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屋墙裙边,新苔与旧藓斑驳交错,门额上牌楼的砖隙间,衰草与新绿在轻风中摇曳、呼应;巷道大多由青砖石铺就,平平仄仄间通达四门,公祠和私宅的明清建筑沿巷道星罗棋布,这个村子已有900余年,是名副其实的古村,其名“向家村”。
村中央有一座公祠,很是独特。门楣上墨绘三幅山水图案: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独坐幽篁里”,还有仙桃、莲子、水鸟、松石、鸟雀等图案,正厅堂中刻有“耕读兴家”字样。向善仁从小就在这个公祠里长大,公祠西边有一间小屋,屋里一张床、一张书桌、一张凳子,一个书架,一堆书籍和宣纸,这就是向善仁的全部家当。
向善仁是个孤儿,他是村里向老头捡回来的娃。向老头希望他善良、仁爱,给他起名曰“善仁”。他从小就跟着向老头看守公祠,读书写字。
向善仁的日子每天都是一个模样。从早到晚,向老头带着向善仁忙个不停。天刚刚亮他们先将公祠打扫干净,接着虔诚地烧香、上香,读祖训,之后接待来公祠祭拜的人们。祭拜结束后,村里人都会聚集在一起,听向老头讲向家村的故事;人们散去后,向老头再督促向善仁读诗书,抄诗文,练毛笔字。
这种看守公祠的日子,对于向善仁来说,其实枯燥无味。一天下来,浑身檀香味不说,还有满脑子的不明其意的诗书文字。最初读书练字的时候,向善仁读不准音,写不好字,没少挨向老头的责罚。向老头手里的那把竹戒尺,常常让人看一眼就心惊胆战,看两眼能魂飞魄散。向善仁想过逃离这个公祠,可逃离公祠就意味着挨饿受冻,就意味着再也见不到阿莲了。
阿莲是向老头唯一的宝贝女儿。阿莲和向善仁年龄相仿,喜欢跟着向善仁一起读书写字。向善仁打心里喜欢阿莲,阿莲也在乎向善仁。向善仁读书写字挨了打,阿莲也没少挨骂,他们“同仇敌忾”,他们“惺惺相惜”,他们青梅竹马,两个人的心里都装着对方。
向善仁二十岁那年秋天,向老头一病不起,走进了村后的笔架山。
为了铭记向老头的恩德和教诲,向善仁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公祠大门两侧的楹柱上,上联是:用善良与感激书冬夏,下联是:以仁爱和传承写春秋。
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村里人张罗着,向善仁和阿莲牵手入了洞房。
公祠里,向善仁成了看守人,阿莲成了他的助手。向善仁在打扫厅堂的时候,为了避免灰尘飞扬,阿莲会端来一盆清水,用手轻轻拂水,水向上抛出一道弧线,潇洒洒向地面。烧香、上香的时候,夫妻俩动作一致,表情虔诚得像他们结婚拜堂时那样的庄重。讲故事的时候,向善仁身旁聚集的不是那些来祭拜的成年人,而是村里纯真善良的孩童。每到过年过节或是村里哪家的红白喜事,村民都会请向善仁书写几幅对联,向善仁在书桌前气定神闲,做好书写准备,阿莲则端来了笔墨纸砚。阿莲将毛笔饱蘸浓墨后递给丈夫,只见向善仁悬腕握笔,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升天流水行云。
再后来,阿莲怀孕生子,向善仁收了两个弟子。向善仁常常对弟子和儿女说,静静写字,慢慢修心,并告诫弟子书法应追求立德、立言、立行、为艺、为学、为人。
向善仁的“生意”如同公祠的香火一样旺盛,他很满足。村中央,日日月月,进出公祠的人络绎不绝……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几年,村里人不再喜欢向善仁的书法作品,开始迷上市场上卖的那些印刷体对联。
后来,村里人选举向善仁当村长,他兢兢业业,给村里的孩童讲述古村向家村的历史故事;他耿直保守,经常写一些书法作品贴在村委会,提醒村民不要随意拆毁古建筑。村长向善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保护着向家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直到村里的那些听过他讲故事的孩童一个个走出了古村。
村里的中青年人,跟着潮流南下打工,他的两个儿女读完大学参加工作后,也都留在了南方的大城市。没过几年,向家村和公祠渐渐就少了“人烟”,最终,公祠和向善仁一样慢慢走向衰老,向善仁也成了村里人口中的“老村长”。
如今,向善仁虽然已年过花甲,但仍然执念于自己钟爱的书法和古村的一切。闲着没事,他会写几幅作品孤芳自赏,写累了,就到村里走走逛逛。夕阳下的向家村,就像一幅褪色的画卷,孤独的向善仁守着孤独的公祠和向家村。
向善仁发觉自己老了,写字都不似年轻时候那样豪情万丈,书写的节奏明显失调,笔迹也没有以前那样连贯。但是每下一笔,依然刚劲有力,仿佛是向善仁内心孤独的宣泄。他很失落,也很悲观。他觉得再也没有人喜欢他的毛笔书法,没有人和他一样在古村守望。
他突然衰老得很快……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听说向善仁又恢复了年轻时候的激情。他又开始在书桌前忙碌了起来,周末和节假日还得在村里不停地转悠。
听说向善仁的孙子春节回乡,将爷爷的书法作品拍照传到网络平台上,订单源源不断,忙得向善仁这个老头不亦乐乎。
又听说向善仁的孙女写了一篇微信推文,让向家村成了网红古村,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村里游人如织,向善仁做起了向导兼讲师,也忙得他不亦乐乎。
县电视台报道了向善仁的事迹,政府授予他“最美文化传承人”荣誉称号。颁奖典礼上给他的颁奖词里写道:拼一生,给文化古村。从公祠到向家村,守住前辈的根,传承文化的魂。一腔爱,一支笔,一场以身相许。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家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