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辉及其处女集《失踪的红裙子》印象
半年前,黄耀辉打来电话,说要把从事创作以来发表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合编成一本集子出版,并委托我代为选编时,我打趣地问了一句:"你还在搞文学吗?"电话那头传来他的笑声:"怎么,你要把我开除出文学队伍吗?……不管我现在和今后干其它什么工作,我都记着,自己是从文学这条小路上走过来的,请放心好了!"平日留给人"嘻皮笑脸""没一会正经"的黄耀辉,这回却变得一本正经,尽管一番话仍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说出的,但毕竟袒露了他曾作为韶关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那"文心未泯"的内心世界.
认识多年的黄耀辉对文学依然钟情,我是颇为高兴的.当我在灯下再次检读他托人从广州带来的厚厚一大叠剪报时,似乎又看到粤北文坛崎岖的山道上,那一个熟悉的身影……
七十年代末期,当我开始把曲仁煤矿当作自己创作的"生活基地",多次前往"走马观花"时,黄耀辉还是曲仁六矿一位普通青年工人.他生性活泼,多才多艺,成了矿和局本部文工团的骨干,他既写戏又当演员还当导演,干得有滋有味.那时,我开始在《曲仁矿报》(《广东煤炭报》的前身)、《韶关报》读到他一些"豆腐块"短文,大多是小散文、小杂谈和一些新闻报道。不久后的一天,他忽然兴匆匆地跑来我家,告诉我他已调出市区工作,在市帆布厂当专职宣传干事.那时,普通工人的调动, 从矿山调进市区,如果不是有什么"背景",还是一件颇为难办到的事.黄耀辉却捧着自己在报刊发表过的作品剪报,似乎轻松自如地从矿山一个普通工人,猛一下挤进了市区的"干部"行列,不存在各种繁琐的调动手续.可见黄耀辉的处事方式和活动能力.
我与他那时同住河西,来往比较方便,从此他常常来我处,每次来除带一些新作外,大多还是谈人生、谈社会现实生活.他热爱生活,性格开朗,广交朋友,社交能力颇强.这一点对于他的业余文学创作是大有裨益的,加之与其他文朋诗友的联系密切了,并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首届"戏剧·电视·电影创作及理论刊授班"学习,他的创作开始有了较明显的拓展.当时,我兼任编辑的韶关市对外宣传刊物《粤北乡情》想选发一些反映粤北风貌的小说,我便向他约稿.我说:韶关是个工业城市,你整天生活在纺织女工中间,最好写一些反映纺织女工的作品.过了半个月,他送来一篇《扶贫妹》,写的是石灰岩山区因实施扶贫政策而照顾进厂的女工的故事,题材独特,生活气息浓郁,艺术手法也较活泼,读后我颇为高兴.我建议他今后集中时间和精力,写作纺织女工的系列小说,这在粤北乃至广东文坛上,将是有别于其他作者的独特的"风景",更容易脱颖而出,也更有价值.黄耀辉接受了我的建议,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陆陆续续写出了十多篇反映纺织女工的小说,开始引起粤北文坛的瞩目.
1992年下半年,正当我们酝酿将我们市唯一公开发行的文学刊物《南叶》改版为幽默文学杂志,以适应广大读者和文化市场需要的时候,黄耀辉应邀赴上海参加《人民文学》举办的一次笔会,让他有了向文学前辈请教和与各地文学"发烧友"交流、学习的机会,增强了他追求文学的信心与决心.而且,他还在笔会上宣传《南叶》,为《南叶》改版征求意见,约请各地文友赐稿支持.从上海回来后,他被借调到编辑部,参予《南叶》的编辑发行工作。
进入1993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推动下,全国掀起了第二次改革开放的热潮,我们市作家协会为促使文学更好地贴近经济建设,创办了旨在"文化与经济联姻"的《经济文化报》,率先在粤北宣教界试行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公开招聘编辑记者,办出一张"不是晚报,胜似晚报"的大型周报,受到读者的欢迎.黄耀辉是主要参予策划者之一,负责广告发行工作.那时,他象其他同仁一样,工作极为紧张繁忙,他便把创作的主攻方向转到报告文学上,采写了许多粤北企事业单位改革新风貌的"大文章",常常占满《经济文化报》的一个版乃至两个版,颇为引人注目……
此刻,面对着十多年来黄耀辉辛勤笔耕的成果,我把他的作品依照以上所述的几个阶段,略作整理分类,编为几辑,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位年轻作者在文学追求的道路上所走过的一个个足印,也从侧面折射出粤北山区这些年来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稳步前行的希望之光.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如果诗人每天把当前生活抓住,对所感所触都以新鲜活泼的心情去处理它,他总会写出一些好东西来,纵然有时不成功,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不要迁就旁人的要求,永远要按照你自己的见解去写作."(《和爱克曼的谈话》)歌德这里说的虽然是诗人,但我觉得,用这段话来概括黄耀辉的创作,却也是颇为恰当的.
