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故常想一二。”这样的命题早有人提出来了,其指向意义是明摆着的,只是实践操作却有些小困惑:这“八九不如意”不管是不想还是少想都依然存在,而“一二”想多了也难免有瑕疵。既然如此,就看淡吧,不仅把“八九”看淡,也要看淡“一二”。
大凡内心亮堂的人,都容不得肮脏龌龊,这是必然的也是应该的,但假如一根筋拧到头了,“匹夫之责”无限膨胀,就难免极端偏激,甚至愤世嫉俗了。对于社会的暗角,要么于事无补的情绪发泄,要么以卵击石的无谓牺牲,实乃有失智慧。看淡些吧,淡然地心态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才能理解它的存在和坚定自己的立场,才能在能力范围内辉泽光亮。
司马迁看着穿梭于河面的船只而感叹“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多么精辟的概括!人生,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人生的价值最直接最浅显的体现无外乎名和利。但是,名利和努力却常常不成正比,因为名利里面有一部分并不隶属于努力的范畴。把目光聚焦于过程吧,让结果成为水到渠成的附属品,或许云淡风轻以后,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用理性说服感情,这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诸情中最富有激情的爱情。两情相悦的“只羡鸳鸯不羡仙”是所有人的梦想,可是很多人都经历着“只是当时已惘然”或“此恨绵绵无绝期”。不管什么样的情况,出于什么的原因,假如全力以赴仍不能如愿,请把所有的所有都放下,然后归于缘分吧,曾经的璀璨化成心底的萤烛,闪过的黑暗依然有佛下回眸的美丽。
假如说看淡陋俗恶习,名利和情爱是一种智慧,那么看淡曾伤害你的人和事则是一种超越。没有无缘无故的伤害,无意的理应宽容,有意的也应予以理解,站在那人的立场想想,他也不容易啊!独生闷气或寻思报复,只会把一个污渍搅拌着浑浊的臭水,人生数载,那些当真是值得你上心的事吗?看淡,是拒绝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也是对邪恶的最韧而有力的回击。
我们或许常常告诫自己,不如意的事要释怀,却往往忽略了如意称心的事也要看淡。早在两千多年的《易经》就讲到否极泰来和乐极生悲的轮回规律。荣华富贵于时空不过昙花一现,丰功伟绩于宇宙也不过沧海一粟。看淡了,才能处变不惊,顺境怡然,逆境坦然。
看淡了,浓妆艳抹的刺眼便柔和成西湖处子,烟酒醋药的呛鼻泛化成兰室幽香,浮华喧嚣的闹心也过滤成丝竹悦耳。看淡,是一道心灵底线,在此基础上,步伐会更从容,目光会更纯粹。看淡,也是一种迂回方式,它让诗意在世态人情中夹缝丛生。
当然,看淡但千万别看破,保有几分糊涂是人安身立命的坚实土壤,凿破了,也就虚了,空了,幻灭了,人也失去了立足之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