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评论>>关于应对诗社征联技巧
 
关于应对诗社征联技巧
  文 / 杨振林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别称门联、联语,新春佳节贴在门侧的又叫春联。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也许论证这个命题必须长篇大论,但如果说“对联至今很有市场”,证明就简单了,因为我简单地体会到这一点,从1997年重建飞霞山门楹联应征头名至今,应邀而撰的对联超过50副。由此可见,已经流传千百年的楹联艺术在当今仍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以自由体诗为主的五月诗社,以征联与文友在网上互动,令人赞叹。以格律诗词起步的我,以饱满的热情关注这项活动。我发现部分作者对楹联的特点或说基本要领不太熟悉,发短信给汉标社长,说准备写篇短文有针对性地谈谈应征此联的技巧、要领。汉标社长很快就回了一个长信息,说自己有此意,正准备打电话叫我写。五月诗友之间常常心有灵犀,乃兴旺的因素之一。
    这次征联反响热烈,超出预想,衷心感谢诗友们的关心支持。借此机会,我也尽能力完成汉标社长交给的任务,回报八方诗友的热情。

               一、基本要求

    对联艺术发展到颠峰时,其格律细则也相当繁复。大道至简,我今天只谈谈基本要求。同时,结合应征作品说说哪些是缺陷或忌讳需要避免。
    对联的基本要求通常有四项:
    一是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非故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求达到某种特殊效果。如“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缺一(衣)少十(食)”两侧联话所提到的对联,这类多为幽默谐趣而弄巧,是特例。总的要求还是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是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一般来说“仄起平落”,这是指末句尾字,即上联最后一字用仄声,下联最后一字用平声。习惯用平水韵的诗友对这个要求不在话下,只懂普通话四声的朋友也不必为难,你就用普通话声韵,阴平阳平即通常说的第一声、第二声就是平声,上声、去声即通常说的第三声、第四声就是仄声。有中古音变,也有现代音变,普通话声韵的工具书也出版了。这是鼓励用普通话声韵。沧海桑田,语音也在变化,与时俱进,好事。
    如果连普通话四声也不完全搞得清,可以参加应征吗?可以!但您必须有奇思妙想,出类拔萃。“诗有奇句不论平仄”,文以意为先,因词害意、因声害意不可取。像宋代姜白石为声调和谐将“锁窗幽”改为“锁窗明”,完全相反的意思,也敢这样改。但我能理解他的作法,他是写出来给人上台歌唱的,一声不谐,唱出来难听,很丢人的。我不知道歌者是用哪里的方言,但粤曲就是阴平、阳平都不通用,否则别扭、难听。当然,不要故意钻这个空子,奇想妙语也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所谓“妙语天成”,有功力、有缘份的人才有天成之灵感。
    三是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
    合乎以上三项称为对仗。实际创作中,有工对也有宽对,即要求用工整完美的对仗,也允许不十分严谨的对仗。这个问题下面再结合本次征联具体谈。
     四是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重复即“合掌”,对联的大忌之一。为什么呢?其实很好理解,这么短小精悍的品种,惜墨如金,怎么允许重复?

          二、重中之重: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述四项要求是最基本的,前三项主要说形式,第四项主要指内容。之所以先把这项单独谈,还是因为文以意为先。不切题,与要写的事情无关,就离题了。自撰上下联也好、应征上联或下联也好,前后语句也好,都要求一语贯通。我在张宗君先生的应征联里留言说前言不搭后语,就是指出他不合乎这项要求:“三夏水稻一禾九穗四海缪斯入诗笺”,似乎可以理解为诗人们为嘉禾而赞美,但太牵强了,“隔”了又“隔”,此其一。其二是跟上联也没有衔接。这样,就散架了。
     各位都有能力单独解决这个问题。如宗君先生,自由体诗写得极好,尤其是写了大量短小精悍的自由体诗,意象贯穿或意象群要有内在联系的道理不可能不懂。《某种婚姻》的“香口胶”意象、《史诗》之“线”意象,令人击节赞赏。
     我估计不少诗友可能与宗君先生一样,其实是被密密的数量词缠绕住,“舞”不起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下面会细说。
     切题、意象统一之外,更高的要求——其实也是“竞赛”要求,就是立意要高远,有新意,向高境界拓展。既然是“公选”,就有比赛的性质、妙解“花语”才能脱颖而出。

