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青年诗人、在《韶关日报》副刊部工作的冯春华告诉我:有一位曾在粤北工作过的老先生,写了一部自传体的散文集,正在联系出版,希望我看一看并为之写个小序。因为与作者素不相识,也还没读过作品,我犹豫着没有立马应诺。前几天,冯春华把已输入电脑的这部作品发送到我的电子邮箱,我利用夜深人静的闲暇时间,开始在屏幕前阅读这部陌生人的作品。随着作者颇为流畅的娓娓叙说,我走进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涛,我看到了主人公和他周围的好些普通人的生命轨迹;透过作者朴实优雅的笔触,一个个活跃在大历史背景中的生动细节呈现在眼前,让我对曾经听闻和亲历过的时代变迁有了身临其境的快感……作者并非名人,主要描叙自身大半辈子的生活工作经历,当然也不是什么先进模范亊迹的展示,主题自然也谈不上重大深刻。而作为网络新手的我,首次在网上阅读这么长的作品,不觉得不习惯,反而读得兴味盎然,几个小时仍不舍得中断,连我自己也忍不住疑窦顿生了:是什么吸引了我的眼眸和心灵?
天快亮了,我读完最后一行字,陷入了沉思。我忽然联想起:几年前到九连山区和平县参与组织河源市第二届校园文学夏令营时,该校作家陈仰天赠送一本他编辑并自费出版的自传体散文集,作者是该县一位在水利部门工作半辈子的退休老同志。我当晚睡觉前拿出来浏览,想不到一下子被书中真实而感人的曲折故事、坎坷生活经历和真切的人生感悟所吸引,十多万字几乎一口气就快读一过,掩上书页时也象此刻天快亮了……后来我在几个场合与文朋诗友谈起此事,探寻一个不认识的普通人的自传体作品,为何能产生如此的吸引力?细细回味,才想到书中描述的那些岁月,大多是自己曾经亲历或耳闻目睹过的,这岁月的历史平时我们在官方传媒上只能读到一个大概的轮廓,只能看到少数当权者的身影活动其间,缺乏真实可感的细节,缺乏与自己一样“草根”身份的芸芸众生的音容笑貌……因而产生不了让我辈普通人津津有味的阅读兴致。由此想开去,我曾与文友们说起一个文化工程的策划:随着官方“盛世修志”的大规模善举正如火如荼展开,是不是应该在宏大历史叙事之外,增添一些细微的历史细胞?如果策划出版一套以普通人为传主的“大家自传”(此大家是取“我们大伙儿”之义,并非取伟大名家之义)“平民档案”之类的大型丛书,不是很有意义吗?此事操作也不难,提倡有文字表达能力的自己动笔,实在不能自己写作的可口述由作家和文学青年记录整理;出版经费以自筹为主,也许有眼光有爱心的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可给予一些赞助。即使没有企业赞助,由传主承担一万几千元费用也是大多数人可办到的。这样一套书,从大的公众方面的角度上看,是真实反映历史的丰富资料与见证,是岁月生动可感的细胞与血肉,它可补官方“正史”之不足,它将使冷冰冰的严酷的历史变成亲近普通人的温暖记忆与经验总结。而即使从私人空间审视,这样一些讲述个体经历的读本,也将给子孙后辈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后人思贤慎远,不断开拓各自家族的祥瑞前程……可惜因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个设想至今并没有付之实施。
此刻,读完这部《蒼玉文集》,我又想起当初的这个创意,更坚信这是有益于公众社会、有益于人文传承的大好事。眼前这部由文化圈外的普通人写的散文体自传,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其价值的,这也是激发我浓厚阅读兴趣的根本原因罢。
还是回到这部作品上来。从文中所述,我们可知作者曾经是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被组织选送进“革命大学”培养的国家机关干部,后因病退职返乡,艰难度日;改革开放一开始,率先冲破旧体制的束缚,办起了私营企业,从此改变了贫困的命运,成了一位在乡镇颇有实力和名望的私营业主。这部文集,没有象编年史那样详述新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风云变幻,作者只选择自己经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人与事,展开颇具细节的描叙,从侧面反映了肃反、普选、反右派、大跃进、反右倾、十年动乱以及改革开放等历史进程中,普通干部群众的真实心态与言行举止,让读者看到共和国的成长是多么艰难曲折,感受到正直善良的普通民众的酸甜苦辣,也让人在回顾过去中领悟必要的经验教训……这一切,都是我们在官方“正史”中不可能读到的。前苏联著名作家谢•斯米尔诺夫曾说道:“在伟大历史亊件的进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个就其本身意义而言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但它却能特别鲜明地、异乎寻常地突然反映出整个亊件中最重要、最本质的特点,如同有时一滴水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周围世界的巨大场面一样。”【《布列斯特要塞》第170页】作者在文中掬起的一滴滴“水珠”,因其反射出时代的独特光芒而具备了不可替代的价值。
这部十多万字的文稿,虽然没有严谨的结构铺排,却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其中最主要原因是作者记叙了与自己发生关系的一些人员的鲜活形象,既有独特的细节,又有性格化的对话;既有音容笑貌的描写,又有心理活动的揭示,每个人物虽无完整的历史记录,却通过一件件生活小事突显了性格与命运。其中最出采的是作者爱恋过的几位年轻女性的形象,美丽、善良、朴实、正直,又充满青春活力与款款情怀,可爱、可亲、可近,给作者的坎坷人生留下了一抹抹亮色,也带给今天的读者一种美与善的感染!其他人物如“老大哥刘桂生”、农场党支部书记张通等等,或粗犷正直,或圆滑平庸……也都栩栩如生地折射出往昔岁月的鲜明印记,对于读者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感性的帮助。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俄)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第四卷1991页】但是编写历史的往往是权势者及其御用史家,所以常常出现“为尊者讳”“为名家讳”的状况。与此不同的是,民间“野史”往往在某些方面显得更加直言不讳、更加接近亊实真相。这部文稿,由于作者并非有什么功利目的,因而无须言过饰非,无须言不由衷,而且作者写此书时已是耋耄之年,心态已非常淡然平和,故显得特别坦诚,他不讳言自己性格中的缺憾、言行中的失误,他把自己的缺点短处一一说给众人去评判,有心的读者自然能从中吸取生存的智慧、人生的艺术。作者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曾是熟读儒家经典的旧时代的文化人,从小耳闻目染的家学渊源,使作者的人生有着一定的儒学仁义道德色彩,这对于今天国人兴国学提倡道德建设的善举,有着可资借鉴的积极意义。作者记录的“几个微型商战”,叙述的老伴屡屡被装神弄鬼者骗走钱物的故事等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有益的启示。由此我想到:我策划中的“大家自传”“平民档案”丛书的写作原则,正应该象这部文集一样“有碗数碗有碟数碟”,把最真实的不加夸饰的历史细节交给读者,保持岁月的“原生态”,才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在被冤屈迫害之时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历史是人民写的!”人民是由一个个普通人组成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负责任地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记录下来,将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是我读《蒼玉文集》后引发的一个想法,但愿能得到更多人的共鸣。
受文友之托,我读了老先生的这部自传体散文集,拉拉杂杂写了如上的随感,如有不妥之处,欢迎作者和方家予以批评。
2010年2月6日于粤北山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