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位著名的诗人,是2007年10月的第二届东南亚华文诗人大会。之前见过面,知道他的叙事诗很有名,也知道他的诗集《东方女性》,销量高达六万册。
第二届东南亚华文诗会在韶关举行,我负责接航班。尽管准备充分,方案很切合机场的实际,车辆、人手也很充足,但因嘉宾、诗人很多,时间拉得很长,回到韶关已是很疲惫。招待酒会上,我坐下来就只顾着喝茶,一位有些面善的老前辈坐在同一张桌子上,我也没太在意。开席后给客人添酒时才醒悟:是罗沙老师!他很少说话,但一开口就很幽默,满座微笑,满座春风。
会幽默的人一定智慧。这首明白晓畅的《诗汇韶关》,因幽默而平添韵味:
喜见你们自读诗写诗成诗迷
惊叹自己从小罗老罗变罗老
别惆怅“逝者如斯”空伤老
应忘年“珍惜当今”诗常新
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已年届八旬,年轻的诗心却跃然纸上,云水胸襟,超以象外,令人赞叹。
“三百里送客”我已淡忘,读到这首诗又勾起我“圆满完成任务”的舒心回忆。记得是我、邓维善,还有清远的诗评家魏传广,用大巴送客,先到白云机场,接着到广州火车东站,中午12点半开始找地方停车、吃饭,到处车位已满或者不让停大巴,把司机大哥急坏了。大约一点钟的时候,我在一家饭店门前使了两次“小招”才停车妥当,安心吃饭。
不愧是叙事诗的高手,记住了这个细节,还写进诗里。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的年代,想记起谁还真不太容易,被人记得更加不容易。罗老师,谢谢您还记得这件事,记得我们一起饿着肚子寻找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