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雷针的翘楚上
我找到了文字的冬天
如同沉默的高塔上我找到了禁地
我转过身
一抹炊烟正提着整座村庄飞翔
此时此刻,那些群山渡金的头颅漠视上空的飞鸟
天使们忘却税收,落日继续点亮潮湿的渔火
我转过身
大海的名字一片辉煌
——节选于我的诗《转折》
“在天使之家里/我看见熟悉的脸孔/晴朗的双眼永远看着我/红润的嘴唇在大地上吻了吻/她穿着绿色的春天/双手捧着小芽/……”
“……我多想在脑里写下一个近字/在远方的树上刻下茂字/在远方的水上写上清字/对小花小草说一个美字/在小桥上走着,走着,想走一个回字/……”
“……我热爱的粉笔在拿着书本/我看见大地之间一下子/把寒冷的小花解冻了/我看见大地对冬天已经没有了感情/它,现在只热爱温暖的小雨……”
这是纪中三鑫双语学校第一本学生诗歌合集《最初的声音》上的诗歌。2002年6月出版,收录了我2001年9月至2002年5月“新诗进课堂”的成果,随后,诗风盎然,绿染三鑫,在中山基础教育界引起热议。此后,“什么进课堂”成为课改的口号,比如书法进课堂、乐器进课堂、京剧进课堂等,“进”成为新课改的必经动作。
2001年前后,中国基础教育的春天。
标志性事件有二:一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出台,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课改浪潮;二是国家课程改革开禁,首次明确开放校本课程,建立起“国家、地方、校本”三维立体型课程体系。这是中国教育体制障碍的破冰之旅,释放出巨大而可喜的信号。
教育即解放。国家的教育政策也逐步转型,一方面继续确保人才培养方向性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继续解开绑架在基层学校、一线教师身上的手铐脚镣。
“国家政策的调整是巨大的信号,谁把握了谁就引领潮流。君不见,每次政策的调整,嗅觉敏锐的商人无一不是及时调整,趁政策而上,‘钻’政策空子而发财致富的?”忘记了是谁说这句话的,但这句话的精髓要义我却铭记于心了。2001年的教育信号,我感到这是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良机。
感谢纪中三鑫双语学校理念的超前。在全校创建特色班级的热潮中,2001年10月,我在四(2)班组建了全国第一个以“新诗”冠名的新诗试点班,自编班本教材《新诗课堂》两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四大领域),每天新诗诵读(语文课前),每周一节新诗创作课,每周新诗公开发表,在班上朗诵自己的诗歌(另每周一期A3纸诗报),并录成磁带播放让学生彼此欣赏,每学期每位学生编印一本诗文集……
将冷门的“新诗引入课堂”,组建全国第一个新诗班,开设自己的新诗班本课程,我成为了“第一吃蟹者”。我是热衷于新文化的创新人,乐于探索冷门的有价值的领域。“弘扬诗韵,传承文明,热爱汉语,润泽心灵”,定下实验目标,一个草根化的课题实验悄然在三鑫沃土上发芽。凭借着诗教课题,在这所面向全国招聘名师的民校中,我很快就脱颖而出,以诗文化为载体,新诗教学为特色,构建诗意生活为目标的“班本课程”迎来世人的注目礼。
为何选新诗作为班本课程,特色课程?
