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年了,家家户户都喜欢买年花,摆年桔,把家布置得春意盎然,温馨怡情。其实,对于有小宝贝的家庭来说,这还可以成为非常有意义的“生活教材”。
年二十九那天,我们一家三口到花圃场买回来一盆金桔和六盆菊花。把它们摆放好在客厅和阳台之后,典典就十分兴奋地围着它们,一会儿用小手摸摸这片绿叶子,一会儿凑前鼻子闻闻那朵小花儿,一会儿又小心翼翼地欣赏着金黄色的小桔子。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这个鲜活的“教科书”给典典上一堂生动有趣的植物课?
我顺势引导典典辨认树叶、区分形状、了解颜色等等。很快,他就记住了金桔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菊花的叶子是齿状的,还非常清楚地确认了红色、紫色、绿色、黄色等几种不同的颜色。这不就是一堂生动有趣的植物课吗?让我心里十分高兴的是,典典不仅学得快,而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我没有就此罢休,进一步挖掘“教材”的资源,从“了解植物”进而到“学习数学”。我指着满树的金桔对典典说道:“宝宝,你数一数这棵树上有多少金桔子呀?”“1、2、3……”典典马上行动起来,小手指一边点,小嘴巴一边数。开始,他还没能完全很好地把“数与物”一一吻合起来。我于是手把手示范,果然效果不一般,他随即掌握了方法。数着数着,典典竟然开始发散思维了,他边笑边顺口唱起了自编的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摘桔子。桔子有几个?让我数一数,一二三四五……”这真是太有趣了,平时典典的“拿手好戏”就是“自编自唱自导自演”儿歌,不管什么事物信手拈来,随口就唱,立身表演。这不,音乐的功能也发挥出来了嘛!
对宝宝的教育就是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才能产生更佳的效果。我灵机一动,这些颜色各异的菊花其实不也是“词语积累”和“口头作文”的上好素材吗?我趁热打铁,先让典典分清楚哪些菊花是已经开了的,哪些是正在开的,哪些还未开。这一基础铺垫好之后,我就教他分别用“含苞怒放”、“含苞欲放”、“含苞未放”将各种菊花对应起来,典典轻而易举就掌握了。在我的表扬声中,典典兴致更浓了,开心地把妈妈拉了过来,一本正经地当起了“小老师”:“妈妈,我告诉你,这是‘含苞怒放’,这是……”
其实,就像“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的道理一样,对于宝宝的早期教育,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智慧。对于这些年花,我没有将它局限于“景观装饰”,也不单纯用于“知识传授”,更是发挥它蕴含着的“品德教育”价值。往后的日子里,我让典典和我一起按时给它们浇水,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好玩”和“好奇”的心理,但我更相信,我们一起浇灌的一定还有“勤劳”的美德和“细心”的品质。当然啦,这些年花的价值岂止这些?你看,小表妹正想伸手去摘菊花,立即被典典劝住了:“妹妹,菊花不可以摘,这是用来观赏的!”一花一树总关情。从典典急切的语气和怜惜的表情中,我读懂了孩子一颗善良的心、一种质朴的美和一份纯真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