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第一部中学生题材剧本的时候,我确定了一个自以为大家都可以接受的主题:爱是一种伤害。当然,这个“爱”指的是“早恋”。其实,就我的观点而言,即是跳出中学生这个范畴,“爱是一种伤害”这个命题在很多情况下仍然是成立的。在现实生活中,爱成就了很多,也摧毁了很多。
昨天看的这部《呼啸山庄》(香港译为《咆哮山庄》),就是一部以爱的名义置亲爱的人于死地的电影。
19世纪,在英国约克郡一个阴沉的荒原边上,名叫希斯克利夫的一个吉普赛男孩,被迪恩先生收留到呼啸山庄。他在被人排挤的同时却得到主人之女凯西的钟爱。长大后,凯西在深爱希斯克利夫的同时,又无法拒绝想过优裕生活的愿望,而能提供这种生活条件的,却是邻居艾德加·林顿。希斯克利夫在一次误会后悄然离去,凯西在愁苦的心情中嫁给了林顿。
几年后,在外面世界混出了名堂的希斯克利夫风度翩翩地回来了,林顿的妹妹伊贝拉爱上了他,他买下了呼啸山庄,为了报复凯西,希斯克利夫和伊贝拉结婚了。
希斯克利夫的冷淡无情使伊莎贝拉很快枯萎凋谢,凯西也因为悲伤过度而濒临死亡。在凯西弥留之际,希斯克利夫来到她身边,把她抱到窗前,眺望呼啸山庄的那方岩石——他们童年时代的“城堡”。
凯西死后,希斯克利夫心神错乱,在哀悼凯西、期待死亡中捱过了20年。他对周围的一切人都极端轻蔑、百般折磨,直到凯西的幽灵在一个严冬的雪夜,把他召唤到他们最喜爱的荒原上的某个地方,在死亡中重新聚会……
这是一部丑陋而又浪漫的作品,冷酷无情的的排挤和不顾一切的爱情相互纠缠。爱有多深,毁灭的力量就有多大。最后,希斯克利夫以爱的名义置他深爱的人凯西于死地,实现了他对世界的报复。漫天风雪之下的世界如此冰冷,而“死后重新聚会,爱情最终胜出的”的结尾,对我来就并没有任何的说服力。
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样的爱已经是一种畸形。在很多80、90后的年轻人看来,爱情已经随性得像一盘速食,他们时时刻刻把爱情对自己的伤害降到最低,所以也无所谓坚持和执着。这种对于爱情的理解和态度,在小说作者埃米莉.勃朗特看来,是否又是另一种畸形呢?
这部1939年的作品,表演和镜头语言都充满了经典的味道,剧情紧凑,有些地方可能因为篇幅的原因剧情叙述太赶,比如希斯克利夫与伊莎贝拉哥哥之间仇恨的产生、伊莎贝拉情感的转变都过于仓促,不够合理。而演员的表演就是现在来看也是难以超越的。得以一窥劳伦斯·奥立弗的风采,他妻子费文丽可是我的偶像啊。
本片曾获第12届奥斯卡最佳摄影金像奖、电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音乐七项提名。导演是美国的威廉·惠勒,主要作品有《黄金时代》、《罗马假日》、《宾虚》、《呼啸山庄》。
买了好久了,终于有心情看了这张碟。
(本文写于2007年8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