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双峰寨的柏树
 
双峰寨的柏树
  文 / 杨超鹏
    柏树是柏科树木的总称。在植物世界里,它有22个属150多个品种;于华夏这块辽阔的土地上,也有9属53种以它常绿的本色,装扮着它自身优美的树形。我见到过的柏树品种并不多,就是生活中较常出现的扁柏、刺柏和圆柏。粤北仁化的双峰寨里,有为数不多的柏树,在茁壮成长。从它的树形、枝条和叶子来看,与我故乡那座小山上围绕、簇拥着革命烈士纪念碑的柏树,应是同属侧柏又名扁柏的柏树。
    在我印象中,故乡那座小山上的柏树,生长得郁郁葱葱、蓬蓬勃勃。它们的枝叶非常浓密,树形呈圆锥体、宝塔状,墨绿墨绿地排列在山前山后山南山北的坡地上。一条青石板铺就的石级路,从山脚到山顶,一级一级的台阶与两旁整齐画一的一棵棵柏树,肃穆地相守着高高耸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到山上去看望革命烈士纪念碑,我多是从青石板的石级路,一步一仰望地向上走去。柏树芳香的气体,无声地弥漫着、飘扬着……
    除了清明节学校组织我们到革命烈士纪念碑扫墓外,我们的活动日也常常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度过。记得最早的活动日,是少先队的活动日。那时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山上,柏树生长的气势就美好蓬勃了,尽管柏树下面的坡地土黄土黄的没有绿草,但阳光是多么的灿烂,蓝天是多么的澄净,空气是多么的清新。少先队旗和一棵棵柏树站在一起,迎着和煦的山风……
    从那时候起,我就记住了柏树,一种树形呈宝塔状、叶子鱼鳞般那样依次排列的柏树。也许见到柏树的所在地是在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山上,因此柏树在我的脑海里,就被定格为陵园的植物,带上了悼念的色彩。
    至今我还是这样认为:柏树,它墨绿的颜色,表示敬仰与追念;它贝壳般的树形,喻指永生或新生;它常青的枝叶,象征长寿和不朽!
    可双峰寨是一座有城墙、有主楼、有护城河、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城堡,门楣上方有“双峰保障”四个从右往左书写的字,不是什么陵园墓地。它是一座墙高9米,厚1.2米,始建于清光绪已亥年,竣工于清宣统庚戌年的长方形城堡。它的坚不可摧,让它有了百年的沧桑史。最让它永垂青史的,是那场历时200多个日日夜夜的“双峰寨保卫战”!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农民自卫军第八独立团第四营,于1928年3月,在营长李载基的带领下,掩护老百姓退守到双峰寨这座固若金汤的城堡里。战士们坚守在城楼上、走马廊的每一个制高点,老百姓藏身在每一处可隐蔽的地方。战士和老百姓700多人,在一面犁头旗的昭示下,城堡里井然有序,出奇地神圣起来,合成一股“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敢和无畏!
    激烈的枪炮声中,双峰寨这座城堡里,遍地碎砖断瓦,到处燎火硝烟。战士们在血泊中前仆后继,射出一颗颗愤怒的子弹!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炮击、火攻、飞机的轰炸,老百姓掩埋了烈士,拿起烈士的刀枪,自觉投身到双峰寨保卫战中去,与战士们一起,浴血奋战……
    与国民党三个团的正规军以及当地的反动民团较量了200多个日日夜夜,无奈弹尽粮绝,缺水缺药,1928年11月11日深夜,军民分三组向外打响了冲破敌人重围的突击战。军民们一路冲锋陷阵,踩踏着密集的枪炮声,借炮火连天的火光,向井冈山的方向奔去……
    事后,“双峰寨保卫战”,被当时的中共广东省委誉为“广东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
    现如今双峰寨这座城堡,是经过多次维修的城堡,但它的城墙上依然留下累累的弹痕,它的规模与结构跟原来依然一样,古朴而完整地坐落在古村落石塘村的村旁。随着红色旅游热潮的兴起,双峰寨这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成为各地游客前来参观、瞻仰、缅怀的纪念地。
    最近这几年,常因工作关系陪同省市文艺界的同志到双峰寨参观,但一走进城门,我都被四周围高耸、坚固的城墙吸引,那沿墙相连的走马廊,那城角上凛然的炮楼,那阅尽人世沧桑的瞭望台,附丽着多少守寨军民的故事!双峰寨的柏树、通往革命历史陈列馆的路两边的柏树,就这样被我有意无意地疏忽了。
    今年国庆后上班不久,我又一次走进双峰寨。当广东省古村落考察组的专家们,驻足环视这座用青砖、石灰石和着黄糖、桐油、糯米浆以及石灰浆砌成的城堡时,镇委詹副书记指着路边的柏树对我说:“这柏树长得非常快,又非常油绿、茂盛!”接着又悄悄说,“当年修建大革命纪念碑,从寨里几百具烈士遗骸中移过去一部分,大部分还深埋在这树底下的泥土里。柏树长势这么挺拔,与烈士英魂分不开吧。”
    我为之一顿,继而打量起面前这棵柏树,发现它宽阔的枝叶,末梢处的叶子,翘曲着指向天空,仿佛是巨人的手,在暗自用一种聚集的精气,曲起坚挺的手指!我感到这是一种不可摧折的力量,它通过这种特别的手势,示意根在深处,源在土里!我相信这柏树与树底下深埋的忠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认为深埋的忠骨,留在自己战斗过的地方,是因为烈士梦魂的眷恋。我是这样看面前这棵柏树,以及双峰寨的所有柏树。
    哦——我故乡那座小山上的柏树,日夜围绕、簇拥着革命烈士纪念碑,用它们统一的树形,浓密的枝叶,整齐的队列。而双峰寨里的柏树,虽然为数不多,但它们或以挺拔的高,或以茂盛的壮,或以常生的绿,把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我想起那些历经了千年以上的柏树,例如河南嵩阳画院的“将军柏”,陕西黄陵的“轩辕柏”,山东岱庙的“汉柏”,以及昆明黑龙潭的“宋柏”,它们因为生长的特定环境和历史背景,成为一种不朽的意象。双峰寨的柏树,由于双峰寨这个城堡的历史和故事,从此走进了我的生活,成为脑海中鲜活的形象。
2010/1/2 0:10:06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537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2459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