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镇上赶集
这个夏天的蝉鸣声变得稀稀疏疏了,萧逸云看了看堂屋墙上的日历,不觉惊叹了一句:“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原来暑假已接近了尾声,离下学期开学只有一个星期了。一想到一个星期后,他就不能和亲人天天呆在一起,更不能帮母亲、玉玲她们做家务,心里不禁难受起来。但他又是那样的热爱工作,那些学生们也是他的宝贝。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是自己是成友福就好了,做一个村里的老师,既可以照顾家庭也可以做好工作。但自己毕竟不是成友福,怎么可能二者兼顾呢,萧逸云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摇了摇头。
好在母亲的手好了一大半,现在她老人家都不用再敷药了,又可以跑到菜园里去摘菜,也帮他一起做饭菜,饭后又端盘抹桌。
玉玲、爱凤、爱兰她们的“双抢”也快要完结了,这家里几个吃苦耐劳的女人每天一大早就出工,忙个一两个钟头才回来吃早饭。
吃完饭也顾不上休息,又要乘凉快马上到田里割稻穗,用打谷机打稻穗,使稻穗变成一粒粒象黄金一样的谷子,最后用箩筐一担担把谷子挑到队里的晒谷场上晒干。中午回家吃过午饭后,太阳就很毒了,她们才会在家睡个午觉休息一下,一个多小时以后又要到田里做相同的事情,直到太阳落山夕阳西下,披着最后一抹余辉才能回家。
这只是“双抢”中的一抢,另外一抢就是插秧。
当稻穗变成金灿灿的谷子挑走以后,田野里只剩下了挨着地的稻茬,这时候爱菊这帮孩子喂养的牛就派上了用场,队里的男人就会来犁田。
闪亮的雪白的犁头把稻茬翻到了地底下,把地底下的泥土翻到了上面来,然后他们再把牛身上的犁换成耙,把泥土耙得稀烂整平,这时候就可以插秧了。
那一垄垄秧苗前站满了男男女女,他们一般用右手在垄上扯一把秧苗,放到左手上拿着,当场也有极少数的人是左撇子,那他们的手就相反了。然后右手继续扯秧苗,如此反复多次后,直到左手的秧苗再也拿不了时,他们就从绑在腰上的稻草中抽出一根,把秧苗绑成一大把。
这一大把一大把的秧苗被扔到了箩筐里,男人女们又挑着箩筐把它们挑到刚才被耙烂整平的田边,然后用力把秧苗扔到田里的各个角落。
早在这里等候的人就把秧苗身上的稻草解开,然后两三根或三四根的把它们插到田里,经过一番汗流浃背,泥身泥腿的战斗,刚刚还是一片金灿灿的田野瞬间变成了绿油油,不由得让人惊叹,也为伟大的劳动人民歌唱,他们用勤劳的双手顺应了季节,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农村最繁忙的季节就是夏天,夏天最辛苦的就是“双抢。”天上的太阳那么炽热,地下的收割和插秧让农民不能有半点松懈。每天像牛马一样的劳作,弄得一身的汗水和泥巴。
萧逸云看着玉玲和妹妹们天天这么辛苦的割稻穗和插秧苗,很是心庝,他除了把母亲照顾好,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做好饭菜等她们回来有一口饭吃外,再也帮不上她们的忙。
萧逸云也想过自己出工,代替哪一个让她休息一下,但自己实在是个外行,就像玉玲有时候开玩笑说的:“你就是个书呆子,书是教的好,但其他什么都不会。”
玉玲开玩笑时萧逸云从来不生气,听母亲说他是个早产儿,只有八个月就从娘肚子里出来了,所以身材单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就是每天早上帮家里挑点吃喝的用水都累得够呛。
出工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但马上要开学了,总要为家人们做点什么吧,他思来想去,突然想起伯伯萧明堂昨天路过家门口时对他说过的话:“逸云呐,明天镇上要赶集了,你娘晒了那么多金银花,怕是要卖了吧。”
对呀,怎么把这个事给忘了呢,母亲每年都是自己背着金银花到镇上去卖,今年手伤了不可能再亲自跑到镇上去了。
萧逸云心里盘算着带上金银花,还有菜园里的一些蔬菜,和玉玲她们后天一起去镇上赶个集玩一下,让她们放松放松。
