红色政权,建设家乡,就像一只威虎下山。
        踏着红色的足迹,我们继续瞻仰了红七军的革命烈士纪念园,那高高的石砌台阶,那一尊高耸的石碑,在阳光的暴晒下依然放出光彩,周围四季长青的柏树使整个陵园更显肃穆,烈士的魂灵如轻松翠柏永不枯竭,永不老去,那块高耸的石碑,终年俯瞰着这块曾经付出献血的土地,让人民幸福的生活着。我们似乎看到了当年李谦带领部队浴血奋战,马革裹尸的战场,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大众的幸福,为了心中的信仰,一位拥有独立团的李师长倒下了,他的魂灵永远的在这块土地安息,景仰之情油然而生,回想烈士的牺牲,每一个有魂灵的人都应该爱惜这片土地,爱惜我们身边的人。
       我们来到梅花大坪杨家寨,这是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古村落,整个村路按照八卦阵图建造的,还是青砖瓦房,石板路,这个青石路的排水系统非常好,就像故宫的排水系统,是不会水浸屋的,进了这儿就像是进了迷宫,也像一个棋盘,是很难找到出路的,没有向导都无法出去,我想起了地道战,想起了鬼子进村,这是最好隐蔽的村落,房子建筑高大,窗户是很小的,是不是也是为了安全?为了防御?每一处的长廊对着的墙壁都有一块写有“泰山石敢当”的长方石壁,听说是为了阻挡像拖刀这样的长廊的杀气,以保平安,每一处房子的转角在人高的地方,都镶有长方形石块,转角容易撞坏,所以来做保护吧,那些石块有各色花纹和图像,比较明显的是八卦图,然而在文革时期,都把它作为封建迷信毁坏了,在朱德纪念馆,我们也看到了被毁的印记,重新修缮的大厅里留下了一条有两米长的双龙戏珠的石门楹,历史是无法毁灭的,朱德和陈毅等在这儿策划的“智取宜章,进军湘南”的军事活动,人民是不会忘记的,那戴过的斗笠穿过的蓑衣,用过的马灯踏过的马鞍陈列在博物馆里记录了一个个真实的人物故事,当我们走上文奎楼,眺望眼下一万多平方米的古村落建筑,那些富有特色的古建筑瓦房的勾角瓦背下隐藏着的故事,是现代人无法去感受到他们曾经在这里历尽的艰辛苦难啊!
      我们走在回程的路上,远远的在公路旁还见到丛林里有一个八角凉亭,凉亭是封闭的,只有一个门,也叫四驳亭,是救护伤员换脚的地方,在关春还看见一座炮楼,都很隐蔽,也无从考证它的年代。然而时间是不可能磨灭印记的,特别是曾经为我们建造幸福生活的革命红军,我们记住皈塘村,记住杨家寨,记住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


2017—7—17

2021/4/23 8:31:19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447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8753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