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像怀疑韦庄那样怀疑一个人的名字。因为他的名字实在太像一个地方的名字,一个城市的名字,一座村庄的名字。不是韦庄端己,而是韦之庄城。他的名字同他的诗词一样端庄典雅,他的诗词也跟他的名字一样,每一首就是一个城市,一个庄园。那是诗的城市,诗的庄园。
一、走进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这是定格在每个人心目中的韦庄。江南好,江南老,几乎就是韦庄的代名词。很多人甚至明知这是菩萨蛮的词牌,看见江南好的字眼,一样要认为这是一首“江南好”。
“江南好”是唐朝的词牌名,相传为白居易所创。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能不忆江南。
两首都是描绘江南美景的杰作,不幸的是韦庄出生的太晚,而且没有自创的曲调,否则后世的“江南好”可能不是白居易的这副模样。
但是韦庄的《菩萨蛮》仍然让很多人误以为是《江南好》,和其他词的名字不太一样,内容对后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看似鲜明的词牌节奏。韦庄好像是《一千零一夜》中跟皇帝讲故事而让皇帝忘记杀人的处女,用丰富美丽的内涵让读者忘记了这是一首《菩萨蛮》而不是《江南好》。让人不得不相信,韦庄写诗有魔法。那么韦庄写诗的魔法在于哪里呢?
韦庄写诗的魔法在于他诗意的美。
韦庄的美,是众口皆碑的美。“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这是人人都说的,不管是到过的还是没到过的,不管是江南人还是异地人。以至于江南变成人们的一种集体潜意识,让人去思念去向往。甚至游人也觉得应该在江南老去。
韦庄的美,是清新秀丽的美。“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只有水的故乡才有水的生活。在岸上看到的春水是碧于天的,在水里看天是听雨眠的。水滋润了江南,江南也美化了水。水与岸的交错给游人带来了无比的清净。
韦庄的美,是缠绵悱恻的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这样美丽的自然里,人也同样的美丽着,在月色皎洁的晚上,人月合一,天人合一,又有谁愿意离去呢?
韦庄的美,是流连忘返的美。“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只是片面的论述。真实的情况是“还乡断肠,不还乡也断肠”。因为离开家乡本来就是一件难过的事,但是离开美景,也同样让人伤心。人都是思乡的,但是人不仅仅有一个故乡。人有肉体出生的地方,也有灵魂归属的地方。不管是上帝的伊甸园,还是传说中的极乐世界,天国,天堂,也许世界上的人都没有去过,但是都知道那是最美的地方。那是同人出生地同样宝贵的地方,同样值得珍惜的地方。在诗人开来,江南就是天堂,就是人灵魂的故乡。在两个故乡的两难选择中,人的智慧走进了无可奈何的矛盾。这是物质与意识向碰撞的美,是灵魂与肉体统一而又矛盾的美,是人世间最高层次的美。这种美远远超越了地域差异,让回家的人不回家的人都为之牵挂,为之断肠。
韦庄写诗的魔法,在于他诗中的情。
韦庄的情,是朴素的情。“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显然韦庄是不属于“人人”的,他应该是游人。韦庄是爱江南的,“只合江南老”也许是他对江南的约定,是和江南之间的誓言。誓言是没有好坏的,付出却是有差别的。很多人喜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真情,为对方毫无保留的付出,甚至忘记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健康,很感人,但是相比“游人只合江南老”,又算得了什么呢?在韦庄的誓言中,他是让自己和江南一起变老,这付出就是时间,就是就是青春,就是生命!金钱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健康是生命中的一部分,生命才是人的全部,相比之下,韦庄付出的是自己的所有,让痴情的人相形见绌,自愧不如。
韦庄的情,是灵动的情。“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水面的平静和水流的灵动,把春天特有的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宁静的外表和春潮涌动的内心在历史的长河流淌着,却不溢出河面一点。
韦庄的情,是纯洁的情。“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即使在喝醉酒的时候,也能看到皎洁的明月和同月一样洁白的美人。酒精麻醉的只能是意识,却唤醒了潜意识。喝醉酒的韦庄更能提现他的纯净和多情。像月一样的朦胧,像美人一样清秀,还有霜雪一样的纯净。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突然见到如霜雪一样的洁白,还有洁白后面藏着的纯洁的人,那是怎么样的宝藏怎么样的发现啊!
韦庄的情,是恒久的情。“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与其说是对别人的劝告,不如说是自己生活的体味。“断肠”的思念,似乎注定了离乡永远是一个悲剧。特别是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面临着回乡还是留守的两难选择,不管怎么样都是断肠,都是伤怀,只是因为自己不能同时拥有两个美好的事物。这不是一无所有的为难,而是难以两全的为难。是富有的为难,是高层次的为难。诗人恨不得把自己分成两半,一半留在家乡,一半放在江南。一无所有那叫被迫,花朵眼乱才是选择。
和所有的魔法师一样,韦庄是一个谜。他的诗告诉人很多答案,也给人带来了很多的谜。一首诗是一个谜,一句话是一个谜,每一处都是一个谜。
读到“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的时候,我想知道韦庄是听谁说的江南好,是听了才去的还是去了才听说的,他在那里过得好吗?在那里老了吗?
读到“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时候,我想知道,韦庄写诗的时候是在岸边还是船里,是白天还是晚上?是睡着还是醒着?
读到“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时候,我想知道,韦庄当时在的“酒吧”是哪里,在岸边,在山脚,还是在闹市的小巷中,美人是谁,是妻子还是情人?还是沦落天涯的红颜知己?他是在梦中见到还是现实中接触,为什么会这样清晰而又朦胧?
读到“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时候,我想知道,韦庄除了自己还想对谁说这番话,最后他还乡了吗?断肠了吗?
走进韦庄,走进一个诗情画意的天地;走进韦庄走进一个敏感多情的内心;走进韦庄,走进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语。这就是魔法,就是艺术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