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贵美近作小辑《思念在苦苦地泅渡》
工作生活在美丽的万绿湖畔的河源年轻诗友黄贵美,从QQ群里给我发来《源城文艺》即将发表的近作小辑,希望读后写些看法。我很乐意地应诺了。原因有二:一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因为具体实施霍英东基金会和铭源基金在红三角老区“文教扶贫”善举,我与河源的文学朋友结缘,曾参与组织该市的三届校园文学夏令营。与当年作为夏令营辅导老师的黄贵美相识交流,一直关注着她的业余文学创作,并曾把她处女诗集列入中英对照“红三角诗丛”出版。诗友的信任自然不能推托。二是近几个月来,黄贵美加盟我们主办的“五月诗笺网”,发表了为数不少的诗、散文,还连载了长篇小说《冰火之间》,作为管理员,早该为她的作品写点什么了。
当然,眼前小辑的七首诗,仅仅是作者近作很少的一部分,但却能够从中读出她在诗路追梦长途上一步步前行的轨迹与特色。作为一位从小山村义无反顾走进都市艰苦寻找人生价值的客家妹子,多年坎坷曲折的经历,并没有磨损她心中美丽炽热的理想;她从事过多种工作,至今也还是民营学校的非公办教师,生活的艰难,工作的繁杂,并没有使她为人处亊和文学追求的理念褪色。质朴柔美的气质,蕴藏着坚韧执着的内在力量。“层层叠叠的粉白 嫣红/ 遇见之后便凋零/ 我的站姿是江水泻落的音符/ 感知风的方向 涓涓汩汩”。这种“涓涓汩汩”的力量,来自于养育了她的宽怀慈爱的父老乡亲,来自于深厚文化积淀的客家故土。读黄贵美这些近作,我耳边很自然回响起那《绿叶对根的情谊》的悠扬旋律。是的,她的诗是绿叶对根的深情诉说,是月亮对太阳的坦然感恩。
身居繁华扮扰光怪陆离的都市环境之中,她念念不忘的是《故乡的记忆》:“只是如今我在每个清晨 推开窗子 / 目光却被高楼挡了回来 / 耳畔仍听见雨巷里木屐低低回转的曲调 /还有老得层层结疤的故事/ 行走在深远的黄土地里”。人生最重要的是永远不忘记自己是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对这个千年哲学命题的清醒认知,是弱小生命抵御强势外部势力的精神武器,使人生永不会在浮华盛世中失态沉沦,在虚幻莫测中,朴素的真实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夜风蘸满母亲的汗水/ 写下时光的深度和长度 ”。这是作者在《写给母亲的诗》中的诚挚歌赞,这种“深度和长度”,“不是激流 不是瀑布”,却是作者心中不息的精神源泉!
黄贵美的笔触是柔美鲜丽、细致入微的。她诗中的意象,“一把镰刀似的新月”、“纷纷扬扬的梧桐花瓣”、“薄荷的凉意”、“月浅灯深的子夜”等等,显得何其美丽而鲜明!读她的诗,不禁让我想起一位外国诗人关于歌德的诗行:“他和大自然呼吸同一个生命,/ 懂得小溪的潺湲,/ 理解树叶的低语,/ 感觉小草的滋生;/ 他熟谙星辰的书卷,/ 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他谈心。”(转引自《别林斯基选集》)把这里的“他”换为“她”,也可说是恰如其分的。
除了写故乡亲人,作者还写了对友人的怀念与自身工作的体验。这几首诗作,同样显示了细腻深情、意象鲜丽的特色。尽管社会没有给予这位客家才女应有的公平待遇,但她并没有灰心沮丧,而是一如既往,“淋漓尽致地享受着”“手机储满了精灵们暖人心扉的问候”,诚恳敬业,“依旧做个让知识传递的使者/ 无怨无悔”!这,正是这位年轻女诗人值得人们称许的人生基调与可贵之处。
我们期待着这位客家妹子在追梦历程中焕发更亮丽的光彩!
( 2010.11.7急就于粤北山城)
【黄贵美近作小辑《思念在苦苦地泅渡》见本网“诗歌”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