            三、捉摸数量词,绕过缠缘井

      丹霞赤柱先生出此上联,用了四个数词,五、万、千、三,可以说此联大半截都是数量词,着实很考人。可以说是给应对者披枷带锁,再加半身绳索缠绕。弄不好就越绕越紧,整个思维都被绕进去。我琢磨,解决缠绕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解决“万紫千红”的应对。这个词组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如果只对这个词组还罢了,但要与其余的词贯通流畅、准确达意,还真不容易。细细琢磨,这是个手铐,得先解。
      如何解?先把可以备选的找出来再说,工对、宽对都列出来备用。这是个呆子办法,但实用。试举如下:
       千丝万缕  千秋万代  千秋万世  千秋万岁  千秋万古  
       千门万户  千难万险  千辛万苦  千军万马  千凿万击
       千呼万唤  千言万语  千岩万壑  千丘万壑  千头万绪
       千淘万漉  千山万水  千寻万仞  百闻一见  十风五雨
       十拿九稳  十寒一曝  九牛二虎  九霄一羽  七荤八素
       七言八句  七零八落  五关六将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五洲四海  五行八作  四时八节  四通八达  四停八当
       四平八稳  三坟五典  三言两语  三心二意  一唱三叹
       一唱百和 一波三折  一呼百应  一刻千金  一馈十起
       一时独步 一枝独秀  一年四季  一清二白  一穷二白
       一心二用 一知半解  一言九鼎  半斤八两  单枪匹马  
       寸阴尺璧  有加无已 双飞比翼  孤影独行  连篇累牍

     看熟“备选池”之后,以您的立意为引领,选用词句。
      第二,慎用五、三两个数词,因为上联有,下联在同样的位置要求对应。连“万、千”在内,被绕过的诗友不少:寒水依痕、向诗、五味子、里程、郑风英、凤舞、traisy、野有蔓草、张宗君、曾新友、青云之子、诗风海强、岭南一棵树、兰花姐姐、粤海风鹏、无才也对、书生、夜游共18位。首先看“五颜六色”这个容易想的词,抛开容易被“万”字绕不说,其实这个词组有“合掌”之嫌,最好不选用它。木樨避开了“五”字之绕,但“六颜七彩”一是生硬,二是也有合掌之嫌。

             四、本联应对的平仄要求

     能工则工,不能工则宽,以意引领。这是原则。上联是八/七断句,也是2-2-4/2-2-3音节,不要断错,目前只发现一位应征者断错句。按七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一般要求,逢双字要合平仄,第五个字也同样讲究,对联对尾句末三字的要求宽一些,此联末三字可以按平仄平,也可以仄仄平拗救,平平仄也将就,但不能平平平。末尾三字皆平,韵律无起伏,犯“三平调”之忌。末尾三字放宽,例子很多。例如:

      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
      席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郑烨:西湖湖心亭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柱杖僧归苍茫外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杨慎:昆明华亭寺

      据此,上联为

          五月山花万紫千红/三江流水汇南海

      下联平仄应为(○代表可平可仄):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正格)
                  ○仄○平仄仄平(变格)
                  ○仄○平仄平平(宽格)

      暂谈到此。下一步,我将针对应征诗友在平仄、对仗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及时点评,与各位共用探讨、学习、研究。
                                  (2010.3.3)


         ●第二篇  领会上联意蕴 从容应对下联 ●

    上联:五月山花万紫千红  三江流水汇南海

    这是一个分句上联,要注意两个呼应:一个是上下联整体呼应,另一个是下联两句的前后呼应。上下联缺乏关联,即为离题;下联前后缺乏关联,就不自然流畅。其实格律诗词、现代自由体诗歌都一样,要有一口内气串联整篇,否则支离破碎,不成篇章。一些现代实验性诗作,看它每一个意象乃至一组意象都新奇,甚至很美,但一首读完,却不知所云。
    为了使初学的诗友容易领会,我这里借用一个公文写作常用的名词——“主题词”。用它来表述对联的主题、意蕴。
    这一上联从字面上看,前句是在写韶关春夏的风光,但“五月”是双关语,即同时指五月诗社。因此,上联的第二层意思、也是主题、意蕴,指五月诗社生机蓬勃,欣欣向荣。后句“三江流水汇南海”,笔锋一转,写境内浈江、武江、北江奔向南方的海,山水交融,写出韶关山水城市之特点,并使境界开阔。但其内在心象却是写五月诗社、韶关文化、粤北文化汇入广阔的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因此,我将上联的主题词归纳为:
            文化  五月诗社  韶关