当玉玲她们汗流浃背忙完一天回来吃晚饭时,萧逸云把这个事情向她们说了,却遭到了她们的一致反对。她们不是不想去玩,而是舍不得耽误工夫,挣不到工分。
只有最小的妹妹爱菊眼睛光芒闪闪,但懂事的小妹看到嫂子和姐姐们都投了反对票,也没好意思说什么。
萧婆婆则慢条斯理地说:“这个事情你们自己决定吧,我谁都不劝说,劝也没事用。”
晚上睡觉时,萧逸云又搂着玉玲给她做工作,说爱凤爱兰不去就算了,可玉玲你怀着孕呢,好歹给自己放个假休息一下吧,再说小妹妹爱菊也想去呀,我们就三个人去呗。
听着萧逸云深情的话语,玉玲抬起那双大眼睛望着丈夫,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爱菊高兴地听从哥哥的吩咐,请她的一个放牛伙伴帮她一起放一下牛,然后再到菜园摘了一些蔬菜。
萧逸云雷打不动地做早饭。
玉玲向队长请假后,就把婆婆晒的金银花拿了出来,又把自己泡的酸菜拿出来,她和爱菊一起把这些东西都放到箩筐里。
简单的早饭做好了,有绿豆粥,有玉米棒。萧逸云、玉玲、爱菊三个人匆忙吃了一点,萧婆婆没有吃,她要等爱凤爱兰早上收工回来一起吃。
出发了,田野还沉浸在薄雾里,路旁的野花和狗尾巴草上沾满了露珠,晶莹剔美丽非凡。
萧逸云今天挑上了箩筐,他身边一个是女人一个是孩子,是他一显身手的时候了。
十岁的爱菊都不认真走路,又蹦又跳的,一会儿看看哥哥,一会儿又看看嫂子,嘴里说“上街了,赶集了,好高兴呀!”
玉玲在萧逸云身边默默地走着,不时用关切的眼神看着丈夫,轻声问道:“还行吗,要不要休息一会儿?”
萧逸云他们三人途中休息了一回,终于来到了镇上。
一到镇上只见街道两旁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有很多来赶集的农民,他们是来卖自家的瓜果蔬菜,或者家禽;还有本镇的商贩,他们摊上的水饺馄饨冒着诱人的香气;还有卖布匹的色彩鲜艳;玩杂耍的惊心动魄。看的爱菊的眼睛四处张望,嘴巴也合不拢了。
萧逸云他们挤过人群,走到前面一个空缺处,把箩筐放下来,也加入了卖东西的行业。
那些买东西的人看着刚摘下来的新鲜蔬菜,三下五除二就买走了。萧婆婆的金银花被一个收中药材的人看中收购了。玉玲做的酸菜最后被三个人一起瓜分了。
东西一卖完,爱菊又蹦蹦跳跳起来了,嘴里高兴地说着:“哥哥,嫂子,这么热闹我们去逛街吧。”
萧逸云和玉玲会心一笑,对爱菊说道:“那肯定呐,哥就是带你们来逛街的呀,出发!”说完挑起空箩筐走在了前面。
三个人在街上穿梭,爱菊东张西望目不暇接。在一个糖葫芦摊位面前,萧逸云停住了脚步,他买了四个糖葫芦,要带回去两个给爱凤爱兰。还有两个给玉玲和爱菊,看玉玲她们高兴甜蜜地吃着,他不禁微笑起来。
他们又来到一个卖中草药和风湿止痛膏的老板面前,萧逸云帮母亲买了风湿止痛膏,这个老人家正用得着,贴上了手会好的更快。
“那边有好多布匹呀,逸云、爱菊,我们去看看吧。”玉玲的目光被前边五颜六色的布吸引了,她冲丈夫说道。
他们刚来到那些花花绿绿的布匹面前,正准备一饱眼福,忽然听到后面一阵骚动。
“抓小偷呀!抓小偷呀!”一个尖锐的声音划破了集市的喧闹。他们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贼眉鼠眼,头发乱蓬蓬的男人正往这边跑过来,他手里紧抓着一个布包,后面一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女人边追边喊。
人们纷纷躲避乱作一团,摊位被撞得东倒西歪,萧逸云扭过头来对后面的玉玲和爱菊说:“赶快闪开到边上去。”
看着玉玲她们跑开,萧逸云便马上把两只箩筐往地上一扔,只拿起那根扁担挡住了小偷的去路。
小偷慌不择路冲过来了,萧逸云眼明手快地用扁担向小偷砍去,小偷摔了个狗吃屎,萧逸云飞快地夺过他手上的布包。
小偷爬起来悻悻地跑远了,那个女人哭着跑过来,萧逸云把布包还给了她,她不断地弯腰说道:“多谢恩人呐!多谢恩人呐!”
一场集上的惊险经历,让萧逸云他们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了一起。萧逸云责备自己没有照顾好玉玲和爱菊,玉玲和爱菊也为丈夫和哥哥的英勇行为感到后怕。
一路上他们话语不多,但心里都知道,人生的路会有很多的挑战,但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