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一张珍贵的照片
 
一张珍贵的照片
  文 / 李秀芬



    在我的相册里有一张不同寻常的照片,每当看着这张照片,心里总是难以平静,一股兴奋、自豪之情从我心里油然升起。照片里有一位慈祥的老人正在认真地听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汇报在山区里任教的情况……这是几年前在新丰县马头镇羌坑铭源基小学发生的事。如今,这位长者已离我们而去,但他那慈祥的脸孔、亲切的话语及感人的事迹却永远留在我心中。
    这张照片照于2001年初秋。那天阳光和煦,秋风习习,在革命老区新丰县马头镇一间并不起眼的乡村小学——羌坑小学(香港铭源基金早期捐款修办的一间乡村小学),迎来了三位特别的客人,他们就是霍英东先生、何铭思先生和老诗人韦丘。当时,三位老人驱车近千公里,到曾经资助过的红三角偏僻山村的中小学走一走、看一看。刚一下车,三位老人顾不上喝茶就在操场上与当地的教师、学生及村民亲切地交谈起来。随后,霍先生与在校教师一一握手表示感谢。我问作为教师代表接受了霍英东先生亲切接见,随行的记者按下快门,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当霍先生握着我的手时,我激动万分,他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年轻人要好好干,不要怕条件艰苦,会慢慢变好的,安心在这里教。”我凝望着眼前这位80高龄,充满爱心的慈祥长者,想到他对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一掷千金,不图任何回报,还经常亲自到各个偏远的学校慰问师生时,我噙着泪花,附在他的耳边说:“我会的,我所做的都是应该的,比起您做的微不足道,我要向您学习……”这是我第三次近距离接触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了。
    第一次是在1993年,也是在这间小学,那时我还是个读小学五年级的黄毛丫头,是镇里仪仗队的一名队员。为了迎接霍英东先生的到来,我与镇仪仗队的队员们早早就来到羌坑小学。那天的羌坑小学彩旗飘飘,新修建的教学楼、宽敞的球场、干净的校道、洋溢着清香的花草,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师生们一脸的幸福,全村的父老乡亲喜形于色,早早地候在校门口,等着大恩人霍英东先生的到来。“霍爷爷来了!来了!”在一片欢呼声中,我们敲起了鼓,吹响了喇叭,全场沸腾了,那激动的情形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只记得当时有好几个同学的鼓都被敲破了。就在那天我第一次见到了关心革命老区教育事业的霍英东先生。他是为霍英东基金会捐资落成的教学楼剪彩来的。那天,面对为他们准备的一箱箱水果,霍老一个也没吃,就喝了几口用山泉泡的清茶。随后,他叫身边的工作人员把水果分给了在场的同学们。至今我还记得那诱人的水灵灵的葡萄,很大很甜,当时,霍爷爷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笑了,还叫我们慢点吃。
    第二次是1995年,我在马头中学就读。那年  11月,我又一次见到了关心老区教育事业的霍先生。霍老又一次来到老区,为霍英东基金会捐资兴建的一幢教学楼剪彩,为再次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的。
……
    如今,霍老先生已离我们远去,他的善举,老区的百姓是不会忘记的,老区的孩子们是不会忘记的。望着这张珍贵的照片,仿佛霍老先生就在我们身边。我相信爱不但可以传递更会生长壮大,既然霍老先生在老区人民的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沿着他走过的充满爱心的路一直走下去的。
2010/7/20 20:08:19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444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4391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