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诗人桂汉标创作包容性特色初探
(指导老师) 温阜敏•
桂汉标,笔名杜土、杜川等。祖籍福建晋江,1949年10月生于广东。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韶关五月诗社社长,铭源基金会驻韶关办事处常务副主任。1968年上山下乡,1972年进广东电力基建公司当工人,后任工会干部、团委宣传部长。1982年调韶关群众艺术馆,1984年转调韶关市文联,任《南叶》文学月刊编辑、主编达15年,并任韶关市作协主席。1979年加入广东省作家协会,并任第三、四、五届理事,韶关市第六届政协常委,韶关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1990年加入中国作协。1972年始发表作品。已发表新诗600多首,散文、评论等100多万字。已出版诗集4部、散文集1部、评论集4部,主编“五月诗丛”“红三角文学丛书”等100多部。有作品曾获广东新人新作奖,全国煤炭文艺作品一等奖等10多项。长期致力于培养文学新人,培养了30多名广东作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4名,并推动捐建希望工程40多项。多年来致力于粤北文学新人的组织培养,为青少年办事,1999年曾受中宣部、团中央、国家教委等联合表彰。2001年获第二届霍英东“贡献奖”,并在40万港元的奖金中拿出15万元设立“五月诗歌基金”,以奖励和推动粤北及粤赣湘边革命老区的文学创作和诗歌事业。自1996年以来,在“铭源基金会”的支持下,举办了近50届校园文学夏令营。
桂汉标与文学史:政治,当代诗歌艺术转型
据桂汉标言,他在初中一年级就开始创作,且在升中考的时候,作文了获得了全市第一名,作为特长生,被北江中学录取。然而在他读高一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社会让他投入到“上山下乡”浩浩荡荡的运动中去,于是就这样,桂汉标和一个人学习知识的黄金年龄擦身而过。
(一)60———70年代
60年代以后,80年代之前,政治抒情诗形成了以表现“阶级斗争”和“世界革命”为主题的“战歌”模式。“所谓战歌是与颂歌相对应的概念,如果说颂歌的主调是正面颂歌,那么战歌的主调则是以批判为主要功能。在‘左’倾政治和红色意识形态对诗歌话语的强力渗透和全面覆盖下,诗歌的主题题材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都被纳入了一体化的以革命样板戏为典范的美学规范。”面对当时的社会是一个泛政治化的社会,政治生活是社会的中心,政治批判代替了艺术批判,政治学取代了诗学,青年学生桂汉标深受其影响。每天抄写毛主席语录是必备课,学习不是主要部分,而是被卷入政治斗争中。桂汉标就是在这个时候学会了写讽刺诗。这些讽刺诗基调慷慨激昂,充满革命性和战斗性。拿他的第一部诗集《缤纷的情韵》中,围绕“爱的变奏”这一主题中的大部分诗歌都带有他当年的思想轨迹。例如《紧急通知》:
长途跋涉千里万里,穿过初春绵绵阴雨,部里一个《紧急通知》,好不容易传到工地。
连日正忙排除积水,此刻一看笑破肚皮:“冬季将至风高物燥,防止火灾当务之急!”
省局要求“坚决贯彻”,县里再添加三条“措施”,圈圈外头又套圈圈:“关于贯彻通知的通知……”
层层讨论层层批示,一级比一级重视。谁知一瞧发文日期,竟是去年十月十七!
“紧急”旅行一个冬季,《通知》早成过时皇历。不不!此件并非废废纸,年终执行还来得及!
不妨再发一个《通知》,各级头头概请省力,此纸公文年年通用,一直用到下个世纪!
