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2——13日,我参加了韶关市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并取得了总分第2名的成绩。我认为,每一次经历都是生活给予的宝贵的经验,是成长的必然。这次参加比赛也不例外。我最深的感触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行动是成功之母,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行走在追梦的路上。
如果说“军功章”有我的一半,那另一半一定是属于团队。在备赛的过程中,非常感谢给予我建议或力量的兄弟姐妹,是团队的智慧让我取得了成功。
这次比赛很考验教师的基本功、应变能力,也很锻炼人。
说实话,在9月初看到比赛项目(项目1模拟教学:教学设计+说课与模拟课堂+粉笔字板书,项目2写作,项目3即兴演讲,项目4课堂教学)安排时,由于连续三年在高三,本学期我才第一次接触新教材,实在是一片懵。为此,我也有过畏难情绪,甚至还动过弃权的念头。但是,我告诉自己:尽人事以听天命,如果赢了,是一种精彩,即便输了,那也是一种经历。
从教多年了,有些激情也许已消退,但是我庆幸,那股“在路上”的豪情依然还在。
接到比赛通知已多时,可我却一直忙忙碌碌。我在9月23日才确定我说课与课堂模拟的课文——《百合花》。我花了两个晚上,才把说课稿、说课课件、课堂模拟稿、教学设计稿等内容整出来。很烧脑的感觉!
9月25日上午第一次试课,我当时的重点是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经过语文组同事们的指导和建议后,我把自己前面的思路全盘否定了。我又花了两个晚上,进行了大修改,大修改真的太痛苦!改一处需动全部!最终确定以“最是人间百合香”为主题,按照“遇见百合——细嗅百合——情醉百合——采撷百合”的思路层层递进。其中还化用了两句诗句:“愿君多采撷,此花常芬芳”、“美好人情咏不尽,最是人间百合香”。接着在9月27日、30日我又进行了试课。这两次试课发现的主要问题是超时以及课堂模拟环节设置问题不够精炼。修改好后,我开始背记长达2700字的说课稿+课堂模拟稿,并用手机录视频,边看边思考,看看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从9月30日到10月11日这十多天来,我录视频不少于20次,背稿子不少于30次。每天醒来第一件事是背稿子,早读课有时候在班级走廊里也背稿子,课间操看学生跑操时还背稿子……
就这样,我不厌其烦地背稿子、录视频、修改稿子、背稿子、录视频……直到最后一次录视频时,我的时长是11分47秒,才终于放下心来。我以近乎严苛的态度要求自己,将时长控制在了比赛要求的12分钟内,比赛场上,当我说完“谢谢大家”后大概七八秒,时间到了。
比赛那两天里,我最紧张的不是在赛场上,而是抽签。因为我抽签的手气总是不够好,以前比赛抽签要么抽到第1个,要么就抽到最后1个。这一次,我的手气依然那么差,我又一次抽到了第1个!这个结果,当时,我心里乱乱的,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我把这个抽签结果发给了科头和我们组长,还发了一个朋友圈,大家的留言让我很感动,科头说“运气好啊,预示着第一”,组长说“没事,名次和序号一样”,朋友圈里留言说“不管几号,你一定行的”、“旗开得胜”、“你不开场谁来开场”……
看着这些充满能量的留言,我也想通了。按常规思维,第一个出场,评委可能不会打太高分,因为想着后面还有人,可能还有更厉害的。但是,我是这样想通的:只要我的表现足够惊艳,后面的选手就无法超越!事实上,我也真的做到了。说课与课堂模拟环节我拿了62.92分(总75分),15位选手中排名第2。下午2点开始的现场写作,开始拿到卷子的时候,我头脑也一片懵,题目是关于谈钱学森之问的思考与看法。说实话,这个环节,我没有去准备,我在上午看到有很多选手打印了作文素材等资料,我啥资料都没准备。心想,要凉了。2点15分,我换了一张答题卷,那时才开始硬着头皮写啊写,当我盖上笔盖的那一刻,才发现大家还在奋笔疾书,我也不管时间有没到,第一个交卷出了考场。这个项目我的得分是7.7分(总分10分),发挥一般。紧跟着,3点25分,即兴演讲环节开始了。这是我心里最没信心的一项,因为涉及到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我抽到的题目是:就自主、合作、探究,谈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我思考了1分钟,想起了语文核心素养中有提到“要构建开放、有序、多元的语文课堂”,我往这方面谈了一下,才说了2分钟不到,得分11.2(总分15分),表现实在太一般。
至此,第一阶段的比赛结束,我以总分81.82,排名第3名的结果进入第二阶段比赛。当时其他选手的成绩是:第1名85.08,第2名84.26,第4名81.42,第5名81.3,从这成绩来看,我只是以微弱优势排名第3,想要在两个阶段后的总分挤进前三名是有很大压力的。不过,课堂教学我并不畏难,上课上了那么多年了,公开课也上过十几节了,应邀外出去给小学生、初中生、新教师上课或开讲座也上过多次,这些经历都锻炼了我。
