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佛山几十年,听许多人说,阳山豆腐很好吃。真正买回来,不论怎么弄,都觉得言过其实。细想,也不怪阳山人的质材和手艺,应该是缺乏家乡那种天然泉水。油豆腐、白豆腐,天南海北莫过于我们家乡的地道,更不用说酿豆腐了。
随着春节脚步咚咚临近,外出的游子回家乡与家人共度佳节,为省事,总要去南雄县城繁荣市场买上几斤酿豆腐,回家煲热,美美共享。我习惯外出时,在县城逛逛,光明市场或繁荣市场找一个舒适摊档,向阿姨现要,揭开铝锅盖,雾气盘旋,香味萦绕,来一大碗,大块朵颐,心满意足奔向车站,奔向远方的梦。
农家儿女几乎都会做酿豆腐,自小耳濡目染,技艺并不复杂。油豆腐宜有韧劲,内空瓤少,棱角不能太分明,选大小均匀的备用。芋头选个大、粉性强的,刨皮后刷成芋泥。其他配料为曝腌、冬笋、萝卜、虾米、荸荠、八角、沙姜、芹菜、蒜,剁碎,混和在芋泥里,就是馅了,也有人放适量指天椒,馅炒至半熟,晾凉。每口油豆腐撕开小口,用筷子将馅料酿进去,九成饱满时把口轻轻抹平。酿豆腐可蒸可煲,风味自然不一样,人各有爱。
刚踏入社会,在中医按摩师谢经营那里帮手,想吃酿豆腐,他按“配方”让我去市场采购,回来自己动手,炮制出清香四溢的一锅酿豆腐。若要增加花样,油豆腐换成莙荙菜,馅料不变,用莙荙叶包,我们就叫莙荙包。
父亲把一生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只要我认真读书,家务尽量不让我做,厨艺更没得到传承。好在人不笨,添柴火时经常看父亲下料、炒菜,心里会琢磨。所以,有谢经营口头指导,我做出来的酿豆腐,连老谢的好友李国雄、陈承志、伍贞萍也吃得津津有味,不住夸赞。
农历的十月十五,是我们那里较隆重的节日,不亚于珠江三角洲的冬至。哪一年忘了,侄子东方跑来传话,要我和父亲到他家吃晚饭。知道是伯父和二哥黑牯让我们去聚聚,喝杯米酒,叙叙家常。去到早汾二伯的新居,二伯母和三哥一家也在,大哥大嫂也来了,黄焖鸭、板栗焖猪手、排骨、豆腐梢、鱼等摆满一桌子,最抢眼要数中间大盆的酿豆腐。二嫂说,今晚的酿豆腐不同以往,馅料是糯米饭炒虾米。还有这种酿法?我夹起一个,小心翼翼用门牙撕开豆腐皮,露出黏黏的米饭,饭里紫红的虾米,油绿绿的韭菜,嫩嫩的芹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一样的搭配不一样的香味不一样的营养,让人食欲大振。老人、小孩都啧啧惊叹,这顿酿豆腐给我们带来超级享受。大家嘘寒问暖,丰收年景壮胆,亲情融融,气氛欢畅。
事后,我揣测,一改常规馅料,那准是二嫂的创新。
2016年10月,南雄酿豆腐被列入韶关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这道农家美食确实不一般。春节期间,客家人的餐桌上,绝对少不了客家酿豆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