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瑶族自治县水库移民工作走笔
历史之所以厚重,就在于能够存留太多的问题,能够承担太多的责任。
——采访手记
●为了国家的建设事业●
1960年12月25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出访东南亚途经广州,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到白云机场送行,在所有的工作汇报当中,专门谈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南水水库的定向爆破实况。
乳源要建一座南水电站,周总理是一直关注的,电力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太重要了。早在这年的秋天,广东省水电厅厅长刘兆伦,中共韶关地委书记处书记陈大良赴京汇报南水水库定向爆破的准备情况时,周总理就指示:“这是一件大事,要周全计划好。”
如今这件大事已经完成,定向爆破圆满成功,简直就像一掌推下半座山来,土石方93万立方米,正好堵在双口河上,成为一道拦河土坝。
这一工程,后来于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科研成果奖。而且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大型水库土坝工程。当然,这是后话。但周总理当时确实非常满意。
定向爆破的那天上午,距离大坝最近的铁市坪村民,男女老少都高高兴兴,遵从上级领导的组织安排,全部撤离到芦村坪的周家和陈家,权当一次集体探亲活动。当地动山摇的时候,人们拥出村头,或站在晒谷坪上,遥望着大坝方面的滚滚烟尘,感叹着国家建设的伟大气魄。据说,炸药是一车一车运进山洞里去的,怪不得相隔5里地远都感觉到地皮在抖动。大家料想铁市坪村肯定荡平了,今后就等着住新房子吧!谁知除了有一家的瓦面真的给一颗飞石砸穿了一个洞之外,其余50多户人家都完好无损。
有周总理的指示,果然一切都计划得周全。
而为了国家的建设事业,铁市坪村民也都“配合得可以”。这是一位公社干部在后来的一次社员大会上说的。
●移民“部落”的诞生●
不过1961年农历三月初六那一天,周总理肯定不知道,铁市坪吴氏一族是仓惶出逃的。许多人甚至还来不及拣上几件替换衣裳,就匆匆跑上村后山去了。那里搭了几间临时避难棚。
村民们也知道迟早有一天要搬家。自从1958年9月省属南水电站正式上马,大家就知道铁市坪这地方住不久了。村庄就近在大坝,那房屋良田遭受淹没自然是首当其冲。可就没想到竟会撤离得如此狼狈不堪。
导流洞是早就打通了的。定向爆破时的栏河截流,就证明了它的泄洪能力。可这回问题偏偏就出在导流洞上。由于连降暴雨,上游漂来的木头垃圾卡在了洞口,泄洪变成了堵洪,其功能转换之快也实在让人始料未及。更让人措手不及。
有汽艇和木船及时地出现在将要淹没的村子旁边,那是赶来紧急疏散和抢救村民的干部、工人以及解放军战士。他们有的帮忙扶老携幼往村后山撤,有的站在齐腰深的洪水里拦阻仍想回家里拣东西的村民们。当时的情况是:只救人,不顾物。其实所谓拣东西也不过是抓到什么算什么,在慌乱仓促之中往往该拣的没拣而不该拣的拣了。有位妇人甚至将十几个鸡留在笼子里而只提了喂食的竹槽上山……
站在村后山上,眼看着祖辈居住了300多年,已发展到50多户300多人的村庄,这会儿竟像多米诺骨牌似的倒进急剧高涨的洪水里,全村男女老少都禁不住放声大哭了起来。虽说无一人伤亡,毕竟财物损失惨重。一种痛失家园、光景不再的悲凉感,侵袭着每一个人的心头。
这一晚谁都睡不着,大家拥挤在几间避难棚里,休戚与共,同命相怜,或围火而坐,或相对而泣,全村人从未有过的融洽与和谐,共同守候着这个无家可归的风雨之夜。一位老者慨叹地说:“这辈子我已经走过两次着慌的了,头一次是走日本,这一次是走洪水。”大家听了,都不禁报以凄楚的苦笑……
这次洪水真的把铁市坪村荡平了。
先后荡平的还有几乎整个龙南公社。
龙南公社由龙溪、南水两河流域合名而成。
