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桥灯火连星汉
疏堂表妹叶莹多次去过香港旅游,我一直没这个机会。可读穆亦的《香江夜如锦》(2022年7月9日《南方日报》海风版),璀璨曼妙的香港夜色,仿佛填补了些许遗憾。
香港,是国际大都市,被誉为东方之珠,她的经济、文化、风土人情、信仰、历史、发展前景,都给作家、诗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作者深谙散文的长处,更知道它的局限,并没有面面俱到,《香江夜如锦》只摄取颇具代表性的夜景,让读者领略香港的温馨和魅力。
散文以摄影家的职业敏感和独特视角,将香江夜色惟妙惟肖扑入视野――
尖沙咀海滨长廊远眺:从东到西的商业大厦、住宅楼宇、城市地标,随着第一个音符华灯次第亮起,无数灯光、激光、电子屏幕争奇斗艳,声光交织。
乘坐天星小轮近距离感受:灯光倒影,海城律动,何等畅快。
太平山顶不一样的惊喜:在宝马山,维港灯火尽收眼底;飞鹅山感受橙黄的万家灯火。
上环干诺道天桥看流动的车河:流光溢彩的车轨,与中银大厦、长江中心等地标交相辉映。
从时间选择的话,欣赏烟火汇演的跨年夜:烟花从维港海面和多栋大厦楼顶放出,星球、笑脸、桃心等图案轮换出现,高低错落,将天空幻化为秀丽的花海,最壮观最震撼。
如果文章就这样浅尝辄止,就流于肤浅。作者在提供更多视角的基础上,联想起李绅、陆游、赵熙等唐宋清著名诗人留下的名句,让人不约而同地追思古人,昭示香港历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过去的耻辱和磨难,在文人骚客中久久萦绕,凸显了文化底蕴与历史深度。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大喜日子,怎么欢庆都不为过。
散文不是雕虫小技,不止吟诵风花岁月,个人境遇,锲入恰当的原点,一样可以一滴水见大海,叙述宏大的历史话题。
2、神游八荒归拢一兜
孤陋寡闻的我,真不知端州是因宋徽宗而命名,也因宋徽宗而改称“肇庆”的。但肇庆因端州砚而闻名,因包青天而闻名,还是略知一二。
著名女作家张梅参观肇庆端州砚博物馆,她自己就藏有两方砚台,灵感大发,在2022年6月19日《南方日报》海风版给读者留下随笔《端州杂忆》,令人每多读一遍,准会多一份亲切感。
一个写出的字连自己也认不出,从不用毛笔的人,居然有两方砚台(端州砚、苴却砚),一直寂寞无比摆在书桌上,布满了灰尘。――开篇布下悬念,感觉不出端州砚的厚重,这“先抑”,给“后扬”做了铺垫。
博物馆参观回来,点燃藏香,用毛巾拭擦端砚灰尘,随着叙述的展开,作者思接千载,神游八荒,思绪飞扬:
俄罗斯的套娃,伊斯坦布尔的烟缸,肯尼亚的木烛台,宋徽宗的瘦金体,拉萨上空的云彩,这些看是毫无关联的物件,衬托出像和田玉、翡翠、玛瑙、顽石变成的贾宝玉一样的端州砚,孕育了天地精华,跟中国文化、毛笔、皇帝有着深厚的渊源,文房四宝的美妙结合,令砚台成为中国文人的最高境界,端砚成了砚台上品。
回想作协肇庆笔会中,当地馈赠的砚台不被人珍重,转手给了别人;又慨叹如今端州砚过度开发,越愈稀罕、奢侈。
众所周知,端州砚是肇庆人民的名片,是肇庆城市的灵魂。
作者具有丰富的写作经验和谋篇策略,形散而神不散的规制运用自如,更万变不离其宗地“杂”忆。看似漫芜的文笔,细细体味,主旨凝练集中,从不同层次不同场景,表达作者对端州砚的热爱和礼赞,深厚的文化底蕴,加深了读者对端州砚对肇庆的了解和神往。
3、放大平凡的幸福
不经意间,新冠病毒肺炎肆虐两年半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被打乱了节奏,国家的经济、文化、外交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千千万万的逆行者直面高度传染性的患者,争分夺秒与病毒搏斗,当然是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正面战场,而万万千千的家庭,日常起居饮食,和小孩的学习,日常防疫,该是不可或缺的“敌后”战场。刘茉琳的《我带女儿上网课》(南方日报4月17日),记叙的正是防疫的“敌后”战场。
广州全市核酸检测,大中小学放假不停课,实行“云授课”“云升旗”,先生安顿好生活,我忙着设备、环境、网络安顿,给学生上网课,又要陪女儿上网课。
疫情原因,神兽动不动就关在家里,父母们被逼无奈地陪伴,父母生气的频率、孩子被责骂的次数持续攀升。毕竟,小孩的逻辑很简单,不用上学不就是放假吗?
