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锁茶山
绿遍阡陌新
酿酒茶蒔趣
呼吸草木间
春分冉时节
春雨又煎茶
庭前推茶盏
乡愁在心间
这是第一次进红山的感受。时隔多年,再次踏入这片深山,依然是春暖花开。山野的春天,不仅属于山花,也属那一垄垄青翠含烟的茶树。伴随着山茶花开,红山镇的百亩茶园里,茶树冒出嫩芽,散发着属于春天的独有味道。春分时节,万亩春茶隐匿在云山雾罩中,历经整个冬日的修养,茶树早已蓄势待发,甚至有的早已悄悄抽出芽头,向爱茶之人捎来属于春日的问候。层层叠叠的茶山上,茶农们穿梭在茶垄间,巧手不停歇地上下飞舞,抢抓时节采摘今年头茬春茶,茶园里一派热闹景象......
红山镇生态条件独特,茶叶资源丰富,种茶历史悠久,是仁化茶叶的主产区。这里溪流众多,山高、树多、水足、雾浓,气候湿润,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昼夜温差大,生产出来的白毛茶具有芽头肥硕、茶毫满披、滋味甘醇、带兰花香味四大特点。最让人回味无穷的当属其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掬一撮白毛,煮一注沸水,泡出的茶汤口感细腻滑润,汤色清亮,口感甘甜,自带兰花香,喝下肚去,连呼吸都带着香气。那茶香,足以让一颗浮躁的心得以安宁。一遍遍冲泡,汤色一点点淡去,慢慢品味茶的韵味,看似养心净魂,实则饮茶文化。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喝一杯红山白毛茶,仿佛春风拂面,春光就在眼前,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词:一叶知春。“一日无茶心生尘”,对于爱茶人士来说,这句正是最好的写照。据仁化县志记载,早在清朝“嘉庆”年间,红山白毛茶就已成为朝中贡品。经常饮用的话,具有生津解渴、醒脑提神、消食开胃、降低血压等多种功效,常饮可健身益寿。
红山镇不仅是“中国白毛茶之乡”,还是红色革命老区镇。当年中央红军左翼部队攻占仁化城口镇突破敌人第二道封锁线作短暂休整后,红一、红九军团以及中央纵队、红五军团一部,陆续从城口挺进红山镇的新白、中山、新山等村。红军大部队三天三夜从新白村石板桥走过,后来特把此桥称为“红军桥”。后来红军全部撤离红山向乐昌进军。由于反动武装的追杀,有30多名伤病员在红山牺牲。1968年,该镇在新白村建起一座“红军长征革命烈士纪念碑”,1991年重新修建,碑底筑墓安葬37位红军烈士。每年清明节期间,红山镇的党员干部以及红山学校的中小师生,坚持从圩镇徒步4公里多长征路为红军烈士扫墓。红军在红山境内虽然仅有5天,但红军长征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的精神,永远铭记在红山人民的心中。1972年1月,为纪念红军长征时经过此地,仁化县革命委员会将烟青公社改称红山公社,1993年1月改为红山镇,沿用至今,这是广东省唯一一个以纪念红军长征而命名的镇。
近年来,在仁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红山镇新白村革命遗址得以修缮保护及利用,通过建设约1.1公里红色研学(党建)休闲步道,将新白村的红军桥、红军烈士纪念碑、红色党建广场、河背美丽村庄、茶产业基地等串联成线,打造“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以及“红色+绿色”的深度融合,积极推动“茶文化+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为乡村振兴赋能。
红山小记
天下白毛茶,红山遍地花。
笑谈多少事,难得壶中夸。
红色新白村,改天又换地。
风雨数十载,续写新篇章。
张倪英
2023.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