还有《仅供参考”》、《“糯米干部”》、《有“礼”走遍天下》、《啤酒发电》、《条子吟》、《送礼小唱》等诗,针砭时弊,给当权者一个警醒的作用。
(二)80年代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进程中,8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刻度。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权威结论,让一个“红色时代”落下帷幕,时代定位之后开始的社会转型所需要完成的意识形态合法化形象论证,也同样是以文学叙事为主要书写形态;展开对文化大革命的全面清算。文学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转型之初承担了特殊的历史使命,文学也以“‘文革’叙事”将80年代定格为一个启蒙时代。
80年代开始的诗歌转型是以恢复被“文革”中断的诗歌历史传统为主要任务,让诗歌从肤浅的歌颂中重新回到正确的政治立场,“实现对生活的干预,从歌舞升平、愚弄人民的现代造神运动中重新回到真实表达时代宏大声音和人民心中愿望的‘代言’位置。”这一内在的要求,使诗歌把在与人民和政治保持一致的前提下,真实反映社会现实以及书写真实情感作为恢复现实主义传统的一个起点。所以现实主义的真实性成为诗歌的首要的创作原则得到空前的强调。
桂汉标的诗《情系亲山爱水———致一位水电工程师》:
那么熟悉 尽管/与你是头一回见面/精干的个子 浓浓的/书生意气袒露/一颗电光般闪亮的心/在电气化县的证书上/在手与手轻轻一握中/青春因电而燃烧 告别/甜甜的焦风 蔗雨/也许 选择不无痛苦/面对山的高峻路的崎岖/自珠江溯流而上 探寻/生活丰富的内涵 你/淡然一笑 省略了/二十几载的风景……
《书签》:
一张日历 不再苍白/柠檬色的灯光 喧哗了/狭小而寂寥的空间/隔夜的茶水五味俱全……不是开篇 不是尾声/人生本是永远的过程/寻寻觅觅偶然的一瞥/竟亮了永恒的一瞬/自然的构思 余韵袅袅/透出了最新鲜的气息/这一枚书签 从此/夹进了觉醒的生活
还有《处境》、《变电站写意》等诗表现了一种时代的情绪,在这些情绪中深含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忠实主体的思想和情感,自觉地把诗歌作为一种反映时代情绪和人民心声的“代言”。经过“文革”,从青涩到成熟,从迷茫到觉醒,在思想解放潮流和中国改革探索的实践中,桂汉标诗歌中,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关注现实,扣问人生,进一步把个人的命运和沉思与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反思结合了起来。
接着新潮诗歌的崛起,朦胧诗以它的现代主义趋向变革了当代诗歌的审美意识和诗歌观念。朦胧诗作为一种新潮诗歌,它的出现一开始就呈现出强烈的反传统的异质性———对当代诗歌的思想谱系、颂歌母题以及审美风尚的叛逆和断裂。“朦胧诗现代主义美学倾向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点是运用意象化方式构筑象征模式。”
桂汉标的《十月 我们的诗香了》:
一首诗/一首紫罗兰一样香的诗/绽开 竟整整花了/三年/
交叠的目光 头一回/聚焦于清寥的晚秋/灵感的导火线 开始/嗤啦啦被点燃/诗情如炽热的岩浆/在心地最深处/喧哗 翻滚…… 这首诗的题目《十月 我们的诗香了》本身就带有朦胧的意味。一篇短短的诗,出现了很多意象:紫罗兰、岩浆、石山、花、草、树木、云、烟、太阳、月亮,表现诗人桂汉标对诗歌改革的欣喜,重新获得个人的话语权力,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想法,他所塑造的世界是一个具有独立价值和想象方式的自足世界,而不再是时代的代言。
《离思》:
没有祝福 没有/表演一般的再见/你猛摇的手掌 模糊了/车窗 视线距离/铃声又一次响起/灵魂 被重重摇撼/我猛然背转身/默默地 走出送别的站台/深夜 走下列车/陪伴我的 是/长长的影子 长长的孤寂/多想寻觅/雾遮掩了眼睛/多想呼唤/风 偷走了声波/惟有脚步沉沉地/叩打远方一片空蒙……