南水水库正是控制了这北江支流的两河流域,坝址以上集水面积608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0.5亿立方米。至1969年正式下闸蓄水时,大坝长215米,高80.2米,正常水位为珠江基面220米。南水水库呈狭长形,南北走向,湖面宽达38平方公里,总库容量12.5亿立方米,是广东省第三大人工湖。电站设在县城附近的犁头嘴人工山洞里,引水钢管也全部安装在岩洞中,总装机容量7.5万千瓦,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2.92亿千瓦时。1970年4月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1971年7月三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是建国以来韶关市装机容量最大的一座水电站,也是广东省内为数不多的一宗以发电为主,结合改善防洪和灌溉等综合利用的较为大型的水电工程。由于水库容积较大,能将坝址特大洪水(频率为0.01%,重现期为万年一遇)的天然洪峰流量5490立方米/每秒降至安全泄量378立方米/每秒,既减轻了下游的洪水灾害,又可改善灌溉20960亩。
兴利除害是政府之所以要建电站的首要宗旨,也是水库移民牺牲家园付出代价的意义所在。
这次洪水淹没及影响的共有12个大队207个生产队1685户7530人,耕地共淹没19476亩,分别占全公社人口的94%和耕地的88.9%。
然而光荣亦罢,痛心亦罢;奉献亦罢,无奈亦罢,不管怎么说,在粤北乳源这么一个山区县,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之初,便因兴建电站水库而诞生了移民“部落”。
●迁安路漫漫●
省属水电厂南水水库移民的迁移安置工作分二期进行。
第一期也就是1961年“大水冲了龙王庙”那次。当时规定迁往外县安置者每人发建房费285元人民币,在本县插社后靠安置者发250元。虽说迁居县外的钱要多些,但还是有相当部分的移民选择县内甚至在龙南库区内安家落户。
铁市坪吴氏就有一部分人家选择在库区内的茶花山。
这里山是够山的了,但茶花却没有一朵,甚至连住房也只是临时搭起的一大间茅草棚。不过每当夜晚来临,十多户人家挤在一起,分两边挂起蚊帐,中间亮一路马灯,这热闹壮观的场面又几乎乐坏了那些孩子们。他们从这头走到那头,像检阅部队,像视察病房,更像漫步在十里长街,一点儿没有无家可归的悲凉感。
这儿就是家了。不过一切得从头开始。垦荒田、修水利、种蔬菜、建新房。然而最初的新房只能是木结构的。从老家的废墟上挖来旧木料,再找个平整地方,便按各人的意愿和创造力构筑起尽可能理想的家来。讲究一点的人家甚至还撑起了金字架结构,周围封上木板,再间成厢房若干,便左迂右拐地有点儿迷宫式的纵深感了。霞光里,晨风中,当炊事房顶上冒起炊烟,麻雀开始一只一只地叫起来,移民“部落”也呈现出好一派人间烟火。
就这样住了一年多,大家又兴建起了泥砖瓦房。这一回非同小可,都埋的大石脚,是打下了万年根基的。大概是为了象征落地生根吧,有人还特地在门前种了些易生快长的苦楝树。新居落成那天,许多人家还放了鞭炮请了客。互相赠送的镜屏上都写着:“乔迁之喜”四个字,好像这一来真准备住上几百年。
茶花山这地方,虽说靠山食山也勉强能养活一村老少,但毕竟交通不便、电信不通、消息闭塞,尤其是对于后代的入学就读不利。1970年,大家思想再三,还是一致决定搬迁到距县城较近的侯公渡公社去。前后算来,茶花山实际只呆了将近10年。而接着下来的便又是拆屋、建房、蚂蚁搬家式的人力运输。这期间还得兼顾了两头的生产。大约又折腾了一年吧,搬家的大业才告尾声。这时,人们已对乔迁感到兴味索然了。到正式入住新居的那天,谁家也没有放一只炮仗。
最典型的频繁搬迁要算洋碰曾屋,他们却是一直折腾到今天。从1961年那场大洪水开始,先是搬到村后山上住了一年多的“板屋”,接着有的迁到侯公渡公社的青岗,有的搬到库区内的百坑。几年之后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采,便联合起来迁到曲江县樟市公社。结果住了不到一年,认为阅尽人间春色还是乳源好,又分别迁回青岗和百坑,有一部分还新迁到侯公渡的旱塘岭。又过了几年,百坑“部落”最终还是奈不住山里的寂寞,也搬迁到了侯公渡的高涧塘。2005年,洋碰曾屋的几个“部落”再一次联合起来,在侯公渡镇政府旁边兴建奔康房,相信这一次会是真正的落地生根安居乐业了。40多年来6次搬家乐此不疲,可谓南水水库移民之最。而笔者吴贻才的少年同窗好友曾水新,第一次搬家时还只是父亲身边的一个小帮手。随着岁月的流逝,父亲的作古,他也成长为侯公渡镇的一名移民干部,却于几年前不幸病故,英年早逝。如今由儿子们致力于兴建奔康房。为了重建家园,为了安居乐业,40多年来,移民“部落”真可谓前赴后继、孜孜以求。
