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序王景祥《粤韵童声--少儿粤语小曲100首》
王景祥先生是我由衷景仰的撰曲家。
他在粤曲创作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大排档小唱》一度成为黄俊英、卢海潮两位大佬倌的保留曲目,红遍省港澳,且经久不衰,已成当代粤语小曲经典。《祖国颂》由粤曲非遗传承人小神鹰先生演绎,曾在人民大会堂引起轰动,引发全国戏曲界对粤曲的热议。其主体部分用《歌唱祖国》曲子填词,是王先生独特的创意,也显示了勇于创新的胆识与能力。
创新的胆识与能力,正是令我敬仰的主要原因。
粤曲填词,行内一般称粤语小曲填词和粤曲撰写。与普通话歌曲相比,难度要大得多,主要是押韵之外还要押声,大体上可以说是每个字都要押声。而且,不只是平仄协调那么简单,而是连阴平与阳平都不能通用,否则唱起来别扭,甚至很难听。为此,王先生专心研究粤语声韵与演唱规律,决心创制一套有利于解决声韵问题的系统方法。机电工程师的数理功底帮了自己的忙,从最初的纸片“转型升级”到电脑,做成一套软件。将乐音与曲词用声码进行关联,人脑将乐音变声码,声码用电脑取曲词。使用“声码”或文字输入词牌或一些条件性词语,电脑就能把词库里面符合声韵要求的词语全部罗列出来。因此,写作时用来参照、借鉴甚至替代,都非常方便。一件作品,可以从撰曲、音乐设计、曲谱排版,到视频及字幕制作一气呵成,甚至伴奏音乐也可以用电脑编辑合成。
2007年,多家媒体刊登了《王景祥--粤曲数码创作第一人》的专题报道。
这套软件系统,从最初的构思、设计,到成熟、完善,花了20年的时间。创新有胆有识,实践锲而不舍,终见成果而甘。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开始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已经年过半百。如今虽年逾古稀,但他不仅创作了《走在前列》《海上丝绸路康庄》《筑梦》等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粤曲作品,还完成了《粤韵童声--少儿粤语小曲100首》的创作。
这一百首粤语小曲唱词,大部分取材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的语文课本。王先生把其中适合填词的课文进行移植改写而成,如《猴子捞月》《小蝌蚪找妈妈》《叶公好龙》《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显示了良好的文学根柢。音乐则采用比较流行的广东音乐和粤曲牌子,如《步步高》《孔雀开屏》等,也有少数是民歌、流行歌曲音乐,如《二泉映月》《荷花颂》等,足见其粤曲造诣和音乐素养。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戏曲也迎来大发展的机遇。粤剧作为地方大剧种,具有古典性和民间性的双重品格,其传承发展既需要普及,又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在普及方面,从孩子抓起,无疑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王景祥先生的这本著作,堪称戏曲进校园的良好载体。为了便于传习,他还不辞辛劳,亲手将这百首粤语小曲陆续做成视频。可谓潜心笃志,用心良苦。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壮哉,王景祥。
2018年9月于清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