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亮点 在游离与融入之间(下)
 
亮点 在游离与融入之间(下)
  文 / 吴贻才



                      ——乳源瑶族自治县水库移民工作走笔



                       ●为了移民的安居乐业●

     游离——电离的异名。元素不同其他物质化合而单独存在时的状态。常用来比喻存在于集体或所依附的事物之外。
     虽说任何人都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但移民“部落”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他们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确实难以融入。
     翻开乳源瑶族自治县移民办公室历年的工作总结,几个屡见出现而又始终得不到妥善解决的实际问题是:
     1、山岭问题。移民搬迁了几十年也闹了几十年,一直为山岭问题而上访不断,先是要求上级拨专款在当地解决,后来发展到要回库区分山领证。
     2、住房问题。移民搬迁40多年来,90%的移民住房依旧是六、七十年代建造的泥砖瓦房,部分移民家庭甚至三代同堂共居一室。
     3、水利问题。由于投入的不足,自然带来水利配套设施的捉襟见肘和漏洞百出。
      4、反差问题。由于省属南水水库移民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起点低,从一开始就没有打好基础,至今年收入在1000元至1500元之间的,仍占移民人数的90%。因此,贫困移民与当地富裕村民相比反差较大,特别是近些年来新迁移民种类多而补助标准不一,政府对南水移民与新移民的扶持有较大的差距,导致他们心理失衡,思想不稳定再显突出。
      而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越来越悬殊,甚至开始出现了“移民歧视”……
      40多年来,移民人均收入长期低于全县水平。所以直到目前为止,尽管政府为鼓励移民兴建奔康房,人均补助3000元,但由于移民经济基础薄弱,自有资金拮据,绝大部分人家距离奔康目标仍路途遥远……
     从“文革”时期的“移民造反”,到新时期以来的“移民上访”,几乎就没有间断过。移民办公室成了个政策宣传、问题调解,矛盾缓和的办事机构。这当然也是必要的,但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矛盾隐患就难以消除。
     移民部落,日渐成了个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
和谐社会,只能建立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之上。

     为了帮助移民融入社会,为了移民早日安居乐业,历届乳源县委、县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都为移民的生产生活和发展前景操劳奔波。原县委书记陈京,原副县长刘伟雄、邓安利,多年来和移民亲密无间,家中几乎成了“移民接待室”。近些年来,分管移民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刘洪盛、费玉海,副县长文建平、陈天雄,为了移民的长住久安和早日脱贫奔康,致力于发展,放眼于未来,多少次亲自跑省里,为移民工作开绿灯。但凡移民有情况反映,都认真听取,能解决的,立即签字。移民报建,手续从快从简,费用优惠甚至全免。2003年8月份,仅仅为了乳城镇陈屋村移民的一座商住楼,副县长陈天雄也专程到省里争取扶持资金……
     在历任上、中层县领导中,还有一大批先后为安置移民而勤勤恳恳工作的干部,所有的南水水库移民都记得他们的名字:谢章昭、廖永昌、谢伯仙、曾会彪……
2002年机构改革后,水利系统党委还专门分工一名党委书记赵良远同志联系主管移民工作。
     而历任县移民办公室主任有赵丕育、陈爱年、王宏燕……
     早在1988年11月,乳源通过验收,成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县之一。这当然是全县瑶汉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我们的县领导首先就想到了南水水库移民——正是由于他们的无私奉献,乳源才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县。于是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资金,架设线路,购置变压器,让全县移民都用上了电。
     此外,为了发展移民经济,县里还多次尝试创办移民实体企业,锡矿厂、锑煲厂……直至前几年终于建成个股份电站——双龙电站,装机容量800千瓦,全县水库移民每人每年发15元……所有这些,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的努力与实践,都说明历届县委、县政府心系移民,都为移民的融入社会和安居乐业想方设法、费尽心思。


                           ●买田买地真忙●

     王宏燕于1993年任县移民办公室副主任,1996年为负责人,1997年正式任职至今。近10 年来,县移民办公室保持了它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现有干部5 人,其中有副主任谢世城;副主任科员邓新福;会计伍素娥;出纳杨永红。另有职工打字员莫细春;司机曾庆文和工勤人员赖六妹。有的同志一干就是几十年,他(她)们与移民有着不可分割的情缘。办公室全体同志为不辜负政府的重托和移民的期望,总结过去、分析现状,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以管好用好政府用于扶持移民的经费,帮助移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移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安居乐业;开发移民经济,早日缩小与当地群众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由于搬迁时划给移民的土地是无偿的,许多甚至还是口头上承诺的。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时代的来临,特别是80年代山林发证和实行承包制以后,过去那套“一大二公”和“计划经济”的传家宝不灵了,当地村民要收回移民土地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后靠移民除了现有的耕地,基本没有山岭,甚至连改善居住环境必备的宅基地也比较紧缺,有的移民是瓦檐滴水以外就不是自己的地方了。这严重困扰着移民的生产生活,更遑论安居乐业!
    当然,工作总结尽可以写,实际问题尽可以提,但提完了实际问题,工作还得实实际际地去做。再说了,如果移民的实际问题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还要这个移民办公室干什么?
     首先要解决移民的土地、水利和房屋问题,这是移民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土地是生产要素之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而房屋,连鸟都要有个窝,何况是人!因此,能买则买,成熟一块办好一块,为移民买田买地买山岭。买下的田地山岭,除了用作宅基地,兴建奔康房之外,主要解决移民种养,发展经济空间。然后从水利建设入手,一方面解决食水问题,一方面将旱地变为水田,通过改造,提高地力,扩充耕作面积。
     1998至2000年,3年共为移民新开垦耕地以及买下当地转让水田1000多亩,山岭3000多亩。
     2001年至今,又从当地有偿转让耕地1000多亩,种果替代地1000多亩,总体上人均基本达到半亩保命田。

