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将牙痛了几天却不愿就医的母亲挟持到医院看病,那小小的格子间里分外拥挤,看来,这年头得牙病的人可真不少。等待的人群中有一家三口非常引人注目:孩子很小,在父母的腿间依着,夫妇二人神色焦虑地用手势交流着,大概是等太久了。见大家都把眼光投向他们,两人马上收起焦虑,尴尬而僵硬地缩回手。这时孩子不知为何闹起脾气来,嘴里嘟囔着捶打母亲的大腿。母亲眼神躲闪地看看周围,一着急重重地在孩子背上拍了一掌。本只想警示一下孩子,没想孩子一下受了委屈,竟大声地嚎出声。母亲立即惊惶地蹲下,急急地对女儿打手势,我看不懂,但我又懂了:宝贝,求你了,你别哭,这是公共场合,你再哭,人家就更要注意我们了,我们不能让别人瞧不起!看着几乎急出眼泪的母亲,女儿的哭声戛然而止,我几乎能听出孩子胸中那强烈抑制着的委屈和伤心在咕咕地滚跳。那只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啊,就因为生在一个特殊家庭就必须得泯灭儿童应有的娇气和任性?我在心里说,孩子,想哭就哭出来,别太憋屈了自己。正这样想着,孩子又是一声哭,短短几秒又止住,夫妻俩慌忙把孩子从格子间拖到外面走廊。虽然看不到夫妻俩焦急哄劝孩子的手势,但孩子一声比一声短促的哭声,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家三口惊惶如兔子般的小心翼翼。听着这奇怪的哭声,好些人拥出去,以各种眼神扫视着这一家子。我也跟出去在人缝里看了一眼:小女孩的万分委屈,夫妇俩的手忙脚乱眼神闪躲,观者的鄙夷、不屑与看弱者热闹的骄傲,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就像一幅极不和谐的图画,或者一首充满迷幻和危机色彩的乐曲。我只看了一眼,就迅速回到格子间,胸中似压了一块大石头,憋得我喘不过气来。
看烦了热闹的人陆续回到各个格子间里,我注意地观察了一下,他们眼神透射出来的信息中,有鄙夷的,有不满的,有高高在上的……一个年轻姑娘回来时,脸上的厌恶还来不及收拾,被我逮了个正着。过一会儿,一家三口也回了,大概是妈妈知道硬来解决不了问题,所以非常忍气吞声地任由小女儿用小手捶打,还夸张地陪着笑脸抱起女儿,希望能尽快平息女儿心中的怒气。她一边抱起女儿,一边低着眼羞涩地打量旁观者。她眼光扫向我时,一个闪躲习惯性低下眼去。当她后知后觉到了我眼中是盈满了平和的怜爱的笑意时,她再次把眼光投向我,我由衷地对她笑了笑。她咧开嘴,也笑了,笑里有羞涩,更多的是感激。我知道她在感激什么,但我不愿知道她在感激什么。虽然我会说话,她只能用手来说,但我和她都是母亲,都是女人,我们之间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此时,我讨厌他人看这一家三口的眼光,讨厌他们的自以为是,讨厌他们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傲慢地俯视弱者的气势,可悲的人群!
小女孩安静了,父亲抱着女儿坐到边上空出来的椅子上,母亲倚在旁边站着,她看了我一眼,就迅速低下眼去。我就在她对面站着,含笑看着她,心里说:别怕,我愿意看着你的眼睛说话。她似乎听到了我的心声,只见她轻轻地抬眼,盯着我看一会儿,似乎终于确信了我的平视的眼光后,她用手指了指我女儿,连着做了三个手势,并配以口型:六?七?八?我明白了她在问我女儿几岁了,我以一个对等母亲的身份及时回答说“八”,并指了指她的女儿反问,她做了个“五”的手势,并按了按自己的左脸,她是在说女儿左边牙齿痛,我马上点头。她笑了,好灿烂,就像孩子被认可赞同时的那种灿烂的发自肺腑的笑,我也笑了。
女儿把我的耳朵拽到她嘴边,轻轻地说:“妈妈,那小女孩眼睛有问题。”我曾经多次教导过女儿,不要在公共场合里说悄悄话,更不能说别人的坏话。本想狠狠地教育一下,可这种场合不合适,尽管心里对女儿恼怒,但脸上依然挂着笑,我不能让那位早已习惯了指责和不屑的敏感母亲察觉到。我轻轻地对女儿说,小妹妹很可爱。然后我直起身来,指了指小女孩,对那母亲竖了一下大拇指说:好可爱!对方受宠若惊地忙指着我女儿,竖起了两根大拇指。
与小女孩母亲“聊天”很融洽,但与此融洽不和谐的是,边上好几双眼睛一直不解地看着我,似乎想问个清楚,这种人你也理得那么热乎,脑子不会也有病吧?我真想大声喝斥:别拿自己当大爷,眼睛长在头顶上,当心摔跤!
很快母亲看好了牙齿,走出格子间时,我特地跟那位母亲挥了挥手,然后在对方热情的回应中离开了。走出牙科门诊后,我才忍不住喝斥女儿不应该在别人面前说悄悄话,更不能揭人家的痛处,他们本来是残疾家庭,内心非常自卑,我们应该给他们以平等和尊重,这是起码的。女儿扑闪着大眼睛说:“我知道了。”顿了顿又说,“那些人都在说,两个哑巴,一个瞎子,还有人说,这样的人还结婚干嘛!”我冷笑了一声。
人活世上,谁都一样,生一遭,死一回,没有谁能活两辈子!官职大小钱财多少并不说明人格的高低,在人格面前,人人平等。如果你恣意地轻视别人,就是轻视你自己。
与人相处,最好放低你的姿态,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
2010年3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