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候鸟一样,在外的儿女都回到了家乡。无论路途远近,无论寒风细雨,更无论富贵与否。
每年十二月,村头的小路挤满了老人的期盼,温馨而又急切。
每一声车鸣,带来一串又一串欢快的笑声,涌动着一阵又一阵暖暖的亲情!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回来了!亲爱的孩子,爸爸妈妈回来了!
田间芬芳的空气,盈盈扑面而来。家乡清冽的井水,喝一口已滋润心田。
还未走近家门,眼尖的忠实老黄狗早已一路跑到跟前,轻叼裤角,摇头晃尾。
袅袅的炊烟在屋顶升了起来,屋檐下的腊肉、腊肠、腊鸭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闪闪的金光。
举杯庆团圆,把酒话亲情。
在外的趣事、乐事、新鲜事,居家的家事、农事、琐碎事,孩子的心事、美事、成长事,不断地在饭桌上交融汇合,欢乐的笑声,飘出小屋,走遍村里的街街巷巷。
磨米粉,做豆腐,搓糍粑,炸年料……村庄的天空,飘荡着香喷喷的年味。
除夕之夜,村头的土地庙和祠堂里人声鼎沸,在清香弥漫和红烛高照中,鞭炮一阵阵响起,一张张虔诚的脸,揣怀着一个个美好的愿望:一帆风顺、双喜临门、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大红的对联贴起来,喜庆的年画贴起来。
厨房的灶神更换的新牌匾,在香烛通明中辞旧迎接新。
炖鸡、煲猪脚;腊味,酿豆腐;米酒,荷包蛋;春晚,红利是!
村庄除夕子夜的天空沸腾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五颜六色的烟花映红了夜空,伴随着大伙的欢呼声、祝福声,新的一年悄然而至。
大年初一,穿上簇新的衣服,带上真挚的祝福,走街过巷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一阵阵清脆的鞭炮声,敲开了一户户长辈的家门。
说几句吉祥的祝福,喝几口自家酿造的米酒,尝几口积蓄了一冬阳光的腊味,长辈的殷殷祝福就像那澄黄透明的米酒,点点滴滴温暖心田。
每家每户的门口,全都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鞭炮纸,映红了进进出出客主的脸。
村头村尾,还随处可见放鞭炮的孩童:
丢一个燃着的鞭炮进池塘里,几秒钟后泛起一阵浪花,伴随着“咕”的一声的还有孩子的欢呼声;
塞一个鞭炮进玻璃瓶里,用细细的香火点着,“嗙”的一声,一缕轻烟从狭小的玻璃瓶口慢慢地冒出来;
或者,插一个鞭炮进泥堆里,让泥土飞溅,像花一样盛开;
或者,扔一个鞭炮在小伙伴的跟前,听一听他夸张的尖叫声。
山欢水笑。乡村的春节,快乐得无邪而纯粹,如田野吹拂而来的那缕春风,清新、自然而又满载一年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