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我老老实实呆在家中,等待赴小朋友的邀约。微信上询问小朋友的动态,她没有回复,估计是正在睡午觉。比小朋友年长了十几岁,我这个大朋友没有困意,于是拿起手机,随便玩玩。
闲来无事,点开我常投稿的网站,双击个人文集,读读十年前我写下的文章。接连浏览了好几篇散文,好几首诗歌。不禁感慨:那时的我可真是灵感充沛啊!不论是从标题的选择,还是从文章结构的安排,抑或文字表达的流畅度,简直完胜十年后的我。为了进一步验证我的直觉,我复制了几篇,粘贴到文心一言对话框,下指令让她评价文章并给出评分细则。果然不出我所料,随意挑选的诗歌和散文深受文心一言喜爱,给出的评分要么是8.5分,要么是9分。
回想前天上午,我绞尽脑汁写了一篇散文。昨天上午,我费尽力气修改。第一次提交的文章,文心一言给的评分是8分。第二次修改后的文章,文心一言给的评分是8.5分。前后折腾了两个上午,才得到8.5分的评分。想当年,只要灵感降临,我写文章简直是一气呵成。写完后顶多再读一遍,检查错别字、语病,然后大胆地拿去投稿,从不在乎结果。这十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为何从一个充满灵气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满脑子都是现实考虑的中年大妈?为什么我开始感觉写文章困难?为什么我的文笔不再流畅?
工作忙是借口,家庭琐事也是借口,没灵感更是借口。说一千道一万,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变懒了,下班后的时光都花在了电子化娱乐产品上,而非每日读书,常常思考。电视剧看了一部又一部,短视频刷了一个又一个,网络八卦的瓜吃了一筐又一筐。为了避免堕落,我偶尔还是会看书,但涉猎太随性,感兴趣的看,不感兴趣的一页书也不翻。读书时,囫囵吞枣,看个情节,图个痛快,打发时光。很少去细读一本书,更懒得把经典反复看。我的精神生活越来越庸俗,导致我的思想趣味越来越低级,灵气自然而然就弃我而去。我不再是下笔自如的小姑娘,我写出来的东西不再真挚动人。凭良心讲,我这个作者更喜欢十年前我写的文章。
不读书是一个方面。另一个原因是我的生活加了点糖。俗话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是通往成功的捷径,是个人快速成长的契机。”十年前,我没有工作,身体不好,经常生病,读书是我最大的休闲,也是我精神世界唯一的寄托。我能够安安静静地读一本书,还能信马由缰地去联想,读过的书成为了我笔下的字。十年后,我工作稳定,身体健康,家人平安,逆境不复,顺境扬帆。尽管婚姻让我认清了生活真相,吃了些苦头,但比起十年前吃过的苦,受过的伤,这些都不算什么。我的灵魂没有在哭泣,我的思想没有在伤悲。因此,我经常缺乏灵感,我写下的文字少了灵动,我与思想的距离越来越遥远。
十年时光,我赢得了安稳的现实,却输掉了难能可贵的灵气。与其说这是我慢慢变好的十年,不如说这是我的灵气被悄悄偷走的十年。当然,对于生活中积极的变化,我满心感激。谁说温暖不能孕育温暖?谁说顺境无法催生智慧?只是我这个人,骨子里终究懒惰,没有外力推动,很难靠内驱力前进。当我的心无法敏感地捕捉到激起精神之湖波动的涟漪,我的笔就无法自如地挥洒,我写下的文章自然就跟不上灵魂舞动的步伐。哪怕是生活中发生了变故,我的心也不似十年前那般胆小如鼠。虽然我也会咋咋呼呼,反应激烈,但我会不停地告诉自己:别慌张,没什么,允许一切发生。十年前,我的签名是:只有经历黑暗,才能抚摸光明。十年后,我的座右铭是:不内耗,多睡觉。能量是守恒的,世界是公平的,所有失去的将以另一种方式归来。感恩失去,感谢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