    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下联应该写什么:
    (一)主题词不变,围绕五月诗社、韶关、文化来构思。
    (二)由于此联是为五月诗社将来的固定社址乃至永久社址而征集的,所以最为重要的是想方设法表达五月诗社的特点。
    综合上述两条,应征诗友至少要对五月诗社和韶关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勤上本网,必能了解基本情况,并发现其特色。【点击进入本网“诗社视频”板块,有介绍诗社概况的“简介”专栏,有反映诗社创作成绩的“成果”专栏,有纪录诗社二十多年历程的大量照片并说明文字的“相册”专栏,还有“视频”专栏展播的各级电视台为五月诗社历年来举办大型诗歌文化活动的电视专题片等珍贵历史图文资料,欢迎点击观赏。】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创作方法了。概括全貌或者从某个特点、某一方面的成就入手,均可产生佳构,此处空间没有限制,自由度很大,五月的成就本身是多方面的。
   青鸾玉石的“卅年诗社四方八面九域俊才贺尧天”是第一个既切题又合平仄的应征联,较好地理解了上联的构思,只是“浪费了”最后三个字。看似气象博大,细思却容易被理解为应景、应制,无意中反倒缩小了内涵。从不少作品末三字相近的情况来看,用陈词一定要谨慎,要反复推敲,如果没有点石成金的妙用,至少也要有令通篇浑成、流畅的作用,否则不如平实一些,直指特点。
    由此可见,末三字是“收网”,乃至画龙点睛出“诗眼”,不可随手。也许是前面的数量词很磨人,费尽才思,到末三字就感到轻松而忽视了其作用。我有个建议请尝试一下:
    整体构思自我认可之后,写完前句就放下来。然后读一读相关的诗、文再动笔。
    这个方法的好处是:让思维一边恢复弹性,一边充实知识。由于欠着半句而“心里有事”,这时候学习事半功倍,最容易受到启发,产生灵感。
    匆匆与笑吟吟玩“斗诗”之余,各写了下联的前句,并邀请网友们接龙。很有意思,一个从宏观入手,一个从微观入手,切题又工整,值得借鉴:

    1、百年诗梦一鳞半爪/

   “百年诗梦”出手宏大,“一鳞半爪”既有个体自谦,也表达共性:“生年不满百”,一生爱诗、写诗,所得也就一鳞半爪,所留亦如雪泥鸿爪。在诗歌的长河里,一个人、一个团队所得所留也就一鳞半爪。我感到接后句颇要费些功夫,因为前句没勾勒五月诗社的特点,后句七字之内要有所指。不容易。

    2、无声喜雨四时八节/

    这八个字从五月诗社的一大特色入手,形容五月诗社像春夜喜雨滋润“作物”。确实如此,五月诗社在培养文学新人、帮扶文学爱好者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也卓有成效。从本网的一些文章里已经可见一斑。这句运用了典象,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典自然浑成无斧凿痕。而“四时八节”使外延有所伸展:五月诗社的奉献是长年如此,至今不改初衷。
    在此,诚恳建议有心人细细品味这两名诗友的各半个下联,同时,大胆“接招”,必有所得!
    下一篇,将和大家再次探讨平仄问题。今天说的“主题词”,属于内容的范畴;平仄属于形式的范畴。今天先提示初学者:平仄不是技巧难题,而是心里难点。敬请留意下一篇:《消除心理障碍  平仄不是问题》。
                                 (2010.3.9)


