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不一般,《哪吒之魔童闹海》刷爆朋友圈,看过的朋友纷纷点赞。没看过的朋友看了不少朋友圈推荐以及短视频推送的高光时刻。就连我家电视机开机首页上也跳出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大海报,挑逗观众记忆中那根弦。哇塞!果真一秒回到五年前,那个丑萌、酷帅、不羁的魔童,走路又拽又横,满口俏皮话,行动不按常理出牌,生气起来师傅打得老父亲骂得老母亲也“阴阳”得。
电视大屏上演《哪吒之魔童降世》回忆杀,令人忍不住回想起五年前小哪吒带给我们的欢笑与感动。几年不曾踏进电影院的我,被记忆的味蕾挑逗,在刷到《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短视频后,心里更是痒痒的,隐隐萌生了去一趟电影院的冲动。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正月初九走亲戚,饭后和几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朋友闲聊,三句话不到就说起来“哪吒”。巧的是,我们都还没看《哪吒之魔童闹海》。更巧的是,我们四个人五秒钟不到就达成共识,掏出手机,立马买票。幸运的是,我们抢到了票且提前十五分钟抵达了镇上新开的电影院。因为喜爱,我这个大朋友和三个年轻朋友,奔赴同一座山海。
和我们看同一场电影的大部分是小朋友,成年人只占了三分之一左右。本以为新开的影院生意不会太好,但出人意料的是,下午这场基本上坐满了。开播后,中途又进来几个,估计是路上耽搁了时间,待影片播放到二十分种左右,八排座位不留一个空档。小朋友多是多,但并不吵闹。个别小朋友忍不住说话,身旁的家长也会小心提醒,叫小朋友保持安静。弥漫在观影现场最多的是小朋友们爽朗的笑声和大朋友专心致志看影时的身姿。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剧情、特效、角色塑造、深化主题、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确更能带给观众震撼。眼睛有福了,耳朵有福了,心灵也有福了。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哪吒之魔童闹海》,不难看出我们的小哪吒已经成长起来。关于成魔还是成仙,以前他说:“去他个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决定!”现在他说:“小爷是魔,那又如何?”在第一部里,虽然外表是一副混世魔王样,但调皮的小哪吒内心深处一直渴望陪伴渴望认同渴望赞美。妈妈能陪他踢毽子,小哪吒便开心地飞起来。敖丙陪他踢毽子,小哪吒便把他视为唯一的朋友。大难来临前,小哪吒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和父亲踢毽子。无论哪吒有多么桀骜不驯,说到底他是一个希望被认可、有父母疼爱、有朋友珍重的孩子。
时隔五年,哪吒还是那个哪吒,但岁月从不负小孩,该来的迟早会来,该明白的道理迟早会明白。在第二部里,哪吒说:“以前我一直在躲,在藏,直到无路可走,我才明白该如何面对这世界。”哪吒的成熟、勇敢、乐观得到淋漓彰显。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那个不怕天不怕地的小哪吒,从呱呱坠地之日起,我们想哭就哭,想闹就闹,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渐渐地,我们长大了,收起来棱角,掩藏起锋芒,一边流泪一边摸索在这尘世之中如何生存。我们中有一部分人和哪吒一样,有爱他到骨子里的父母,有宠他在心尖尖的恩师,有祸福相随的真朋友。但我们中也有一部分人没有哪吒的幸运,原生家庭不幸福,成长之路无贵人,与人交心却遇人不淑。不管抽中了命运馈赠的哪副牌,我们都得勇敢地面对这世界。就像哪吒说的:“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转这个乾坤。”
爱是坚硬,也是柔软。我们的小哪吒之所以突破限制,实现成长,无坚不摧,离不开来自父母、师长、朋友的爱。当太乙真人想要杀死刚出生的魔丸哪吒,母亲殷夫人强烈反对,抱着哪吒,安抚道:“别怕,娘在这。”父亲李靖诚恳地哀求:“李某人家门不幸,得子如此,但孩子无辜,他也是受害者。”并郑重承诺:“鄙人今后将哪吒好好管教,不让他出家门半步,如若他闯出祸事,我李某人就是豁出性命也会还大家公道。”我们的小哪吒之所以在关键时刻觉醒,而非疯癫成魔,是因为爱滋养了他善良、柔软的内心。天劫来临时,挚友敖丙与哪吒一起承受,师父太乙真人挺身而出,父亲愿意以命换命。哪吒父母在天元鼎里即将被炼化时,殷夫人对哪吒说:“和你度过的每一天,娘都很开心。娘从没有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
爱能驱赶冬日严寒,爱能融化千里冰霜,爱能绘就春意盎然,爱能铸造坚硬铠甲。它既坚硬又柔软,既嚣张又含蓄,既粗暴又温和,既多变又专一。无论哪吒是混世魔王,还是位列仙班,殷夫人和李靖对他的爱不减分毫,对他的呵护始终如一。无论孩子是天纵英才,还是资质普通,做父母的都欣然接受。这是真性情,也是博大爱。愿我们的孩子能效仿父母所树立的好榜样!愿我们的父母可以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让我们携手谱写和谐友爱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