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人生的三重境界
 
人生的三重境界
  文 / 白衣驸马
    


     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曾对人的生活作过十分精辟的论断,他说人的生活可分三层:第一层是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第二层是精神生活,就是艺术;第三层是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三种层次不同的生活,代表三重不同的人生境界。
    一个人活着到底需要什么呢?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大多数人的需求都很简单——但求丰衣足食,生活无忧。可以说物质生活是每个人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和需求,所以尘世中芸芸众生们都在为了生活不停地奔波劳碌、追求财富。我想,众生们并不是为了财富而活着,而是为了温饱生活得以维持。常人追求物质财富,是一件无需指责的事,在社会未给予其足够的生存保障的前提下,追求财富是一种生命存在的必然、生命存在的需要,亦是对人类社会进步最切实的贡献。
    谈到精神生活,大家都知道艺术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而作为传播艺术文化的艺术家和学者们,他们对精神生活比常人有着更为深刻的感悟和需求。其实从许多例子可以发现:人的肉体往往具有惊人的承受能力,而人的心灵有时候却是极为脆弱的。肉体的残损,有时可以转化为生的意志和动力,激发出惊人的求生欲望和本能。而一个残损的心灵往往是很难修复的,一个人内心一旦陷入绝望死寂,即便面对着满园盛开的鲜花,亦会视之为蔓草丛荆。可以说拥有一个健全完整的心灵比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更为重要。其实所谓痛苦和幸福、失落和满足、富有和贫穷、成功和失败,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他们都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感觉。感觉幸福便幸福,感觉美好便美好。换言之,己心快乐,则世间快乐;己心温暖,则世间温暖。因此生活中一些睿智而豁达的先哲们便清醒地意识到:与其为了喂养肚腹而整日劳累忙碌奔波,不如直接喂养心灵以求精神富足快乐,寻一方怡然之境,求一个心性灵明。
    至于宗教和灵魂生活,这在常人看来是神秘和难以理解的,但对于宗教承载者的宗教徒来说,由于这种承载使然,使其相当彻底地领悟到了人类生活的本质——肉体生活的终极,其实就是灵魂的安妥。所以他们便自觉地放弃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而直奔灵魂的栖息地。由此他们便表现出对世俗物质生活的淡然和不屑,这不是清高和孤傲,而是对生命能源的保护,是对生命能量的珍惜和节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不同的生活追求决定了不同的人生境界。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丰子恺先生的老师——弘一法师。弘一法师可以说是努力提升自己人生境界的楷模。他在出家之前已是名扬四海的风流才子,兼擅书法、篆刻、绘画、音乐、戏剧和诗文等。他所创作的歌曲,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几乎家喻户晓,他在日本发起话剧社,亲自参演《茶花女》,系中国话剧事业的开山鼻祖。在常人看来,弘一法师有旁人不可企及的声名,有享受不尽的世俗快乐,已经是非常成功了。但是他没有停止追求的脚步,为了解决人生根本问题,他毅然放弃了世俗的财富名利遁入空门做了和尚。弘一大师曾说,做人一定要做的彻底。所以他不满足物质和精神的生活,而是不断攀升,勇于精进,终于修炼成了享誉佛学界的大师。
    从弘一大师的一生,可以看出他不但是一个真正超脱于肉身之外的灵魂生活的圣者,还是一位不断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强者。他的人生奋斗历程,堪称我们学习的典范。我们学习弘一大师,并非都要远离凡尘遁入空门,而是学习他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在万丈红尘之中,执着于内心世界的修炼,不怨不艾、不浮不燥、固守心性、永不失落。
2010/11/9 21:25:15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430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8015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