            ●第三篇 消除心理障碍  平仄不是问题●

    让平仄弄得很不耐烦的原因很简单。
    古今音变把一些仄声字变成了平声字,把一些平声字变成了仄声字。
    因此,现代人不管用方言,还是用普通话,都会碰到这个问题:明明是“阴平”,怎么是仄声字呢?比如“一”字。
    发生音变的字不少,按前辈诗词作者的规范要求学格律诗词,要硬记不少变了音的字,否则容易搞错平仄,确实有点烦。如果你不是下大决心学格律诗,肯定会由烦恼、厌烦进而形成一种心理障碍。
    我这里提一个建议,或者说要求:
    一、初学者不去理会平水韵、笠翁对韵、唐诗宋词元曲的声调,一律用普通话四声,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二、已习惯用唐宋声韵的人,沿用即可,同时,有条件的话,不妨转向普通话声韵。理由很简单,推广普通话是国家对新时期的语言文字的一项要求:“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1982年的国家宪法、2000年的国家语言文字法都曾有规定。
    这样,基本上一揽子解决了问题。
为什么说“基本上”呢?因为声韵问题确实有它复杂的一面,比如普通话中的上上音相联,就会发生变音,第一个字仄变平,比如:冉冉升起,第一个“冉”字成了阳平。
    这些情况不再讨论,话题越简单越好。下面讲几个基本的平仄、对仗格式,一看就懂。之后万变不离其宗,稍稍用心,就不会忘记。所以说平仄不是问题,至多是心理障碍。

(一) 七言诗、联的平仄

1、| | - - - | |
   两个黄鹂鸣翠柳
   - - | | | - -
   一行白鹭上青天

2、- - | | - -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 - - | | -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七言对联2-2-3节奏的两种对仗的平仄。一横代表平声,一竖代表仄声。这两联连在一起,就是一首七绝。本诗即杜甫的代表作之一《绝句》。
    请留意,第二、第三句前四个字都是——| |,这个叫“粘连”,为什么要粘连呢?在典籍中我未能查阅到,自己揣摩的结论是:诗词原来是用来唱的,其实就是歌词,绝句共四句,结构上一般分为起、承、转、合,第三句为转,但要顺着声调转才流畅。总而言之,是声律和谐的需要。既是文意之转,也是声调在“承转”。个人看法,不一定正确。

(二)五言诗、联的平仄

    把七言诗的头两字截掉,就成了五言诗联的平仄对仗。
3、- - - | |
   江流天地外
   | | | - -
   山色有无中
4、| | - - |
   郡邑浮前浦
   - - | | -
   波澜动远空

    琢磨透了这四个对仗的平仄格式,任何五言、七言对联的平仄就不在话下了。加上粘联、韵脚,绝句的格式也学会了。五律、七律呢,记住八句诗中的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对仗就是了。
    到此,你也会觉得平仄根本不是难题,就这么简单。对联的声律要求明白了,令初学者生畏的七律、五律的声韵要求也搞定。需要补充一点的就是,七言对联“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第二、四、六字可平可仄,但诗只有一、三不论,五为腰声,不能可平可仄。
    看到这里,四字句的对仗不言而喻,因为一般都可以划为2-2节奏,与七言诗的前面四字相同。两字句、六字句、八字句的道理也一样。对句时,逢单不论平仄,逢双讲究平仄。三字句呢,也不必赘述,就在七言、五言的后三个字里。
    读到这里,你也许已醒悟:填词的时候,不论长调、小令,也是这个原则。初学填写,一般记不住每一句平仄要求如何。这个无妨,对着词牌标明的平仄即可。工具书标得很清楚的,“—”为平声,“ | ”为仄声;“+”为可平可仄,即“不论”的字位。
    明、清两代对平仄、对仗有许多细致的规定,我们今天不必理会,还是那句重复多次的话:文以意为先!
    个人有个预感,今后的对联,可能会对平仄淡化。即文意好、上下联词性对应或相近即可。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诗词是用来唱的,所以平仄很讲究,现代的诗词包括对联是用来读、用来看的,感觉声调大致和谐就行了。
    此后,我会基本上抛开声律,单讲意境。请留意下一篇:《如何争夺本次应征对联的“状元”》。                           (2010.3.17)


           ●第四篇 如何争夺本次应征对联的“状元”●


    《关于应对诗社征联的技巧》等三篇文章,因为考虑到前期应征者当中新手颇多,故着重讲了声律方面的问题。经过诗友们的共同努力,本次征联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成熟作品频现,可喜可贺。本篇可算得上是同一系列的第四篇文章,旨在为诗友们冲刺冠军加油长劲。以我多年学习和实践的心得,我以为,最重要的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满怀信心  鼓足干劲

    有信心,才敢下笔,有信心,才敢投稿。因此,我把信心放在首位。其实,信心除了能为自己打气之外,还有规律性的因素:无论你是著名作家、诗人,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手,谁都是“而今迈步从头越”,都是从零起步。老手的优势在基本功扎实和经验丰富,但也有“所知障”的不利因素,反倒容易落俗套;相比之下,新手固然经验不足、基本功或许差一些,但心无挂碍,锐气十足,往往脱颖而出。因此,老手和新手在同一赛场上,谁也没有绝对的优势。可以说,谁把能量聚集在靶点上,谁就能胜出。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干劲就上来了!