师在网这头,生在网那头,腾讯会议后台一开,学生同时煲剧游戏刷抖音也是挺方便的。
百年一遇的疫情,霎时打乱了人们的节奏,产生不一样的忧郁、紧张、恐惧、震感、焦虑,一点风吹草动,就乱了方寸。抢购蔬菜、口罩、酒精、消毒水,不敢远行,不敢串门,好像每一处都有病毒散布,每一人都有感染的嫌疑,人们的忍受力和应变力面临层出不穷的新考验。
文章没有渲染这些负面情绪,而是调整心态,从自己小孩的表情变化,捕捉应对策略。一碟饺子一碗汤圆,女儿小心翼翼畷着汤圆里的芝麻馅,脸上乐开了花:“妈妈,又咸又甜,吃得好幸福唉。”看着欢呼雀跃的女儿,我一扫兵荒马乱下的烦躁与不安。
过好每一个今天最重要,这一刻的幸福是真的。这篇看似家长里短平淡无奇的文字,让我们悟出:疫情当下,保持平常心态,放大平凡的幸福,就一定能共克时艰,笑迎幸福每一天。
4、春风没有迟到
唐文明,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肇庆市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惦记着家乡的亲人,家乡的生产生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稍稍松动,就回罗定市太平镇,还给古龙小学送去了一批经典读物,让师生多充实一下精神生活(《春风吹过的村庄》南方日报2020年6月6日)。
受到疫情不同程度的冲击,该是怎样的心情心绪呢?作者没有正面描叙,走进熟悉的果园,芒果树花期已过,枝头挂满小小的果子;荔枝玉蕊团簇,凤蝶飞舞;一些不知名的树萌发新芽,质嫩而鲜艳,偶尔能看见幸存的野草花。“植物本来很安静,但在这个季节,你停下脚步看看,似乎能听见它们拔节的声音。”
以树以草以花比拟,淡定、爽朗、欣慰的心情被衬托得巧妙贴切。
侄子菜园里的车前草、火炭母、白花菜,蟋蟀、臭屁虫,让作者联想到亲人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梦想追求:听屁屁虫故事长大的儿子,18年求学,研究生,留学,学成报效祖国;侄子的儿子一个参军,一个做老师,一个打工又返回职业学院深造。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开拓各呈异彩的人生,农民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易,农村要改变已有的面貌不易。其中经历多少沧桑,饱受多少苦难,承受多少离离合合,如今又面临疫情的新考验。
你误地一时,地误你一年。铲车轰鸣,泥头车紧随,果园修路开始了。“相比于果园的忙碌,等待着开耕的日子。”复工复产的结集号已吹响,农家有了盼头,这样的景象,恰似疫情雾霾沉沉中的一声春雷。
“我和春风都是过客,乐享这一切美好的同时,期待仲夏的丰沛和秋天的收获。”
“乡亲们却是在享受和期待的同时,随时承受着岁月命运带来的一切,并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地努力着,守护家园,建设美好。”作家凭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发现乡亲们练就的浑厚底气,文章收尾笑傲疫情,战胜病毒!
