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
拥火以入。——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说起母校——北江中学,
一团火总与一团火紧相接。
粤北一位身经战火的将军,
透过硝烟看到更远的世界:
打仗为的是走向共和美好,
1931年,催生了建国中学。
这是在广州的徳宣西路,
紧靠中山纪念堂那宏伟宫阙,
张将军和部下张天爵校长,
笑看一个个学子翻开书页;
课堂外少不了市声嘈杂,
掩不住求学的旋律高亢激越。
时局动荡,战火弥漫四野,
莘莘学子怎不激发一腔热血!
学习北伐战将许志锐师长吧,
正值1937年8月盛夏时节,
张军长改换校名纪念部下烈士,
志锐中学拥火入列广东教育界。
1939年广州沦陷悲声淒切,
怎能让朗朗书声骤然停歇?
迁徙吧,将军和故乡伸开手,
出资出力墨江河畔恢复办学。
树人欲静境呵,无奈风不止,
沧桑迁徙路延续了几许岁月?
从粤北又远赴八桂的山野,
跟着将军脚步师生心手相携;
从柳州再迁珠三角的番禺,
倔强的风吹拂四十年代末页;
重返韶关时选的是互励路,
励精图治呵迎来解放新时节……
从此,武江之滨风生水起,
黄田坝大操场上龙腾虎跃。
广东省八所重点名校之一呵,
多少精英从这里走向新世界……
此刻,我仿佛见彩岭乡野间,
正闪现张将军的笑意何等舒悦……
◆爝火◆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庄子·逍遥游》
说起中小学的命题作文,
《我的老师》谁也不陌生;
要问哪个写过学校的校长?
恐怕没多少人肯定地回应。
偏偏,北中好多届毕业生,
都会记住老校长——廖拔成!
因为廖校长是个“老革命”?
南粤大地洒下热血与青春;
因为他在北中任职时间最长?
一爝火,点亮二十多个年份,
温暖校园每一片朝霞夕辉,
映照学子前行的步步里程。
那个时期,多么贫乏严峻,
饥饿袭扰正长身体的学生。
宽厚如父亲不忍儿女挨饿,
廖校长决策把校园空地开垦,
种下花生,玉米、番薯……
哪个学校见过这样自力更生?
与劳动相结合正合教育方针,
手工挖鱼塘师生记忆犹深,
筑成当今未来湖荷莲飘香,
犹见一爝火点燃了北中精神!
平易近人阴声细气客家话,
如荧光一缕缕闪透多少心灵……
有多少各界名师被引进北中,
几十年后说起仍“如数家珍”:
廖校长记住了多少特长学生?
恢复高考写了动员报考的信?
当接过亲自送来的复习资料,
热泪盈眶开启新跨越的大门……
老三届对北中最真挚的感情,
是否出于与校长老师的缘份?
而今说的硬件自然无法比了,
软件决定本质谁能否否认?
怀念廖校长礼赞一流教学,
我们坚信:爝火不息与时俱进……
◆薪火◆
薪尽火传,工匠市廛都有韵。——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九十多年了,校友何止千万,
从同一学校走向四野八荒;
不论工农军商,共尽职责,
不分江湖庙堂,各施才干。
我长久忆念的老一辈校友,
应是尊敬的文学师长岑桑!
岑桑老师比母校北中还年长,
94岁时接受最后一次访谈:
“我念初中是在逃难中……
抗战的时候,从顺德去了韶关。”
“很多进步的老师是地下党员,
教我们念书,教做人正确方向……”
说起“志锐中学”呵,终生难忘,
原来前辈早已成为母校的荣光。
公诚廉毅的校训,文明的薪火,
一辈子倾心结伴笑迎风雨沧桑;
“岭南文库”“广府文库”史无前例,
竟是耄耇之年的他担纲编纂……
其实初中时他就成我的偶像:
《当你还是一朵花》的奖赏,
更是照亮我成长的一束霞光。
后到出版社实习,又面对面
看他埋头审阅书稿废寝忘餐,
听他精议文学一片殷殷寄望……
八九十年代,文坛风云激荡,
忘不了南国出版开创的辉煌:
《人呵人》振聋发聩一书风行,
岑桑为新世纪文明坦然担当。
士心为志,锐气进取的传统呵,
当由后辈诸我续写新的篇章!
是的,缅怀已逝的老校友岑桑,
可见他留下的薪火依旧在燃?
到图书馆综合阅览室去吧,
老三届和五月诗人捐赠的书刊,
有多少年轻传承者的诗文专著,
正向前辈师长和未来诉说衷肠……
(2023年12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