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拥挤的白天,黑暗中有人参悟格言
在心空中成为一颗圆润的汉字
光的道路是渐变的道路,先强后弱
先集中后分散,寻找一群走失的人
然后接上光源,从纸张漫出,愁发一样挑动岁月
那向着彩虹的天梯,合适思想攀登……
……
——节选于我的诗《文字生涯》
有人说,爱情与孤独造就艺术家。而我大约是属于后者。初到成都,《陈焕生上城》这活生生的文学经典就是我生活的翻版。
成都是休闲之都,茶馆多,麻将多,麻辣烫多。1994年至1997年,我却在那里挥霍着青春的孤独、奋发、无奈,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蜕变。
我是成铁运校中师941班的笑料。那是地道的广式普通话惹的祸。“你(机)知不(机)知道”,“我久(走)了”,“老(西)师,我可以请教一个问题吗”等等众多日常用语,成为调侃我的专用名词。有时成为男女生聊天的调味品,有时成为我的特定称谓。当着大家的面,我一笑了之,一边苦练普通话一边积累着新词汇,暗暗练习着我治疗结巴的独门绝招“词语乾坤大挪移”。故乡信宜九年义务教育啊,事隔十多年了,至今大多数学校仍然使用着方言教学——正如著名系列短片《外来媳妇本地郎》中厨师阿娇引人喷饭、招牌鲜明的腔调。
五线谱不会。唱谱也不会。美术尚未进门。书写糟糕。生物没有学过解剖。物理没做过几次实验。课堂更不敢主动举手发言,至少在读师范前两年,我的身体在学校在课堂,而心早已四处漂流浪游。
自卑感逐渐减少。第一学期假期回家,身边是两位清纯美少女,从成都回湛江,在火车五十余个小时我竟然没和她们说过一句话。第二学期,乘火车回来,不过几个小时,我已经拿下了身边美女的姓名、地址、电话。
这师范的三年,是我孤独的三年。常常,我在晨跑中迎接第一缕晨曦,也曾进入了校运会短跑前三名;班干,只做过劳动委员,领导无方,很多时候是独自清扫着黄叶一样的冬季校园;三年级选修美术时,有点发狠地钉住国画,想洞穿宣纸与墨水背后的诗词意境……
这师范的三年,是我苦修的三年。苦练普通话,从声母、韵母,一个词一个词地咬字吐音,师范第二年,普通话的粤味少了,弱了,我基本过了语言关,别人听懂了笑声自然减少了,毕业后数年坚持着,涮掉了令人喷饭的“广味”;此外,练习画画,懂了一点卡通画、简笔画、国画,摸了几个月琴,几个月吉他,识别了五线谱上乌鸦的别名……
这师范的三年,是我苦读的三年。北岛说,沉默与愤怒足以点燃男人手中的一根烟。对于我,沉默点燃的是精神的饥饿感,从山区到大都市,从师生平时的言谈举止对比,我发现自己缺失的不仅仅是普通话、书写等显性差距,更多的是隐性的人文素养的缺锌缺钙。师范三年,每周三次以上到图书馆,读上一会,每次借两本,留下了十来本笔记本,从文学到佛教,从艺术到禅宗,从诗歌到科学,我的灵魂穿着草鞋,两只39码大的人居面积,在纸上如画的江山慢慢走,流连忘返。更重要的,读书成为我重要的生命方式,至今我保留着几乎每天读一本书,且做笔记的习惯。
这师范的三年,是我行万里路的三年。读一本本有字之书的同时,我还读着无字的生活之书。那里的师生,异城的风俗,巴蜀的风光,城市的风情,都让我惊喜得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小孩,屏住呼吸欣赏着神秘的人文之美。1996年暑假,我留校,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把以成都为中心的方圆50公里的名胜古迹都周游了一遍,白天或者凭吊,或者赶路,夜晚或伏案,或读书,折叠进了几十万字的草稿,至今还静躺角落等待着复活。
这师范的三年,是我走向缪斯的三年。成都是孕育艺术的摇篮,休闲的生活节奏催生着艺术的基因。读散文,读诗刊,乡愁缕缕无人倾诉,年少孤独的心事只好寄托于纸上家园。写诗,投稿,笔记,在成铁运校117号宿舍的书桌牧场上展开了我精神上漫长的苦旅,文字记载着我奋斗不已的青春与哲思……
这师范的三年,无形之中,我换了一种思维,换了一种倾听方式,生命行走方式,甚至在自然词汇的基础上生长了一整套词根,对接上了城市文明。从普通话中突围,从都市文明中展开,我一笔一划勾勒着青春的画卷与内心的商厦。
1997年6月毕业前夕,母校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有奖征文。我想,我该做点什么留在母校史册了。于是,取了四个别名:叶离离,草世木,曹宇,曹盛,以及原名,分散文组与诗歌组一起投了稿。6月20号征文揭晓,我傻呆了惊喜了,一共11个奖项我竟然占了5个。颁奖那天,我不得不收买几位朋友,冒名顶替我领奖……
1997年6月27日晚上,那位20岁青年背起三年在异乡折叠的行囊,挥一挥手,踏上了成都开往广州的列车。香港回归的第二天,等待着的他,就是被羊城铁路总公司教育办分配工作的未知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