12号下午6点,主办方公布13号上课的课题是《复活(节选)》。这可是一篇篇幅较长的小说,在没有叫学生提前预习的基础上,一节课讲什么,怎么讲就成了我要思考的问题。当时,我赶紧发信息给科头、组长以及高二语文备课组,让大家把有关《复活(节选)》的课件、教案等资料发给我。大家也非常给力,发了很多资料上来。晚上7点30分开始,我和清意两个人开启了长达5个小时的“酒店备课之旅”,这感觉非常奇特。前两个小时,我们一直在看资料,看课件,查资料,一点头绪都没有。但是,有一点很清晰,那就是我要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切入,不能用现成的课件来讲。现在想来,这个策略是非常正确的。其他四个选手中,她们的课件我一看就似曾相识。我大概从9点30分才开始做课件,明确教学思路。我决定本节课只完成两个目标:一是梳理故事情节;二是通过合作探究,运用辩证思维来剖析两个主要人物形象。课件的基本思路轮廓做好之后,清意帮忙调整课件的画面、动画设置等,她非常出色地帮我完善了课件。在清意完善课件的空档里,我也没有闲着,我用笔在纸上写好思路,设置导语,总结语,板书设计等,写了满满三页纸。
13号上午,我第三个出场,和一群陌生的学生共度了一节课的时光。我的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前世一万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相识。今天,我们一定是有缘人,才有机会在这里共度一节课。初次见面,我给大家的见面礼是一点精神食粮。请大家先读一读这几句名家名言。”然后就过渡到“走进大师”“走进作品”了,接着展示《复活》故事梗概让学生朗读,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花8分钟阅读课文,设问如下:1、节选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如果节选部分划分为三部分,该如何划分?在这8分钟的时间里,整个课堂安静得可怕,但是我明白:一节有效的课堂需要这样的安静时间给学生思考。我自己在12号晚上备课时事先用计时器计算过我阅读整篇课文的时间是6分16秒,因此,给学生的时间8分钟应该是够的。我引导学生划分出了“探监——相认——赎罪”三个部分后,再设问:“在探监、相认、赎罪三个环节中,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态度和表现是怎样的?”在这个环节里,学生都能从书中找到依据来回答。当谈到玛丝洛娃向聂赫留朵夫要钱时,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文中找聂赫留朵夫的想法。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两句:“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找到这两句之后,我又进一步问:“从这里来看,玛丝洛娃精神上已经死了。那么,从文中看,你认为玛丝洛娃有复活的希望吗?”,让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得出答案。至此,课堂已经进入到了深入探究环节,学生也越来越有兴趣了,积极举手想表达个人看法的同学有很多,我点了三个同学来回答,并及时给予了点评。
合作探究的第2个设问是:第70段中,你认为聂赫留朵夫要同玛丝洛娃结婚的想法是真实的吗?说说理由。这个问题一出来,学生来劲了,有个男生回答说“不真实,因为他愧疚也只是想赎罪,属于个人的自私性行为”,这时马上有个女生站起来说:“就是因为愧疚,才想结婚啊,他真的很想同她结婚的,我觉得他就是想。”这个女生的回答引来了全班同学爽朗的笑声。
这两道合作探究题,其实并没有唯一的答案,但是,我在这节课上只是让学生知道去辩证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起码思维上是产生了碰撞的,我想我这节课的亮点之一应该就在这里,亮点之二应该是思路很清晰,设问层层递进,亮点之三是完成了我设置的两个教学目标。
最后,我的总结语是这样的:“同学们,小说题目叫《复活》,在本篇选文中,你觉得是谁复活了呢?对,是聂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复活。而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到的最珍贵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改变。虽然他曾经也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努力来弥补过错。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刻的检讨自己,承担自己所犯的错。
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曾说过:‘文学是一种魔法,文学有一种起死回生的力量’,我期待大家在更多的文学作品中获取更大的力量!”
作业布置是:把《复活》一书读完。
这节课,我获得了85.33的较高分,最终以总分167.15获得了第2名。
当然,我的不足也是有不少的。比如:写作和即兴演讲环节没有做准备,对语文课程标准研读不够深,信息技术方面欠缺,对部编版新教材的理解不够等等。
成绩已属于过去,重要的是今天怎么做。我将一如既往,继续努力,行走在追梦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