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当中,有不少大大小小的节日,大概没有任何一个节日能像中秋节一样具有诗情画意。
在童年里,我最喜欢的是中秋节与春节。中秋节那动人的“嫦娥奔月”故事,使我充满了好奇与追求,又甜又香的中秋月饼,更令我唾涎三尺。在云淡风清,秋高气爽的月圆之夜,与家人或亲朋好友团聚一起,吃月饼、闲话家常、薄饮赏月,该是如何的美好,诗味的情趣。
我的家乡在南方,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住着勤劳、善良、纯朴的乡亲父母。山村人民生活简单、朴素,人们互相友爱,过着与世无争的山村老百姓生活。可是,大大小小的节庆中,人们过得非常清雅,并具有深厚的“人情味”。
在中秋节到来前一两天,我们便开始准备月饼及拜月的供品,对孩子们来说过节是一件很紧张,很激动的事儿。终于,盼望的中秋节来临了,孩子们兴高采烈,梳洗整齐,穿着当然要比平时更美丽。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就是在外地工作的爸爸也赶着回来了,大家围坐一桌,那晚的饭菜不比寻常,大家一边谈笑,一边吃饭,享受在幸福的天伦之乐里。多年过去,我一直会回忆童年的幼稚,并感谢上苍,赐予圆月,赐予佳节,赐予人间的团圆。
吃完饭后便开始拜月,摆上早已准备好的月饼及花果。“拜月”一般上是女人的事儿,做孩子的非常热情地参加。在拜月过程中,乡村里年纪最大,学问最多的邝爷爷最喜欢哼小调,然后耐心地跟我们这一群年纪相仿的孩子们讲“嫦娥奔月”故事,我们拖着腮听得津津有味,邝爷爷总是指着天上的月,问我们:
“你们看到月宫里的小白兔了吗?”我们顺着手势望着圆月。哇!晚上的月亮比任何时节的月亮都要皎洁、明亮;秋风轻轻地吹拂着,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小脸颊,我们沉醉在故事里,仿佛看到嫦娥仙女正抱着小白兔,在月宫里翩然起舞。
听完了故事,爸妈已经在焚纸撤供,然后切月饼,这时候我们便开始“串门”了。这“串门”是我们小山村的一个风俗,就是把家里好吃的东西与邻家互相交换,所以,中秋节的晚上,我们品尝着多种味道的月饼,吃着,笑着,整个小山村都热闹着,山村里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人们欢乐的笑声。
童年在串串的欢笑声中消失,长大后我们居住大都市,从此后,即使是团圆浩明的中秋节,我们都不曾真正的欢乐过。家乡的月饼,家乡的欢乐,家乡的人们,离我们越来越远。
(二)
中秋节,一个难忘的日子,我最敬爱的大奶奶在那一天死去。
大奶奶是一个苦名的女人,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奶奶那慈祥、善良、美丽的脸上总是一副笑容。我从小多病,自小离开父母,到中国大奶奶的家居住生活,学习汉语。
大奶奶十五岁那年和从未谋面的爷爷结婚,据说那年奶奶怀孕了,因为没有知识,孩子掉了,一位外亲的侄子过续给奶奶当干儿子,结果奶奶一连生了两个女儿。奶奶青春年华期间,爷爷为了生活远渡泰国,并在泰国再次结婚生子,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但一直和大奶奶保持联系。
就这样,年纪二十出头的奶奶一直等待着爷爷的归来,几十个春秋,黑头发变成了白头发,美丽的脸庞有了鱼鳞线条,但奶奶一直很乐观的抚养两个女儿和养子的成长。
也许是受了奶奶的影响,我在奶奶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奶奶是乡村方圆十里有名的善心人,她乐于帮助他人,教导孩子有方,而事实上奶奶从未进过学堂,但是做人的道理啊,奶奶讲的条条是道。我自小喜欢坐在奶奶的膝盖上,搂着奶奶的脖子,要奶奶讲故事,不然总是睡不着觉。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奶奶总是有好多好多的民间药方,而且很管用呢。
奶奶一生吃素,喜欢拜观音,初一十五喜欢念经,而我似懂非懂的坐在奶奶的一旁,听奶奶念经。奶奶的声音很好听,我常说如果奶奶唱戏的话一定会很红很红,每听到我这样说,奶奶总是说:
“丫头,那个抛头露脸的事儿咱可不做,再说你爷爷知道了一定会很生气的。”说着奶奶会转过身偷偷地拭去脸上的泪珠,因为爷爷虽然在泰国结婚生子,但爷爷在39岁时就去世了,听说奶奶知道后啥也不说,一个人跑到山林里砍柴,好几天不吃不睡,她的伤心从不让别人知道。
在我成长的生活中,奶奶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的礼貌等,不幸的,1986年的中秋节,奶奶拜完了月娘,含笑而去,享年88岁。奶奶从活寡到死寡守了六十多年,最终无法和爷爷见上一面,但我知道奶奶一直深爱着爷爷,我常常看到奶奶捧着爷爷年轻时的相片,对我说:
“丫头,看到没有,你的爷爷是天底下最好的男人。”
说到爷爷时,奶奶的眼睛就会像那初八初九弯弯的月亮,里面是晶莹的花儿。
现在每逢中秋,我们必然会到宗亲祠堂祭拜奶奶。我父亲为奶奶和爷爷在宗亲祠堂买了一个灵牌,把两位老人家放在一起,每每看到灵牌,我总会在心里念着:
奶奶!希望您和爷爷在天国团聚!
是啊!人间团圆,奶奶和爷爷在天国也团圆。
(2010·9写于泰国曼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