一首离别的诗,我们看到的不是对离别场景直观的逼真的客观反映,而是通过自己的情感、心灵和思想对客观意象进行加工处理,让这些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思的意象,熔铸了诗人强烈的主体意识,从而表达诗人的不舍之情。
对于70年代步入诗坛的桂汉标来说,80年代是他丰收的年代。1982年所写的《我开采太阳》获得全国奖,对缪斯狂热执着的追求有了一个很好的回应。从“新思潮”到朦胧诗的兴起;从有韵到无韵;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桂汉标将它们好的一面吸收了。而一个人已经固有的思想要重新接纳另一种思想,是怎样的一个痛苦的过程。期间的痛苦我们不知道,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桂汉标一首首好诗,一首首不忘本紧跟时代的好诗,一首首容纳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好诗。
接着后朦胧诗与后现代主义的转型,这一时期的诗人消解文化颠覆崇高,表现一种承受自由的失重感、普遍怀疑的积极维系、反抗异化的悲剧意识,包括反崇高反英雄、反意象化、回到口语。但这一重大的转型中,对于一个历经磨难的诗人桂汉标来说,并没有对他的诗歌造成什么冲击,而是用一种理智的眼光看待。因为这些后朦胧诗人面对的是刚刚诞生的新生活,他们没有经历那个令人悲愤的年代,他们不理解,也很难理解。
(三)90年代
当代诗歌告别了80年代的“喧哗与骚动”之后,在跨越90年代门槛的瞬间,便迎面遭遇到一个“噬心主题”的尖锐痛楚。1989年,海子自杀;1993年顾城自杀;1996年老诗人徐迟自杀。诗人频繁自杀,似乎暗含着什么玄机。“90年代诗歌的危机或者说诗歌的现实境遇,在另一个第三代诗人于坚那里,被转换为海德格尔的尖锐追问———诗人何为?”50到70年代,诗歌是国家话语的承载;80年代,诗歌给诗歌言说提供了喧嚣的话语场;到了90年代,诗歌在市场话语场却遭遇了“门票”准入的尴尬。在一个商业文化霸权时代,在一个诗人日益边缘化的时代,在精神迷惘、价值中空的时代,诗人何为被作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提了出来。欧阳江河提出重新“寻找一种心的语言策略”,他认为诗歌写作的新的可能性来自两个至关重要的活力:一是扩大了的词汇(扩大到非诗性质的词汇);二是生活(世俗生活,诗意的反面)。正是这样新的语言策略和新的话语实践,使得当代诗歌开始获得了走向综合与包容的可能性。
90年代的诗歌从整体状况来说,作为思潮的特征已经彻底消失,个人化的特征得以强化。
桂汉标的《人性》:
活生生的人字 震颤/所有社会的中枢神经/最原始的处境 最新潮的服饰/最庄严的神态 最脆弱的情感/最理性的现实 最骚动的梦幻/追寻无始无终依然是/斯芬克思那一个/千古之谜∥首次的站立 骄傲了/岁月莽莽的丛林/蓦然睁眼 站立者/无一不软软地趴下/不由自主又无可抉择/复杂的单纯 高贵的卑劣/在哲学的极限处 正/赤裸裸地呈现∥从没有圆满无缺/自圆其说的仅仅是语言/一半白 一半黑/一半朗朗阳光 一半沉沉阴影/从没有圆满无缺/美是和谐 更是真实的不和谐/瞬间沉醉 久久地/悸动一个时代的心灵
人这种高级动物,有着最高的思想,纵然屹立动物之首,但人的生存现实却是美与丑、高贵与卑劣、光明与阴暗交织,在岁月的河流里“软软地趴下”。这首诗,通过“词语”的“转移”获得一种新的敞开性和包容性。诗中“词语”的转移,如:“社会的中枢神经”、“斯芬克思”、“复杂的单纯”、“高贵的卑劣”、“时代的心灵”等,给人阔大的视觉效应,精神的矛盾鲜活地呈现了出来。诗人用辩证的眼光去拷问灵魂:在缥缈的生命里该何去何从?面对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确实是诗人必须考虑的问题。
(四)21世纪
