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东南亚华文诗人作品的“中华情结”
有叶
却没有茎
有茎
却没有根
有根
却没有泥土
那是一种野生植物
名字叫
华侨
这是菲律宾著名华文诗人云鹤先生一首烩炙人口的小诗《野生植物》,多年一直在海内外众多读者中广为流传,也有许多评论家在文章予以评说。一首仅有短短九行三十二个方块汉字组成的小诗,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广泛的持久的影响,就在于这首诗不仅以独特鲜明的意象简约而准确地表现了海外华人的整体形象,其中饱含的历史沧桑与人生际遇感人至深;更在于它从侧面揭示了海外华人共有的寻根情结,展现了这个特殊群体的灵魂骚动与生生不息的追求。可以说,这首诗也是我阅读东南亚华文诗人作品的一个导引,它摡括地道出了我的总体感受——东南亚各国的华文诗人,都是在用诗歌的形式寻找自己灵魂的根与泥土。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永恒的母题。古今诗人几乎没有一个从未写过与这个母题相关作品的。作为远离祖先生长的故土而四海漂泊的华裔子孙,尽管大部分并非在故土出生成长,而是华族的第二三代并已加入居住国的国籍,但他们的血管里始终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博大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一直以不同的方式得以传承。作为这些海外游子的精神代言人,东南亚各国华文诗人的“中华情结”,首先就表现在大量的乡愁诗中。他们或缅怀祖辈离开故土移居海外的艰辛与奋斗,如马来西亚诗人吴岸的《南中国海》、《海之唇》等作品:“一张破席,两个枕头,一个求生的热望/我们的祖先漂流在你的洪涛里”;“什么?/the lip of sea!/海也有嘴唇吗?/他们永远不明白/不明白我们祖先/飘洋过海/开辟新天地的/浪漫主义情怀……”。或借各种具有鲜明中华文化色彩的意象,抒写对母土割舍不断的逆旅情思和深层眷恋。在菲律宾诗人明澈诗中:“月饼——/像故乡的月亮?/光芒皎洁。/月饼——/像母亲的脸庞?/温柔又善良。/月饼——/有孩子时代的/笑声!/月饼——/有炊烟袅袅的/童年!”(《月饼》)简约的意象饱含多少亲情乡情!泰国诗人岭南人则借中国特色的餐具“筷子”为意象:“餐桌上,看你教你的孩子/如何用筷子夹汉菜/品尝中华文化的芬芳,看在眼里/甜在心上”。(《潇洒依旧——寄郭永秀》)表达的是一腔热爱祖国,传承中华文化的赤子之情。作为并非出生和成长在故国的华族第二代的菲律宾诗人苏荣超和越南诗人林晓东,同样象父辈一样胸怀故国心,满腔故园情。“接过远亲从故乡/带来的莲藕/以为一刀/就是两断/谁知依然/斩不断”。(《乡情》)中国一个“藕断丝连”的成语,化作了血浓于水的悠悠情愫。“中秋花灯/一盏一盏/是回忆的小路/延伸到我的童年//看见一只只/蹦蹦跳跳的玉兔/把月儿点亮/圆圆 光光/无邪的笑容/像月饼里的馅/香香 甜甜”。(《童年中秋》)中秋佳节的传统民俗和中国的神话传说,构成了作者怀念故国山河和童年时光的美好载体……
可以说,怀念故国家乡题材的诗作,占了东南亚华文诗人作品很大的份量,也是各位诗人着力最多的题材领域之一。除以上例举的诗人作品,仅从前三届东南亚华文诗人大会首发的三本评论集来看,引起评论者关注的这类作品还有很多:《移山参》、《圆了回乡梦》、《梦中的月亮》(泰国诗人曾心);《乡情》、《醉》(菲律宾诗人吴天霁);《乡愁》、《乡心》(菲律宾诗人云鹤);《烛光照大地》、《自我陶醉》、《血浓于水》(印尼诗人顾长福);《古厝》、《中国,你是远远一颗蓝蓝的宝石》(马来西亚诗人秋山);《乡愁是一杯浓浓的功夫茶》、《回到故乡的月亮胖了》(泰国诗人岭南人);《浮萍》、《汉字》《茶的短章》(印尼诗人莎萍);《井》、《清明节上光明山》、《弹筝的女孩》(新加坡诗人郭永秀)、《祖先倒下的地方》、《遥远的祝福》、《有水的地方》(新加坡诗人旭阳);《表姐远方的来信》、《外国月亮》(汶莱诗人海庭);《送友北归》、《母亲啊》(菲律宾诗人陈扶助);《蓝色的波浪》、《这一天最是牵肠》(新加坡诗人史英);《根》、《在原乡》(马来西亚诗人王涛);《另一种乡愁》(越南诗人依雯)等等,不胜枚举。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表现手法各具特色,但有一点相似的,就是诗中溶进了诗人浓郁真挚的爱国爱乡情感,跳荡着一颗颗海外华裔的赤子之心。