这本集子几乎包容了除诗歌、剧本以外的所有文学品种.其中第一辑的短篇小说,尤其是"纺织女工系列小说"是全书分量最重、也是质量最好的.它们充分体现了贴近现实生活,人物形象鲜明、艺术手法生动活泼的特色.
相对于其它题材而言,工业题材小说最容易流于古板枯燥,陷入过去那种"车间文学"的固有模式.但我们从黄耀辉的十几篇写纺织女工的小说中,却完全看不到这种弊端。作者曾生活在纺织厂的"女儿国"中,生性开朗风趣的他,"以新鲜活泼的心情","每天把当前生活抓住",对性格各异的众多女工,对她们生活的"原生态",对她们的喜怒哀乐、心志与兴趣、困惑与追求、命运与向往……可以说到了"烂熟于心"的地步.因此,他笔下的女工形象,显得何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丢失红裙子的工段长陈芳;情窦初开的"臭妞";摘取技术桂冠的"扶贫妹";从"酒盲"一跃成为"酒仙"的吕玉芬;渴望情爱而忍辱负重的"寡妇娘"……无一不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曾把"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作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主要法则(见《致玛格现特·哈克奈斯》等文).黄耀辉的创作,大体上也是遵循了这一法则.他笔下的纺织厂,是背负着计划经济重荷,在改革开放浪潮冲击下,正处于艰难的蜕变之中,传统模式和现代意识的矛盾冲突,为一个个人物揭示命运,刻画形象,提供了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如果没有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实施"扶贫攻坚"工程,就不可能出现"扶贫妹"这样的文坛人物画廊中的崭新形象.作者在揭示"扶贫妹"的命运转折的同时,着重刻划了她由封闭落后的山区走进现代工业环境而产生的,由困惑、惶然到逐步适应、成熟的心理流程,使这个崭新的人物形象焕发出可贵的美学光彩.《酒仙》吕玉芬同样是新时期才可能涌现的新形象.这些年,各行业的不正之风愈演愈烈,其中用公款大吃大喝就是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症"之一.出于与各关系户"拉关系"的需要,厂领导把吕玉芬从普通挡车工的岗位调到"公关部",主要任务竟然就是陪客人喝酒!小说通过故事情节的推进,把原先对酒一无所知的"酒盲"一步步"逼"上天天豪饮之途,还美其名曰"酒仙",实则是生活和人性的异化.我们从吕玉芬身上,读到了困惑、痛苦和无奈,也留下了对当今不正之风的嘲讽与思考.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细节和语言.这本集子的小说在这一点上也有独到之处.作者从女工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中,撷取了大量真实生动的细节,加上群众口语的大量穿插运用,使读者读罢小说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精彩的例子比比皆是,没有必要一一列出,还是留待读者朋友自己去品味吧!
比起一大组"纺织女工系列小说"来,选入这本集子的散文、报告文学显然是弱了一些,不过还是有其长处的.
散文是一种极为自由的文体,写作方法完全可以不拘一格.黄耀辉善于编织故事,刻划人物,故其散文往往溶入小说的叙事成份,大多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避免了过于空泛的毛病,增强了散文的可读性.当然,它们更注重真情实感的抒写.其中悼念自己父亲的那一篇洋洋万字的长文,感情尤其真挚、深沉,虽稍嫌琐碎冗长,却还是颇为感人的.
黄耀辉的报告文学,大多是采访粤北一些先进单位和人物后写成的"急就章",不少还带有一些"广告文学"的功利性,文学价值自然不如他的小说、散文.但毕竟他曾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与一般新闻记者写的这类文章相比,其文学性还是比较强的.作者调动了小说、散文乃至戏剧的一些表现手法,把真实性和文学性、可读性较好地结合起来,同样有他那种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把握生活的特点.
文学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读者阅读水平的提高,对每一位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黄耀辉的创作,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但也还存在思考不够深入、作品的内在含蕴不深等不足之处.我想:经过这些年他从事新闻记者的磨炼与积累,今后理应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黄耀辉,你该不会让我们的期待落空罢!
【本文写于1999.7.2__6,《失踪的红裙子》已于2001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