          二、温故知新  福至心灵

    相比其他文学创作类型,专门搞对联创作的人可能很少很少,正因为如此,构思之前,不妨读一些有关的作品、评论文章。这样,容易使有用的信息得到有效的集中,继而融会贯通,福至心灵,事半功倍。黄伟龙先生的“红日蓝天飞白鹭  青山绿水啭黄鹂”意境优美,生动有趣,对仗工整,一举夺得南方农村报“迎虎年征春联”状元,绝非偶然即兴。构思之前杜甫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肯定有意无意在脑海掠过,温故知新,福至心灵!

          三、切合主题  营造境界

    应征对联要切题,本系列前面的文章已多次提及,也曾重点论述。因为本次应征作品当中,除了匆匆、笑吟吟二位故意戏谑搞气氛的对联之外,也时见不切题甚至离题之作。本次征联为五月诗社永久社址所用,当然要与五月诗社相关,否则,即使奇思妙想也属枉然。   1997年夏秋之际,清远飞霞山因特大洪灾损毁严重,重建后主门楼征联,我以“飞来福地劫后重生新世界  霞蕴灵光眼前又见旧庄严”夺得头名。数年后,遇到评委之一的杨光治先生,才知道当时评审的情景。他说:终评时,黄天骥教授一眼就看中了这副对联。进入终评的作品,都写得工整、优美,但是只有你这一副,工整、意蕴好,扣紧救灾复产、劫后重生的主题,因此评委一致通过定为第一名。
    如何营造境界?境界,也称意境,在诗歌创造中,是诗人营造出来的一种情景交融,空灵融澈的诗意空间。“意境”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意象”,都很“空灵”,不容易言传。单说意象,古今中外对这个词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流沙河先生在《十二象》中选录了康德、庞德、余光中、朱光潜、艾青等十位名家的解释,加上流沙河先生自己,共11家,我反复研读,觉得各有道理。但未解之处甚多,倒是觉得福建毛翰教授在“歌词创作十二讲之《意境的营造》”中说得明白畅晓,过目即入脑。兹录如下:
    “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意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狼狗、警棍、坦克和铁丝网,意境就是白色恐怖。”
     按我的理解,再打一个不很贴切的比喻:意象是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经营方式,意境则是产品。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构思着力点在意象。实际上,应征诗友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经营意象,煞费苦心亦颇具匠心:诗梦、净土、冰心、旧雨、喜雨、九龄风骨、九龄明月、千丘万壑、一叶菩提、一枝独秀、心香、青葱、北辰、善缘、大风……
    品味能够广为流传的名句佳作,都有独特的语境、独特的境界。黄庭坚“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表现个人的漂泊旅程,营造出一种豁达境界;贾岛“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极尽独行者的孤寂与疲惫,营造出一种绝对孤独的心境;徐悲鸿“直上中天揽日月,欲倾东海洗乾坤”营造了一种天马行空的豪迈境界;佚名“诗写梅花月,茶烹谷雨春”营造了一种恬静、悠闲的诗意空间。
     诗能表达的东西没有界限,回到具体的命题,则有范围。比如本次征联,已确定的上联和“五月诗社”则指引及至匡定了下联的方向和范围:或立身修养、述志抒怀;或褒扬成就、祝福寄愿。应征者应按此经营意象,并力求清新脱俗,含义隽永。
    纵观现有的应征下联,切题、工整的作品不少,但令读者、评论者感到“一枝独秀”的作品仍未出现。因此,有心人均有机会夺魁。
    敬请诸位诗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敬请诸位诗友抓紧时间再做做功课,温故而知新,从中得到启迪。同时,拓宽视野,高屋建瓴,营造佳境,力争夺得状元!

                                 (2010.3.20)

             【管理员说明:杨振林诗友为本次征联活动,先后写了四篇普及性的辅导文章,从三月至四月先后发表于本栏目。现征联已截稿,特将此系列文章集中于此,便于诗友网友查阅。(2010.5.4)】 
            【管理员再注:以上文章原刊于“公告”栏,因近期公告内容较多,故移至“评论”栏。本文此前已被点击261次。2010.5.18】
2010/5/18 2:05:11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854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9309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