从“政治文明”到“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可以说步入21世纪以来,现代“人权”意识、民主政治理念,已经伴随全球化、现代化的浪潮渗入中国社会各阶层。而诗歌更是千姿百态,诗歌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但是;随着人们的文化消费日益多元化,比如影视剧、百家讲坛、电视选秀,还有网络的盛行,它们时时刻刻地在诱惑着人们的眼光,文学市场受到挤压;此外,浮躁风袭来,使一些没有坚毅的诗歌精神的诗人不愿正视现实和关照生活,所写的诗像是得了软骨症。当代诗歌出现的流弊现象例如有“口语诗”、“下半身”写作,甚至“口水诗”“垃圾派”。而桂汉标是一个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人,他用理性的思维,以及对诗歌人文精神的坚持,对诗歌的虔诚的追求,身体力行,积极创作。他后期的诗歌创作主要是短诗的创作,虽然篇幅短小,但他对诗歌熟练的驾驭能力跃然纸上。例如他的手机组诗《诗意节庆》中的《情人节》:
怒放了 所有艳丽的玫瑰/开闸了 所有情感的潮水/哪怕再昏暗潮湿的角落/卑微的蚂蚁也忘情地相依相偎/欧风美雨 激活了民族的精髓/化瞬间为永恒何须循规蹈矩
短短几行就把节日的特点描绘出来,语言精简明朗,而且还富有哲理性,让人读来颇有韵味。
桂汉标诗歌的包容性
作为一位穿越了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的诗人,虽然经历过了各种各样的诗歌潮流,但是桂汉标一直是自己写作个性的维护者和具有时代性的诗的守望者。我知道,一位有自己写作立场的诗人能全面的包容各种诗歌写作派别是很不容易的。这让我们看到,桂汉标是一位多么包容、宽容的诗人。一位包容的诗人就是一位善良、大气的诗人。他的音色里带有时代变迁造成的精神震荡的痕迹,在他的诗中,一直隐现着一个坚毅的跋涉者的身影。他这种对诗歌包容的气度不仅加强了诗歌本身的转化力,也把诗歌导向一种与更开阔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关联。
有了前一部分的解说,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桂汉标诗歌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本土性、人文性。
一、本土性
我要说的本土性是一种意识,本土意识。“所谓的本土意识,并不是指狭隘的地方主义,而是指一个人或某一群体对其所处的地域及其衍生的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桂汉标的诗作就体现粤湘赣红三角地域色彩和乡土气息。
作为民间出身的诗人,桂汉标的诗具有社会底层的原生态特征,即有着天然的平民性与现实主义精神。例如他早期的诗作《煤矿的哲学》:“听凭命运的安排,岩石是冷峻的安分的;煤却既骚动又痛苦,因为它有理性有期待。/凝集一切又涵盖一切,黑色无比单纯无比丰富;最古老又最时髦,矿山有着永远的流行色。/被掩埋与被燃烧,煤的两端是死亡;而生命是矿工一个开拓进取的过程! ”
他对煤矿性格的理解和对煤矿工人生活的了解,是很深刻的。现实是残酷的,唯有积极“开拓进取”,才能使生命更有意义。那样艰苦的环境,体现的不仅是他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也体现了他的历史感和责任感。此外还有《我是矿山的月亮》等诗中,他描写煤矿,感悟煤矿,从煤矿的理解上升到对生活的理解。
《韶城远眺》:广角镜有情 让我/从熟悉中发现了陌生/凝视的目光远了 心/彷佛靠得更近更近/群楼灿灿耸高了蓝天/绿树重重淹没了喧嚣/困顿的日子随江水逝去/桥 拓展了生存的空间/呵 美是生活更是追寻/爱因距离而加倍增长
作者从远处看韶城,用富含哲理的笔调,开始是视觉的变化,夹杂情绪的变化,到了最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爱因距离而加倍增长”。距离产生美,有一定的距离才会让我们产生幻想,对于养自己的那片土地,距离让我们知道心里到底有多爱。若不是热爱生活、融入生活、深入生活、拥抱生活,不是深爱着这土地,是不能写出这么有力度的诗作的。
还有《山城文化节》、《南雄竹艺》、《情漫金鸡岭》等诗中,描绘了韶关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这些诗对韶城或歌颂或沉思或褒扬或咏叹,处处体现了他的本土意识。于诗人而言,“他们是情感最丰富的艺术家”,“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会,与本土情节的关系最密切。”