宏观而言,中国是古老的诗的国度,中国文脉即诗脉。中华民族,人们常以“诗性民族”、“泛美民族”等作为别称。中国文化是诗文化,“诗”的文化产品占据着独特位置,并且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从春秋的“诗经”到战国的“楚辞”,再到汉魏的“乐府”,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直至五四后的新诗,尽管形式千变万化,却始终占据着中国艺术审美的主导地位,左右着艺术以外的文化产品。更重要的是,其诗中所承载着的中华民族的非线性东方思维,即散点式构图,图景式圆融思维至今未变。
从教育对象而言,小学生是神性尚未泯灭的年龄,是充满“缪斯潜能”的年龄。威廉•华兹华斯在短诗《我的心充满激情》中写道:“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诗歌的直率明朗的抒情性,流畅而优美的音乐性、参差不齐的建筑美,天真无邪的趣味性,超越了感性与理性的范畴,即中国传统审美的“无理而妙”。从这个角度而言,诗就高于哲学,诗,孩子以神的全知视角给世界重新命名。而这诗歌本身的特性,呼应的正是孩子身上的神性——奇特的想象、纯真的童心、与草木天地的契合关系……“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诗语言特有的秉性,造成不管哪个民族都是以诗歌开篇,都是以诗作为民族教育的启蒙母乳,敞亮的是心灵原野。德国哲学家谢林登高一呼:“不管是在人类的开端还是人类的目的地,诗都是人的女教师。”
从语文本位而言,诗是母语汉语最璀璨的明珠。诗意盎然的汉语,它精炼、优雅、丰盈,一个汉字一幅图画,走进诗意的汉语园林,移步换景,大漠落日,微雨双立,唤醒的是风雅人生的超越现实的纯粹之美。诗歌的音乐美、意象美、建筑美,就是人类伟力造就的第二自然“汉语”的体现。“一字表事,二字会意,三字成经”。诗是汉语生命的肚脐,凝结着大自然的万象纷呈,积淀着造化神秀,吞吐着人生圣景,不同的朝代均跳荡着民族的内在律动。德国学者尔格·哈曼强调“诗是人类的母语”。“语言是存在的家”,母语,或者说诗歌,一个人存在的永远的隐秘皈依。
从自身条件而言,诗是我的兴趣与拿手文学样式,便于爱屋及乌。初中,偶尔无言独上西楼,写几首诗自娱。1994年到了成都后,他乡的孤独,青春的愁绪催生的诗的种子。读《诗刊》、《星星》等,摘录名诗句、奇意象,读诗人博尔赫斯、北岛、顾城、休斯、舒婷、波德莱尔、特朗斯特罗姆、欧阳江河、翟永明、西川等,摘抄诗歌的笔记本绝对不少于10本,前后创作的新诗至少有800首以上,足足有两尺厚的手稿,一砖一瓦营造着自己的精神王国。
新课改强调资源的整合,思想的创生。班本课程,需遵循班级学生的实际需要,也要遵循教师自身的特长。无论从课程资源层,还是自身条件,“新诗情缘”成为我的不二选择。当然,这无异于一种精神的经险,需要魄力,需要宽松的环境。相遇这个选题,焕发了我久违的感动与激情,延续“诗意情怀”,与孩子既做诗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炼字品词,率意驰骋,让童心、童言、童眼在奇特的想象力中挥霍、飞翔,又让孩子感受比卡丘、樱桃小丸子之外汉语的神奇时空……
新课改的灵魂在于创新,在于智慧的神游方式,在于探求未知领域的历练精神。它本能地摒弃已有的存在的正确方案,摒弃停泊在既定的领域,摒弃遵奉的传统规则。因此,新诗教学中我将高深的理论物化,活化为儿童的喜闻乐见,把孩子从课本从教室里解放出来——强调课堂在做中感悟,在玩中体验,开放五官,把实验小电影、几米作品、游戏、绘画等元素大量引入课堂,以开发诗思为先导,以营造诗情为主线,诱发生命的感动,诱发生活的趣味,在升华诗理中积淀诗语,在课堂中邂逅另一个自我,另一个新我。
柏拉图的“洞喻”表明:亮光在你背后,生命期待着我们的“蓦然回首”。当我们以诗意的眼光审视世界,用诗意的情怀感化生灵时,那温情而遥远的生命之光便悄然明亮了追索者的眼睛。我获取了前所未有的神圣感。
摘录《最初的声音》附录的《新诗二十讲》(实质是讲课的讲题,实际讲课中每讲细化为2-4节课,形式上活化),稚嫩却是我心路成长的真实体现——
第一讲:从范例看新诗的基本特点,树立想象是艺术之源的观点
第二讲:从范例看新诗的语言魅力,积累一些新诗意象
第三讲:从范例看新诗语言的形象美,有形与无形的互换
第四讲:从范例看语言“熟悉的陌生化”处理之一
第五讲:从范例看语言“熟悉的陌生化”处理之二
第六讲:用“熟悉的陌生化”给事物重新命名
第七讲:新诗自由谈——我所认识的新诗
第八讲:文本写作之文本语言的介入
第九讲:由文本语言的介入到系统语言的介入
第十讲:隐性美的挖掘之一
第十一讲:隐性美的挖掘之二
第十二讲:场景语言的介入之一
第十三讲:场景语言的介入之二
第十四讲:积累常见的新诗句式
第十五讲:新诗自由谈——我所认识的新诗
第十六讲:如何运用想象营造新诗的神秘
第十七讲:想象与中心词的辐射关系
第十八讲:想象的几种类型在新诗中的运用
第十九讲:一首好诗的几个向度参考
第二十讲:总结——如何加强语言修养与拥有自己的词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