5、走马观花亦情真
看过部分报道,也读过一些作家的文章,知道凉山州山势险峻,道路奇趣,环境恶劣,当地百姓生活贫困到触目惊心。带着牵挂和期待,读起了杨克(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广东省作协副主席)的散文《走马普格话脱贫》,该文刊于南方日报2021年1月5日)。
扶贫,是近些年举国奋斗的壮举,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的最高追求,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最有力的明证。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在富起来的佛山人民身上,就是扎扎实实的担当和付出。佛山人民与凉山人民心连心,奋战在那里的扶贫勇士,可歌可泣的故事丰富、真实、感人,2600字的小散文难以铺开宏阔场面,难以面面俱到。
这就考量作者的谋篇布局,遴选素材了。我们先来归纳段落大意,梳理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我们普格脱贫啦!”小张的信息令我高兴极了。
第二部分:我此前被邀请到普格县为文学爱好者做公益讲座,目睹了距离县城52公里的特尔果乡古木洛村艰难的生活和佛山扶贫工作组的努力。
第三部分:目前古木洛村民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特尔果乡打造“稻鱼共生”产业园,成为可复制的成功范例,外出务工的人纷纷回来,许多村民成了致富带头人。
第四部分:朋友圈新闻四川凉山州7个贫困县摘帽,我欣喜期待乡村振兴中,带来人的观念和素质的新变化。
对比最有说服力。西昌到普格县70多公里,峰重叠翠,山势奇峻,千转万曲,雨天常有山体滑坡、道路塌方。2016年前,没有通村公路,没有信号,没有自来水,农户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内外墙由黄土和杂草混合堆砌,室内阴暗潮湿,一口铁锅放置于房中灶上,旁边一张床要睡一家6口。年久失修,房顶杂草丛生,舍外几米处是圈养牲畜的围栅。古木洛村206户756人,建档贫困户49户199人,是典型的高山彝族贫困村。而新建的房舍,二层砖瓦小楼,墙体有红白纹饰,檐下挂着成串的玉米,家家房顶装有太阳能热水器。牲畜集中圈养,8间圈舍猪牛羊满圈后可实现200万元产值,饲养员为当地村民,每月有工资,乡村农技员可集中防病防疫,沼气池解决肥料燃料问题,也对牲口粪便做无害化处理。
古木洛新村一户一院,两扇木质大门,有主房厢房,客厅、卧室、电视、冰箱、沙发,厨房里米面油蛋摆放有条有理,彝族妇女在拾掇玉米棒……扶贫效果看得见摸得着。
数据最有信服力。或许有人认为数据干燥无味,岂不知数据运用得当,就是依附文章身躯的丰满血肉。
特尔果乡位于海拔2100米的高山地区,常委陈奕2018年跑遍34个乡镇深入了解,尊重市场规律,提出基础设施政府出资,具体经营由企业家投资,用广东工业园模式,建设“稻鱼共生”产业园,打造普格县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红米种植基地。佛山又与四川第二中医院联合共建榨油坊、农产品加工车间,带动集体经济增收,2019年榨油1.8万斤,为困难群众增收近20万元。佛山还出资75万元,鼓励村民种植中草药500亩。
枯燥的数字,换来当地幼儿园、小学、卫生院面貌的改观设施的改善,诠释了陈奕和随行的医生、农技员、支教人员的无私奉献和大爱风格。
散文以客观的叙述、今昔对比,饱含激情,给佛山扶贫工作点赞,是一曲扶贫英雄的赞歌,民族大团结的赞歌!
6、大快朵颐有底气
勤劳隐忍的客家人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中,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客家美食,比如我们家乡就有酿豆腐、蒜蓉蒸茄子、大团烧肉、泥鳅敲芋俚、黄焖鸭、冬笋焖曝腌、梅岭醉鹅王,乡情味浓郁。有一年替朋友办事,在紫金吃过客家盘菜,香港的大盆菜还真没吃过。
不急,跟着穆亦生花妙笔,我们先见识见识。
在香港新界,很多酒店都能订到大盆菜,别看它粗淡,可讲究呢:
分别经过煎炸烧煮焖卤后,盛在圆圆的盆子里,菜有三层,上层铺肉,以鸡鸭鱼虾猪肉为主;下层铺萝卜、肉皮等易吸肉汁汤水的材料;中层丰俭由人,任意选择,通常是鱼丸、冬菇、生蚝、腐竹等。作者卖个乖,读者仿佛也感到多味相混,形同杂烩,似觉单调、粗糙、油腻。岂不知,这盆菜的来历竟与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有关!