东南亚华文诗人象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裔子孙一样,不管身居何种生存环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他们的心是与自己先辈的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他们诗歌中鲜明的“中华情结”,还大量地表现在时刻关注故国家园在发展进程的每一个变化与进步,“中国不愧是诗之国呵/中国已不再是一块多灾多难的土地/她充满信心和希望/随着神五的凯旋/不管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科学文明/今日的中国/将是全球注目的对象/而我在来年的清明/会向躺在坟墓里的双亲说:/“中国又进步了!”(马来西亚诗人杰伦《中国又进步了》)象马来西亚诗人杰伦一样,东南亚华文诗人热情讴歌新中国翻天覆地的伟大历史变迁,“振兴中华”成了海外游子共同的心声。中国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奥运会申办成功,圆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梦想,喜讯传播到世界各地,诗人们欢欣鼓舞激情难抑,印尼诗人顾长福写了《扬眉吐气的日子来到了》、《吟北京申奥成功》;新加坡诗人旭阳写了《飞船之歌》、《火凤凰》……马来西亚诗人吴岸在《重阳》一诗题记中写道:“2007年10月19日赴韶关出席第二届东南亚华文诗人大会,又逢举世瞩目的十七大在北京召开,有感而作此诗于21日晚在韶关学院联欢会上朗诵。”诗中作者满怀喜悦地高歌:“遥望山下/万家灯火/闪耀着人间的温暖/人类的希望/啊 中国 中国/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大地鲜花分外香/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同样参加此次盛会的汶莱诗人海庭归国后寄来了一大组歌咏红三角山水人文和新世纪发展变化的诗作,其中《韶关的天空》诗中写道:“三市红土呈英骄/丹霞山风彩引四方/红三角/是梦的苏醒/……像朵朵鲜花/开满粤北山区/长出无数希望……”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是相通的,每当祖国大陆发生的大亊,总会牵动着诗人们的情怀。2008年汶川发生“5.12”特大地震灾害,东南亚华文诗人不仅在所居住国参与支持同胞抗震救灾的各类公益活动,还创作了大量诗作,向各国民众展示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鼓舞灾区民众重建家园的信心与意志。其中,近些年致力于小诗创作的泰国诗人曾心,写了四首《赈灾短歌》,其中《心祭》写道:“伴着四川的凄风苦雨/我点亮心灵的烛光//走向苍茫的大地/把它种在顫动的黑夜里”心系灾区的一腔挚情借助烛光的意象显得饱满丰润。另一首《补地》更让人荡气回肠:“天无情/把地球撕裂//人有情/在女娲补过的蓝天底下/中华儿女昂起不屈的头/大喊一声:‘我来了!’”短短不足四十字的小诗,把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坚毅性格刻画得撼人心魄,催人奋发,确是过目难忘的佳制。
随着祖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门大开,紫气东来。近二十多年来,许多东南亚华文诗人频频归国旅游观光,有些还返祖居故乡投资兴业。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出现了大量游历神州画山绣水的情景俱佳的力作。这些作品或描画奇异优美的自然地理名胜,如新加坡诗人郭永秀的《黄梅雨——泰宁游踪之一》、印尼诗人莎萍的《周庄》、马来西亚诗人杰伦的《寂寞月牙池》、泰国诗人曾心和岭南人的《泛筏九曲溪》与《鼓浪屿的早晨》、菲律宾诗人明澈和云鹤的《怀鹭江》与《玉龙雪山》等等,举不胜举。有的则通过实地考察历史文化古迹,抚今追昔,温故知新,如马来西亚诗人吴岸的《信念——观秦俑有感》、泰国诗人岭南人和曾心的《历史老人扔下的担子——站在胡里山炮台看大担、二担》与《罗江》、汶莱诗人海庭的《梅关古驿道》……东南亚华文诗人的这一类山水纪游诗,除了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由衷赞美之情,它们与其它纪游诗有别的是:强烈的“家园意识”和寻求灵魂皈依的深层冲动。诗评家陈仲义在《扇形的展开》诗学专著中曾指出:“终极追寻是人们生存的一种本能反映,……人们在现代文明高速进程中既享受物质又失落精神,时时处于某种被掏空被弃置的漂泊状态。而带有神话虚幻色彩的家园意识,很自然成为人们精神的象征和代码。”东南亚华文诗人本身与生俱来就带有浓郁的漂泊感受,加之大多生活在当今高度商业化的环境之中,精神层面的饥渴感与焦虑感就比其它族群尤为强烈地反映在在他们的诗中,借游历自然山水“返朴归真”,消解精神压力,寻求灵魂得以宁静栖息之所在,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印尼诗人莎萍在《周庄》看到的是“现代化会吞噬 雅拙的桥/古朴的橹 潺潺的水响”;而新加坡诗人郭永秀“从鼓浪屿、泉州、福州/一路追到泰宁 这幽幽的/泣诉啊,要几时才说得清?