二、人文性
“尽量造福于社会,这是上帝给人制定的法律!这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它成了我们文学家的义务。不要摹仿那些为艺术而艺术的人。要努力为自己找到一种对祖国对人类的强烈信念,以便使你有可能将自己的努力和思想同祖国同人类联系在一起。”(贝朗瑞《致艾•列尼维》)引用 这句话可以说是桂汉标对诗歌精神的追求,对诗歌应该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认同,他本人也一直按照,这样一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原则要求自己。从他举办的那么多届文学夏令营以及多次诗学社会活动中,最能表达他对诗歌的精神追求,同时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真正为人民做实事的无私者的形象。
在《桂汉标世纪诗选》里面,有17首是为各种文学社和杂志而题的短诗,它们以文学社和杂志名为诗歌意象,桂汉标根据自己的实地经历,扣紧对象特征,注入情感,用不同的诗歌形式来表现一种知性的诗歌世界。如《铁风———题赠羊城铁路公司<铁风>文学季刊》
不是空穴来风 不是/起於青萍之末的薄脆/因钢铁的激动而诞生/你穿透/空间与时间的雄风/路轨的坚持/车轮的昂奋/涤荡尘世的污浊和喧嚣/倾听吧倾听/驭风而至的新世纪/正搏击每一颗/流汗的心灵
艾青常说:“存在于诗里的美,是通过诗人的情感所表达出来的,人类向上精神的一种闪灼。”“人类”向上的精神,就要求诗歌世界更其开阔一些,使人进入这片世界能感悟到吏深更远一点的东西。温阜敏在论文《新诗的红土性》中说桂汉标是“赤子情怀战士心”,这不是没有根据的。从桂汉标的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这种耿介正直之气。他立足民间,吸收融合各种优秀的诗歌理念,用敏锐的洞察力,真实地反映社会。
他早期的诗《有“礼”走遍天下》:不送烟,不送茶,摇头晃脑装聋哑;没有烟,没有酒, “研究研究”不解答……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社会腐败的图景,不好的社会风气在侵蚀我们的环境,使人们有这样的错觉,只有送礼给领导才能办成事,而某些领导也自认为只有送礼,才会给老百姓办事。这样的社会环境,无论是谁,只要还有社会责任心都会为之着急。作者给社会的阴暗面来了个善意的讽刺,目的是让那些领导者能真正地做实事,为人刚艮务,为社会服务,而不是只想着私己利益。
桂汉标在2006年写的《活力的辐射———南沙海滨新城重大活动剪影》(手机短诗一组)中,用简洁的语言,捕捉活动的一瞬,既如实地写出了活动的重大,也体现了一个全球化、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例如《红三角土特产品展销》
记得地球那一条红飘带吗/七十年后飘到新潮翻卷的南沙/草鞋草根还成了名优特产/大洋浩森 欢跳起多少浪花/呼应着两位长者的策划/红土地觉醒了正活力喷发……
对于诗歌的创作,桂汉标认为有两个原则是一定要遵循的:一是要忠于生活,二是要忠于个人的内心感受。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诗歌艺术转型,桂汉标的诗跟进时代的步伐,同时自觉抵制诗歌流弊,书写真实的生活,汲取新原料,大胆探索,增进内容于形式的完美结合,所以,他的诗呈现出多元的艺术风格,也正是创作包容性的进一步体现。早在1986年,桂汉标在洛阳对诸诗友说:“像我这样单靠传统手法来进行创作,显然满足不了读者的需要,如果不借鉴吸收现代技巧,势必走入困境……”这样的思想意识,使他的诗不仅继承了优秀的诗歌传统,而且积极投入新的创作,具有时代的痕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桂汉标对诗歌包容的气度,让我们在他的诗歌里面看到了更开阔的社会、文化语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