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他走了,韶关有了“陈国胜文学奖”
 
他走了,韶关有了“陈国胜文学奖”
  文 / 黄耀辉
   一些人天天见面,未必很熟,一些久不见面,却总记挂在心里,偶尔听到对方的名字,就心怀畅意。五月诗社的文友陈国胜,就属于久不见面,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甚至还要拥抱才能解解馋的朋友。
    6月11日,陈国胜在深圳走的时候,我正在肇庆的家中准备与老同事赴四川行的家当,无暇顾忌网上的新闻,19日回到广东的家翻阅手机,才看到五月诗社公众号的消息,文友的文章题图照,恰好是年初走的通哥欧运通与陈国胜两人在一个活动现场的照片,好像两人相邀天堂去写诗。
    因熟悉,便质疑。今天上午,桂老师在通电话那头证实了噩耗。让我吃惊的是,临走时,陈国胜还捐资设立了一个“文学奖”,瞬间,一个怎么吃也胖不起的小个子陈国胜,在我眼前成了顶天立地的文学汉子,绝对的粤北个人第一奖!
   我知道,这种事,陈国胜干得出!
写诗要“诗眼”,我有眼无诗。我服他在《仰望蔚蓝》诗集里,通过“羊蹄甲”、“走过一条街”、“抚摸长城”……把春天的“希望”,都化作“传奇”,每个“故事”,字字珠玑,分明就是一幅华夏历史的画卷,那般的厚重。在浩瀚的宇宙世界,中华民族就是永远充满希望的春天。为民族崛起而奋斗,已注入每一位华夏子孙骨髓,成了世界瞩目的传奇。
   与五月诗社的通哥一样,国胜是诗社的“老人”,见面就无话不谈的文友。30年前,我还在韶关市帆布厂工作,与他相识在五月诗社的活动上。那会,我在厂里负责对外宣传,一项艰巨的任务就是把厂里的文字新闻投稿他所在的韶关电视播出。当然,是否能播与他无关,他搞的是电视文艺类,走不了“后门”。但认识电视台的人,却成了我在厂领导眼里的本钱。1992年初。我被借调到韶关市文联南叶幽默文学杂志社当编辑,后参与市作家协会创办《经济文化报》,似乎职业相近,每次相见都勾肩搭背相互“吹”一轮,绝对是那种见面极少,相见甚欢,不时还飙两句他家乡翁源的土话,他笑说:听不懂。听不懂没关系,我懂。
    2000年后再见时,他已经是特区的老师了,而一年后的2001年,我成了国家通讯社中国新闻社肇庆支社社长。两人的手机都换了号,没有留联系方式,也没有“微信”,却经常在纸质的“五月诗笺”上读到他的诗,偶尔他也读到我的文章,内容好歹一点不重要,唯有知道都还在做梦,做文学梦。
   国胜说:“诗/文字雕刻的青春/生命撞击的火花/灵魂壮游的音符/……”《第二辑:生命之轻,生命之重》。他把诗比着生命,在毕生追求。2012年6月,我们相遇诗社成立30周年庆典,见面嘘寒问暖,却少了拥抱。我忙于干他曾经的记者活,他则坐于台下。我发新闻通稿,他在写诗。他说:《五月,诗的握手和敬礼》:“……五月/写在山城的字里行间/写着写着/就写成了厚厚的传奇……五月/你站在街头/也是往事的街头/我就站在这里/和你握别/却不忍离去”。一代粤北青年文学疯子,一代人的诗眼。五月,承载着许多不仅诗人不老的传奇故事,更是文学人的传奇,也是世界华人文学的传奇。
    相比诗歌,我更喜欢国胜的随笔,在“致敬蔚蓝”里,他说:“五月诗社成立40周年了!作为五月的一员,如何面对这个特别的节日?最好的方式,当然是检验自己的创作,在诗的田园,努力去播种,去耕耘。”朴实无华的语言,不难看出,国胜是那么的严格要求自己,永不落伍,又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落伍”。
   感慨五月人的守候。1997年初,我从韶关“民声报”社借调韶关日报创建广州记者站时,国胜告诉我说,他不想干记者了,可能到深圳教书。我笑他,合适你,戴个眼镜,斯斯文文的小个,混江湖太累。
   他说:“自201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时间已经过去了10年,在着手编选这第二本选集时,发现除了开始那那两年对诗歌创作较为主动之外,其后的8年时间,基本处于被动的状态,平时也读诗,写学校的宣传稿件了,写微电影剧本什么的,但诗歌确实写得不多,只有什么触动了,才偶尔来那么一两首。”他在自觉地检讨自己“偷懒”。
   其实,业余作者的苦,只有“业余人”懂。如他总结的那样:“写诗的过程,是一个人调动自己的思想体系、认知体系、经验体系、情感体系,对人、事、物进行思维审视和情感观照,并将审视和观照过程文字化、形象化、意境化,将情感驿动有效还原的过程——所谓‘文章本成体,妙手偶得之’也。”作为不是专业诗人的人民教师,国胜除了上讲台授课,学校出镜的活动,包括剧本创作、演员、布景等,都少不了亲历亲为,亦有声有色。唯有诗人的冲动,才在劳累中喷发。
   我曾笑自己,在四处奔波的记者生涯中,还坚持写新闻之外的东西,是年轻时中了文学的毒,仍不可救药地坚持在寻找心灵的那块文学净土,那怕是一个梦,也是美的。或许,找不到“诗眼”,总自嘲是几十年五月诗社的“边缘人”,算诗社的老人了,正像家里的老人走了,引发家人的悲伤。文友张小华是他的老乡,在《辽阔的蔚蓝/送别老乡诗友陈国胜》说:“时光的风/自回忆的隧道吹来/记得初次见你在五月的小屋里/你那么腼腆那么文静/咧嘴一笑/j竟然露出两个梨涡/……只一会我便记住了你这个大男孩……”其实,记住的何止五月人,粤北人,都记住了“陈国胜文学奖”,永远!
    五月的恩师、著名诗人桂汉标在国胜第一本诗集序言《诗意栖居,快意人生》说:陈国胜很少正面表现神州大地这一场当代最伟大的变迁,但他尊重自己的所见所闻,忠实自己的真切感受,从许多细小的角度,表现了那些“永恒的、永远重大的、普遍美的事物”,让我们无时不体味到融汇在每一首诗中那些动人心魄的“事物的光荣”、“未来的光辉”和“春天到来时的曙色”------他的作品不属于那种激流风暴式的豪放类型,而是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所说的:“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以新鲜典型的意象、朴实平和的语言娓娓道来,没有疾言厉色,没有故作惊人之语,却因为有真实饱满的内容和真挚深沉的情感,让读者深受感动。
   “你的名字安放在那里/仿佛有所等待……名字与名字的较量/就是人生的较量啊……我终于知道/我正为一些名字而活着……”《你的名字安放在那里》,细想,谁又不为名字活着?!活得自我,活得安心,活得不损人利己,活得平淡、真实,他生前就注定了佛系,天嫉英才呀!
 我虚长国胜几岁,两人曾真诚地互邀到各自的地头“扯蛋”,如今,这个“蛋”却成了永远的遗憾——
    走好,国胜老弟,天堂一定有“诗眼”!

        2023年6月20日 肇庆书斋  
2023/6/27 8:57:41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209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8864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