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夜幕下的汶川“萨朗”舞
 
夜幕下的汶川“萨朗”舞
  文 / 黄耀辉

  与两年前的汶川相比,如今夜幕下的汶川县城更加迷人。每晚7点开始,只要不下雨,再冷的晚上,县城的窝庄广场也要围拢几百市民,跳“萨朗”舞。
   11日晚,记者在重建后的汶川县城“窝庄广场”看到,几百男女围着八圈之多,翩翩同舞,速度由慢到快,跳到激烈时,领舞男子加快舞步,带头交换各种不同的舞蹈动作,或双腿交替重踏,或左右旋转,高潮时,男子叫声“吓喂”,女子应和“哟喂!”曲终后,再变换新的舞曲和步伐。
   70多岁的何奶奶背着小孙子在跳“锅庄”舞。她说,背上的小孩才8个月。“窝庄广场”中央的大理石地上是闪闪的彩灯,身着羌服的何奶奶跳得很投入。
   汶川的羌族兄弟告诉中新社记者,羌语的“圆圈舞”称作“萨朗”,但随藏俗叫“锅庄”。他介绍说,“萨朗”有“唱起来,摇起来”的意思,在羌区盛行和普及,是古老的自娱性舞蹈,男前女后,不限人数,围火塘或场院一圈,不封口,向逆时针边歌边舞,是羌民最流行的舞蹈形式。
   在汶川,“萨朗”舞成了“锅庄”舞。广州援建的“窝庄广场”是新改建而成,广场9个羌雕分布均匀,巨大的电视屏幕里热播着“锅庄”舞,广场70多岁的老人,10岁的儿童也踩着节拍围跳“萨朗”舞。
    汶川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兼总会主席郭素梅对记者说,“窝庄广场”能容纳500人左右,但现在看来广场规划还是太小,汶川人太爱“锅庄”。郭素梅说,有了二年前的惨痛,“窝庄广场”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避难。
   一个身着羌族服装的学生告诉记者,她姓张,今年上高三,很快就要参加高考,出来放松。她自信地说,不会影响参加高考,“萨朗”舞晚上9点就结束的。
   在广场周围,还围了几圈看“锅庄”的汶川人和游客。来自该县三江镇的魏小姐说,她是汉族人,在汶川县城工作,喜欢“锅庄”却不会跳,只要广场有“锅庄”她都来看。
   60多岁的杨老伯表示,二年前家里的房子垮了,现在又有了新家,该跳“锅庄”耍耍了。

                              ( 2010.5.12写于汶川)

2010/5/13 11:09:54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545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8995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