一般说来,留在库区内的移民,有一个优越条件,那就是土地突然多了起来。而且,洪水退后,田地里都积了厚厚的一层泥油,庄稼特别的好。因此,迁居之后的最初几年,内靠移民的生活要较之外迁移民的好些。尤其是,当外迁移民在当地遇到田地山岭的权属问题时,有的甚至于连宅基、菜地、老人百年之后的归宿之所都发生了纠纷,觉得他乡不是久留之地,便又悄悄地“倒流”回库区。这一折腾便到了60年代末,水库建设接近完工。
然而岂止是移民在折腾,政府方面又何尝不是如此。
1969年1月,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下达公文:南水水库于2月13日下闸蓄水,要求全力以赴,迅速做好第二期移民迁安工作……
如果说,第一期移民的迁安工作还由于那场洪水弄得大家措手不及好不狼狈的话,那么第二期移民的迁安工作则由于移民安置规划和经费概(预)算的编制工作出现误差而导致被动局面,首先在人数统计上就差了一大截。经过进一步调查核实,最后确认在库区需要迁移的移民人数不是初设规划的4365人,而是8000多人。原来第一期移出去的3660人,已经“倒流”回库区,加上自然增长人数等等。更重要的是:如按原"规划”全部在库内山边“内靠安置”,不仅毫无生产出路,连建房的地方都很难找到。库区山岭陡峭,水位线以上多为石灰岩风化带,光秃秃的石头山,能供造林的山地少,能供开垦的耕地更少。研究再三,最后提出“南水水库移民以外迁安置为主”。这才计划曲江县安置移民2288人,仁化县安置994人,乳源县库外安置4488人,库内安置1692人。
之所以会再次出现这种被动局面,其中有几个主要原因。
一、水库经历了漫长的建设施工期,从“动工”、“下马”、“缓建”、“上马续建”到建成发电,从“大跃进”年代到“文化大革命”的“峥嵘岁月”,前后翻来覆去经历了12个年头。
二、初设阶段的移民安置规划基本是“迁就”移民群众的“故土难离”思想,加上第一期外迁移民因水库中途停建而“倒流”,造成动员外迁的思想压力大,这就形成初设规划的全部移民内靠在库区的主导思想。
三、随着水库建设接近完工,直到1967年才意识到库区移民还没有迁出。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处于管理混乱状态,直至1967年下半年,才由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下达“做好南水水库移民工作的通知”,由主管单位省农林水总队、韶关地区行署生产组、驻地方军代表组成地区移民办公室,进行第二期移民安置的进一步规划和移民经费概(预)算的补充编制工作。1968年,乳源瑶族自治县革命委员会终于组成南水水库移民安置领导小组。
当时是“革命形势一片大好,而且越来越好。”唯有移民及移民干部们的心情不是太好,而且越来越心急火燎。
●沉重的接力棒●
南水水库于1969年2月13日如期下闸,水库水位迅速上涨。这时候,焦急万分的移民正像那句形容词——热锅上的蚂蚁。
而如果不能如期下闸,将要推迟一年发电。现在总算下闸了,移民却尚未动迁,这又急坏了临时组建起来的移民工作队。
任何时候着急的都是做实际工作的人。
乳源的移民工作队由县委副书记韩福聚及军代表胡兴华、黄振祥等100多人组成。在解放军炮兵运输部队的支援下,出动了近百辆汽车帮助移民搬家。他们日夜奋战,连大年初一都马不停蹄。偏偏又遇上罕见的严寒天气,公路因雨雪而结冰,汽车有如在玻璃面上行驶,不断打滑,给大搬迁带来极大的困难。全体移民干部和解放军司机,克服重重困难,替移民排忧解难,真所谓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这时候,任何“伟大”而又空洞的口号都抵不上哪怕是一件最细小的实际工作。
移民的每一件家什都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任何程度的损坏和磕碰都牵动着他们的心。为此,韩副书记对工作队一再强调:帮助移民搬家时要格外注意,不要让百姓的财产损失在我们的手里。
韩副书记50多岁,人称老韩哥。老韩哥体重200多斤,民间传说政府专门配给他两副床板。有人还亲眼看见:老韩哥的小车背后,还专门挂了个备用轮胎。老韩哥平时留一头短发,看去就像是刚收割完庄稼的大地。近个月来为了移民的搬迁工作,忙得他把理发的事情也忘记了,于是头发便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这会儿竟成了一片茂密的“森林”。有移民提醒他:“老韩哥,为了帮助我们移民搬家,你连剃头都顾不上了。”老韩哥说:“这次我要不将移民搬迁安置完,决不剃头!”只这一句话,在南水水库移民中传为趣谈。老韩哥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移民群众的热情欢迎。