当年文天祥及麾下被元兵追杀,过伶仃洋退至滩头(如今的深圳),官兵粮草不足,人困马乏,一筹莫展。附近渔民家家户户闻风而动,鱼虾肉蔬碗碟不足就用木盆,官兵吃了士气大振,继续与元兵殊死搏斗。1279年4月,被俘的文天祥由元兵押至崖山,他宁死不屈,写下“人生自古谁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囚禁4年后,他英勇赴义。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滩头渔民以盆盛菜,年年月月成了习惯。数百年的发展演变,一道普普通通的盆菜,流传越来越广,被赋予的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
盆菜壮气节。1898年6月,英国与大清签订《拓展香港界址专条》,将新安县深圳河以南归入殖民范围。次年4月,新界升起英国国旗,激起屏山邓氏等新界各大族极大愤慨。屏山、夏村、十八乡等纷纷起来抗争,东莞邓氏族人也前来参战,与英军激战6天,最后败于英军,殉难者500余人。多年后,村代表于秋分齐聚古庙祭祀英烈,用盆菜招待60岁以上的老人。
盆菜增团结。盆菜象征团团圆圆,同心同德,新界人把吃盆菜作为改善邻里关系,增进村民团结的重要方式。祭祖必吃盆菜,以新界邓氏宗祠数十张圆桌次第铺开,热闹非凡,气氛最为热烈。
盆菜烘托喜庆。新界和广东许多乡村新婚“喜酌”、小孩满月“姜酌”、祝寿“桃酌”、添丁的“点灯”仪式,过年的“万人盆”,铺天盖地,人声鼎沸,喜气洋洋。
这便是刊于南方日报2020年7月3日的《盆菜的品格》,不细读,还以为仅仅介绍什么地方的美食呢。穆亦先抑后扬,巧妙伏笔,演绎出客家盆菜的辉煌来历和文化内蕴。这篇散文知微见著,正是“东方之珠”熠熠生辉的内核所在,启发人们敬畏历史,珍视文化。
7、捕捉领悟与思考
顾氏过云楼(苏州)、瞿氏铁琴铜剑楼(常熟)、范氏天一阁(宁波)、杨氏海源阁(聊城),是我国古代四大私人藏书楼。
天一阁为明朝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于1561—1566年间主持修建,硬山顶重楼式两层砖木结构,通高8.5米,阁前凿“天一池”通月湖,园林以“福寿禄”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景点,距今450多年。清乾隆三十八年修《四库全书》,天一阁献出珍本638部,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采录473部。
1982年2月,天一阁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0月,被国家文旅部确定为5A级景区。
乡以上背景资料看似可有可无,读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梁凤莲的文化随笔《缘聚天一阁》(2020年11月13日《南方日报》A16版),慢慢就有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梁凤莲24年间数次去江浙天一阁观瞻、凭吊,怀胎儿子时去,儿子24岁时母子结伴而去,旅途过程不提,观赏景色不提,藏书阁庄严大气不提,却任思绪跳腾,这种文化景仰历史敬畏的情怀独辟蹊径抖露在我们面前。
江浙一带,诗书鼎盛,物阜民丰,庭院传承不在少数。这些名人贵胄不过顺时应势地维护着他们存在过的所谓生活的品质、情趣和雅赏。而天一阁的主人为了一种不惜倾家荡产、万险不辞的理想,让整个家族的人前赴后继,排除万难,就是为了让文明能够延续的典籍。
范钦的伟大与不朽,不在财富、安逸、荣耀与梦想之间的选择,而在于几代人,乃至一个家族承担的誓言与责任,用财富滋养文化,用财富为文明保驾护航。
不可动摇的家族遗训,一场无比悲壮的马拉松接力赛,成全了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阁。
一个因果轮回的故事,文明智慧从成全到滋养,初衷千秋不易的精神,激荡着作者,也激荡着无数的读者!
(精彩再续,期待垂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