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天空很蓝,心旷神怡辽阔清远,
五月的阳光很暖,清新妩媚温柔拂面。……”
反复欣赏由本社青年女诗人李献玉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五月诗社社歌《五月》,自然、抒情的旋律,令我心旷神怡;俗中 生新的歌词意象,勾起美好的回忆;温馨浪漫的艺术境界,引发着憧憬和遐想。诗的意象讲求新颖离奇,反俗避熟;现代歌词的意象讲求俗中生新,熟里见巧——这是歌词文学性、音乐性双重要求所决定的一般美学原则。《五月》一词完整地体现了这一美学思想。山泉、杜鹃或明或暗地写出了五月诗社所在地的景物特征,也许这两个意象不足以代表韶关,但韶石山泉、皇岗杜鹃之美,早已刻在韶关人的心田,成为文化符号。融入五月的风、五月的雨,足以营造心目中“七彩的人间”!足以联想到五月诗友自己创作、一致认同的佳句“五月,多梦的季节”。熟里见巧,妙。
五月的天空很蓝,温暖明亮,辽阔清远。不仅仅是景色,更是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更是一种品格,一种博大的境界,诗人共通的美感体验。
“五月的想象很远”,“五月的心情很甜”。五月诗社实实在在地带给诗友们无限的遐想和美好的憧憬。从文学梦起步,到漫步人生路,许许多多的诗友得到诗社的支持和帮助。十二年前摄制本社专题片的时候我就说:五月诗社已超出一般团队存在的意义,它已经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那时候的体验没有现在这么深,但从甘于奉献、热心助人、学养双馨的桂汉标社长身上,我早已认定这一点。以至后来桂汉标提及接班人问题,我坚定地说“现在根本不要考虑这个问题!”且他跟我讲道理我却不跟他讲道理。其实原因很简单但怕他当时听不进:一点衰老的迹象都没有,干嘛要退?当社长需要巨大的奉献精神,而社员们都在为工作、为普遍需求的生活资料而苦熬,有他那种奉献精神也肯定力不从心——奉献不起!他个人的影响力如日中天,正好带领诗友们更上层楼,怎么能这时候“劈炮”走人?
时间证明了我的判断,离开韶关多年,诗社情结越来越重,每次回韶关,在路途就计划找诗友小聚。只因为我的精神家园给我太多的美好,不能淡忘,更不许丢失。诗友之间有聚会,有面对面的交流,更多的是分离。这种格局形成自然的距离之美,因而诗友相聚在一起,只有鼓励、支持和帮助,没有世俗的攀比、倾轧。身在红尘,俗是我辈本来面目,但作为诗人,在诗友、诗歌的氛围里,我以为应该超脱。
“织一个五月的梦,笑对人间苦乐愁,
写一首五月的歌,畅饮生命五味酒,
我们相聚在五月,抒写灿烂的明天。”
漫漫人生路,本来即苦旅。诗人善感,对苦与乐的体验更多、更深。这一段,我读出了朴素的感伤,也读出了人生况味,更读出了希望。
写歌词多年,我觉得行业歌曲是难度最大的一种,因为容易太实、太硬,缺乏韵味。这首《五月》紧扣本社,却“登高极目、临水送归”,明写节令、物象,真正表现的,却是五月诗社的事物情感,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歌词因其音乐性的需要,每每需押韵,这诗词随缘转韵,流畅自然,心随意转,神韵清远。跨度不大的旋律,令曲子温馨、从容,容易传唱;副歌高音“4”的出现,令内在节奏随情绪自然转换,音乐形象捕捉准确,词曲相得益彰,把“五月”的美好演绎得淋漓尽致。
五月,我的五月,就是这么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