这天,工作队帮一条村子搬家,看看所有值钱有用的家什都收拾完了,正要启程,却被老韩哥招手叫停。原来,他看见村大门阁楼上还放着一副“寿木”,那是为老人百年之后所准备的。这一家忙着收拾屋里的东西,却把这一重要物件忘记了。说话间老韩哥早找到梯子爬到阁楼上去了,几个移民干部赶忙过来帮手,将那副油光呈亮的“寿木”弄下阁楼,装上汽车。这件事,让主人感动万分,更在移民中传为美谈,无形中推动和促进了搬迁工作的顺利进展,广大移民迅速行动起来,服从政府安排,迁出库区。
迁出库区的移民,除了县内安排部分,还有相当部分安排在曲江、仁化两县。为了减轻兄弟县的负担,县政府专门派出移民干部驻点工作,直至将迁出的移民妥善安置下来。
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关怀下,在移民干部的忘我努力下,在解放大军的支援帮助下,在广大移民的积极配合下,南水水库下闸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应迁未迁的数千移民全部安全迁出库区,其中没有发生一起伤亡或重大事故。
老韩哥可以剃头了。
自从有了移民“部落”,便有了移民的领导机构及管理干部。
最初的移民工作由乐昌县乳源人民公社主管。
1962年6月20日,乳源公社分为侯公渡和附城两个公社,移民工作亦分别各有所属。
1963年10月1日,乳源瑶族自治县宣告成立,便从县委书记麦永坚、县长陈贱生到各级党委、政府都关注着移民这个新“部落”。并明确县委副书记韩福聚分管移民工作,政府这条线由副县长刘洪分管。
从此以后,历届接任的县委书记有杨文挺、陈京、龚洪永、黄正才、王功荣、覃卫东、李晓春到今天的段宇飞。县长有谭佐贤、盘才万、赵志发到现任的邓建华。而分管移民工作的副书记和副县长以及县人大领导更是有一长串的名单。
省委省政府向来十分重视和关心南水水库移民工作,一直致力于南水水库移民的早日脱贫奔康,仅从下拨移民经费的逐年增加便可想而知:从80年代至1990年,由每年40万元递增到100万元。1991——1998是每年130万元。1999年以后每年200万元。2003年是550万元……每年的经费60%以上用于解决发展生产扶持资金。30%作为基础设施投入。10%是管理费。这一政策一直延续到2001年,而且严格实行专款专用。
从2002年起,省委、省政府通过有关部门的调研,总结了过去移民工作的经验教训,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移民政策和措施,改变扶持的重点,贯彻省山区工作会议13号文件精神,将省属7座水电厂水库,按照权责利对称原则,人口、资源保护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和“一库一策”的原则,调整利益分配和工作责任关系,由市、县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农村水库移民住房、土地、生产生活用水及通路、通电和教育、卫生等热点难点问题。并要求各地做好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工作。其中韶关市负责解决南水水库和安置在新丰县、仁化县的新丰江水库移民遗留问题。
韶关市虽说1983年才成立移民办,但在此前后的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农委和水电部门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处理移民工作。
移民工作就像是一根接力棒,党和政府一届一届地传下去,领导干部一任一任地接过来。可没想到这一传一接竟就40多年,而且是越传越沉重,越接越坠手。这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还是可以统归为一句话:历史遗留问题。
(未完待续)
【原载《光辉世纪》 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