/要怎样的慰藉,才肯释怀?”通过“一路山水相随,云烟相送”,诗人终于看到“没有蝉鸣和鸟啼,天地/进入了禅定的境界”,消解了内心深处的“焦躁与不安”……而生命意识尤为集中强烈地表现在这类诗中,当推新加坡诗人伍木的《西藏辞》组诗。在他的笔下,青藏高原的一切,都是生命哲学的载体。此地存在与发生的一切自然的、人文的风光,都像“一位千年坐禅的白发圣哲”,在向人们诉说生命的秘密、生存的法则和人生的意义……被“高山症无情咬噬着”的诗人,在此接受“生命临检”,“把充满秽气的人间心尘/放大后一一涤净”。当他“收拾好脸透微紫的虚弱皮囊/速速辞别心中的白须圣哲/出藏入蜀”之余,他得到的是,“把龟裂和飘散的魂魄/再次组合与归位”,生命唤醒了自我的真血性、真情怀,完成了一次痛苦而真切的精神洗礼。这样的纪游诗显得诗境开阔,立意深远,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是理所当然的。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归根结底取决于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东南亚华文诗人生活在异国他乡,一些国家的执政当局曾在很长的时间里对华族文化采取高度排斥与压制政策。华文诗人们在极为艰险的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文化传统的继承与传播,他们不仅自己坚持华文写作,还办报刊、办学校,举行各种利于培养新生代学习传承中华文化的公益活动。这些举措反映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成为彰显“中华情结”的最直接体现。“卅十二年的血泪怨气/化成了千盏万朵/雪白丰盈的燕窝/滋补着印华文艺/鼓荡起华夏文化出东方/在椰风蕉雨的翡翠之国/碧海青天写华章”。印尼诗人在《血染的风采——祝贺印尼东区文友协会成立》一诗中,对解缚后的印尼华族文化充满了奋斗坚持后的喜悦与憧憬;“啊 再生之树/峥嵘的民族之树/光荣的岁月/先辈们的精神/永在我们/内心深处”。新加坡诗人旭阳以一首《再生之树——民办南洋大学》表达了千万华裔新一代继承老一辈的“精神”,誓将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信念与决心。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在年轻一代华裔中出现了传统文化有可能断层的危机,这一点引发众多华文诗人的警觉与思考。新加坡诗人伍木借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出版新加坡伤痕文学选集《点滴》的契机,写出了整个族群对传统中华文化与价值观没落的焦虑:“晦涩磨蹭着汗颜和忐忑不安“,希望年轻学子“成长忙碌着”不忘“文化靠岸”,从“世纪之痛”中警醒及奋起。(《文化靠岸》)这种 “文化靠岸”的呼唤,实际上正是海外华人寻求灵魂的根与泥土的具体表现。
以上我们只是从题材与情思方面概述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中国情结”。实际上,如果从艺术表现形式方面考察,我们也能从中看到极其鲜明的中国印记。尽管这些海外诗人长时间生活在异邦,他们所处的环境与中国大陆的诗人有很大差异。但是,正如著名诗歌理论家吕进教授在谈到东南亚华文诗歌时所指出的:“华族早就有‘不学诗,无以言’的古训。在这世界上,拥有‘以诗取仕’的历史的民族大概也只有华族。不但在中国大地上诗歌之树常青,而且随着华人诗人(包括一些有成就的华人诗人)向世界各地的流动,华文诗学也飘洋过海,在异邦土地上焕发光彩。母土诗学的浸润,是东南亚华文诗歌的共同点。”(《东南亚诗歌:本土与母土》)这种“母土诗学”的影响,使得东南亚华文诗歌在古今交融、中西交汇的总体特征中,处处突显或明或暗或深或浅的“中华文化“基因,就是很自然的了。对此本文不作具体描述了,留待感兴趣的读者从具体作品中去细细品味。
受阅读范围和理论水平所限,本文仅就东南亚部份华文诗人的少量作品作一个简略的概述,偏颇之处是显尔易见的,希望得到诗人们和诗评家的指教。
在本文最后,笔者愿引录2009年获“中国诗魂奖”的马来西亚著名诗人吴岸一首短诗《古瓷》以作结束语——
你惊醒在我的惊醒中
记起了忘却的来路
在哪个朝代
哪个酒镇
你记起海上的颠簸
一如我感到就义前的烈焰
沉睡了千年之后
我惊见你釉的唐光
你惊见我唐的釉彩
我惊醒在你的惊醒中
2010年4月5日于粤北山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