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评论>>引导学生古典诗歌的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引导学生古典诗歌的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文 / 黄清
    ——以《春江花月夜》教学为例
        
   
 摘要:古典诗歌是中国的文学艺术精粹,古诗阅读是高 
 中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具有特殊的意 
 义。本文以《春江花月夜》教学为例,浅析如何引导学 
 生古典诗歌的阅读赏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典诗歌;阅读教学;语文素养   

 古典诗歌是中国的文学艺术精粹,古诗阅读是高中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引导学生古典诗歌的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真善美的积极向上的情怀,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温暖感情,凝聚成一种精神的力量。古典诗歌的阅读关乎着每一个学生健全人格的建立,与学生们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古诗教学,也是阅读教学的难点,特别是高中学段,师生都面对着繁重的高考压力,古诗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得不到它应有的实现,诗意美是古诗教学课堂应该具有的属性,却在现有的高中古诗教学中普遍缺失。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冠于孤篇压全唐的美誉,冠绝古今的作品。这部作品具备如下三位大师说的三个评价好诗的因素:绝高的宇宙意识(闻一多)、永恒的憧憬与悲伤(李泽厚)、真正触及生命的本质(蒋勋)。作为一首体现“天人合一,宇宙人生”的佳作也是古诗教学的范本。
很多老师分析这首诗歌时,容易把这首诗的解读带领到了朦胧空泛化的境地,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不利的,因而品读此诗,必须注重文本细读。理解它的美学成分,摇曳于内心深处的情感,会随着意象的美逐层喷涌而出,那种哀而不伤淡淡的思念与情怀,是这首诗的主要旋律。
   一、用反复的细读体味诗歌意象描绘的画面美
   教学中要善于紧扣每一句诗意象的美与意境的渺远。“春、江、花、月”都是在古典诗歌中入诗最多的意象,意象本身就是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四句是绝句,整首诗就是九首七言绝句,有独立的内容,各自的韵脚,温和而不刺眼,把月出的壮阔景色,在这春天的江海上与潮水同时出现,我们看的多数是海上日出日落,而海上的月出月落却是更加气派,这种只有“竟夕起相思”整夜无眠的人才观赏得到,月亮就像中秋月下的钱塘江潮水,与潮水共生,壮丽的无以伦比。
 诗歌的艺术感觉绝不是教师能够凭空想象出来的,它依靠的是解读者对诗歌字词的反复琢磨和感受,到达对这种感觉的捕捉和寻找,而这种捕捉和寻找的途径恰恰可以是文本细读。 
 二、用诗一般的语言解读诗歌蕴含的哲理美
   “江流宛转绕芳,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芳甸、花林、白沙与月融合在一起,像是蒙了一层白霜,被月光覆盖,“流霜”把月亮流动的美孕育出来了,它没有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般倾泻下来”的急速,而诗歌只说月亮是流霜,动态之美,色泽之美,简约而智取,到这里,已经把题目的意象全部呈现,然而一个“空”字,把景与理的意蕴都刻画出来了,花,白沙都是空的,此时只有月光是在你的眼球下,“空”也把人生的一种生命体态描摹出来了。佛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的景色已经上升到了人生的哲理,月亮下的美景已经不存在了,只有霜白的冷色调,不禁有暗暗的悲凉,这种悲凉之景,白色的世界,接下来就有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一种思考,悲凉引出了孤月,孤独寂寞感油然而生,在这清冷月下,江与天是澄碧的,纤尘不染,白色是纯洁的,如内心世界的纯真,邓丽君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多么纯,多么洁,白色是干净的,这种美似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相似,然而一个是夕阳下的江天,而此时却是月下的江天,诗人此刻却如月一般,是孤独的,这种孤独让他有了对天地宇宙的思考,对灵魂的解读,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缥缈,也没有答案,但又是天人的对话,由这种对话再衍生出天地人的追溯,这种思源也是美的。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一代代繁衍,一代代消亡,然而江月却是永恒的,宋代苏轼在《赤壁赋》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也发出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哲学思考,这种不变是内心深处的等待,诗人欲求不得,只能是淡淡的惆怅,然而这个“待”又是多么的美丽,我们追求爱的坚贞不渝,追求那颗不变的心,最初的情怀,不正是需要“待”吗?然而一切又都是空的,淡淡的愁绪上升到了哲理的高度,这种高度是由思妇和游子的具体形象感悟到的。
   真正的阅读需要我们透过诗句表面的字符,直指其内在意义,从而建构和创造出一个丰富的意味世界。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要教师既要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审美意象,把握出韵外之致的意味世界。
 三、用深情的互动提高学生对情感美的理解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思妇和游子的思念之情就表现出来了,“白云”、“浦口”、“扁舟子”、“明月楼”这些都是怀思之意象,一叶扁舟,就如独钓寒江雪一样的孤寂美,纯洁美,这也是诗人的写照,这种思念是美的。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怀,依旧写的很淡定,用月的动态,给人以拟人的手法,有首歌是这样唱的“月亮走,我也走”。人在徘徊似乎很正常,而月徘徊就值得品味了,“卷不去,拂还来”这些动作是对月光来说的,月是美的,思念也变得如此的美丽而缥缈。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这句更是美的耀眼,不管是爱情、友情、亲情都可以有,所以李泽厚从美学角度说,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忧思。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曾经有过的这种情感流动来发问,学生的回答是踊跃的,这就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对这种感情的认知,原来这种感情可以这样含蓄的表达,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这种能力是恒久的,对中华文化的喜爱是热切的。接下来的“鸿飞鱼跃”的典故也就写的很实在很传神,然而“光不度,水成文”,淡淡的幽思,相望不相闻,即使是现代如此发达的通讯工具,也有这样的感觉。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最后梦的是落花其实就是人,在古诗词里“落花”的意象也很多,古人聚少离多吧。像林黛玉的“葬花吟”也对落花发出叹息,花都谢了,春天已经过了一半,还不见那个心上人回来,从月出写到月落,落月又复西斜,藏在海雾里,然而相见却遥遥无期,只能“我寄愁心以明月”,“不知乘月几人归”,期待那人乘着月光归来,“落月摇情满江树”,那种满满的思念,满满的追忆,像落月摇动的情怀。整首诗充满了对真善美的体悟,这种美是可以让一个人的心情变得如此淡定,释怀,读一首诗,把它蕴含的美品出来,身心愉快。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引导着学生去穿越时间的距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诗词文本的“情”,产生一种超越功利的心理共鸣,从而感受到它的诗意。
  根据本校学生的语文素养低下的情况,古典诗歌的阅读教学都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学会倾听,因为很多学生字面的意思都不是很明白,学生的提问和回答都显得很苍乏,所以教师必须要示范着给他们朗读讲解描述。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从倾听中培养对古代诗歌的喜欢,培养文化素养,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同时利用对古诗词的历史情境,艺术感觉,情感逻辑和个性风格的还原,营造出诗词课堂的诗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意象和表达的意境结合起来分析,让行文走得如流水,如淡淡的清香,走进我们的生活,享受着读诗带来的美妙时光。

 参考文献:
[1]苏缨,毛晓雯.唐诗的唯美主义:写给时代的情书[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94.
[2]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唐诗宋词元散选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18.
[3]李达五.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精神[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56.
[4]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出版社,2012.78. 
2022/11/9 21:57:23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217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7853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