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评论>>韦之庄城(三)
 
韦之庄城(三)
  文 / 端颜玉己

                    

                         ◆三、韦庄之市◆

    “城,以盛民也;市,买卖之所也。”有城而无市或者有市而无城,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至少不是完整的城市。那么韦庄的市是怎么样的呢?

          如今却忆江南乐, 
          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 
          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 
          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 
          白头誓不归。
 
    “如今却忆江南乐, 当时年少春衫薄”,江南乐和春衫薄,直截了当地写出江南给诗人的印象:“乐”,还有春天的季节。“当时年少春衫薄”还有在江南时的年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写的是闲适的生活,还有壮观的酒楼场面。桥是斜的,可以骑马靠着桥栏走,所谓的楼,大概是酒楼,或者晚上的红楼吧,可以从窗口或者阳台看到“满楼红袖招”。
    家似乎只是在不方便出去的时候才存在的。白天城里人要上班,乡下人要做事,都不会呆在家里;那些住在酒店或者宾馆的人更加是这样。都是为了办事或者旅游才到外面来的。也许是天黑了才在这里过夜,找个临时的家,但是白天都出去了。这样的“家”没有了“人”自然就成了“市”。酒店的主要业务从住宿转到了餐饮,功能从家变成了店,变成了“市”。当然这只是许多“市”之一的酒市。但是其他市的场景可见一斑。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这是在酒楼里面看到的场景。华丽的装饰,华丽的乐曲,还有一样貌美如花的美人,喝醉的诗人甚至分不清自己是在酒楼还是花丛倒下。
     然后诗人醒来,留下了“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的誓言。这大概是要永远隐居于此的誓言吧,白头誓不归就是不再回到从前生活的地方去,在“见花枝”的地方永远落脚。
     归园田居估计是每个文人心中的一个情结。但此处诗人却要把自己的余生安置于闹市之中,并且“白头誓不归”,不得不让人想起一句著名的俗语:“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也许只有明白了韦公子在韦庄(江南)是隐居,而非正常的生活,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他能比别人穿更少的衣服,为什么他是骑马倚斜桥。按理说桥的栏杆是只有人才可以扶的,骑马的人走过去,徒步行人往哪站呢?但是因为韦之庄城是他隐居的山林,大隐的闹市,所以没有太多的约束,没有太多的社会潜规则。自己想做什么就是什么。
    小隐的人把山当成了市,大隐的人把市当成了山。满楼招展的红袖,在他看来也许是山中的桃花杨柳枝,骑马的人在其中穿梭;所有的歌舞都是莺歌燕舞,所有的美人都是香花芳草。他不仅仅把本属于闹市的景象当作了山林,还把俗世中酒楼饭店的服务员当作是山中的花草。小隐的人因为寂寞把物当作人,大隐的人因为心静把人当作物,这也许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之一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城市也不在于有多壮观多华丽,只要有了情趣,有了美景,有了名人就可以名扬千里。韦庄就是这座韦之庄城的名片,用自己隐居的生活代言其中的自由和灵动。
     小朋友常常听到大人们讲这样一个无厘头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和尚,和尚在讲一个故事。故事里面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和尚,和尚在讲一个故事……”说到孩子睡着了,还是什么故事也没有讲。这大概是小隐隐于山的和尚给后人传下来的。大隐隐于市的诗人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无穷尽的故事:“从前有座城,城里有个市,市里面有一个诗人,诗人在念一首很长的诗……”
     这做城就叫韦庄城,里面的市就是韦庄市,里面的诗人就是韦庄公子,公子念的诗,就是韦庄的诗。
2010/6/22 1:54:51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549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6187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