     仅就侯公渡镇,几年来共解决买田19个村192.9亩,解决山岭14个村1500亩,解决食水工程15个村,新建三面光水利8个村3650米。
     侯公渡镇新兴村委会曾屋移民是1968年冬从东田重迁而来的,当时20多户。现有30多户140多人,依然聚居在几幢破旧的泥砖瓦房里。为了买下那片100多亩宅基地和村后的生态公益山,移民办公室与当地村民前后磨了三年,后来通过政府协调才总算谈妥。但有一条:如果年三十晚拿不出现金,协议作废。2003年春节除夕,当时分管移民工作的侯公渡副镇长曾庆华和镇移民办主任饶玉秀丝毫不敢懈怠,两人赶在信用社下班之前拿到地皮钱,并当即送去,才算完成了这宗买卖。如今那片山坡地,县移民办公室已帮忙平整就绪,择日便可兴建4幢2层钢筋混凝土楼房,每幢8户,每套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散居在高涧塘、青岗、旱塘岭的原洋碰曾屋的移民“部落”,近年来有30多户人家又联合起来在侯公渡镇政府旁边兴建奔康房。3幢6层楼房外墙统一贴瓷片,铝合金窗,普通木门,室内普通刮塑,每户建筑面积110平方米仅须支付约5万元。其余如地皮、报建、三通一平、地下管线、公路交通、水电设施以及人均补助3000元等等,全由移民办支付。
     1997年,侯公渡木竹坝吴姓10户,因南水泄洪河床提高导致河水上涨影响村民生活,经县人大视察认定,投入30多万元易地重建奔康房。
     此外,1994年,龙南梯下太和林村42户移民因遭受洪灾,田地被泥沙淹没,当年吃救济,1995年冬开始找地方。1996年分3个点重迁。其中一六镇1个点,桂头镇2个点,投入200多万元,每人买田0.5亩,每户建房80平方米。
     2002年8月8日,由于武江河上游连降暴雨,至使桂头镇沿岸群众受到严重威胁,几千亩田地被淹,房屋受浸,部分倒塌。塘头村石山角32户移民自1994年遭过一次洪水袭击后,已有10户移民由县移民办出资50多万元选址重迁,建起10套红砖瓦房。剩下的22户117人,再次受到洪水袭击,全部房屋受浸,部分倒塌。省、市、县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即时组织了抗洪救灾领导小组,对全倒塌房屋的移民给予补助每户800元搭棚暂住,并立即另选新址,重建新村。县移民办投资近百万元,建成22套共1760平方米钢筋水泥混合结构外贴瓷片新楼房,以及进村水泥路500米、食水井2口。2003年春节,受灾移民全部搬进了新房。
     桂头镇杨溪均村部分移民搬迁时没有划拨田地。2002年买了40多亩。
     桂头黄金岭移民买了20多亩……

     有了自己的田地山岭,移民才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才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才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而移民办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扶持措施才不至于打了水漂。
     乳城镇,据副镇长张红英介绍。近年来解决了乌石、坝背、岭头、马鞍山等移民村共500多人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云门村委坝背移民村的2口山塘共20多亩,渗漏多年,在2004年冬修好,解决了150多亩水田灌溉。乌石刘屋村的水圳是1500米三面光。新屋坪村黄楼洞的水利是由移民办出材料费,移民投工投劳,在2003——2004年共修建三面光水利3400米,此外,还完成了岭溪陈岗移民新村奔康房20套。而近在县城的坝厂陈屋移民新村三栋商住楼房,一至三层为集体商业用房,四至九层30套为移民住房,总面积9000平方米,可望于2005年入住和使用。这是迄今为止最具现代规模的南水水库移民奔康新村。
     桂头镇的移民分二期迁来,第一期是1963年、第二期是1968年以后,全镇有21个移民点587户2440人。截至目前为止,共建奔康房115户,投资近200万元。
     奔康房建设在桂头,很有自己的特色,石家建起的41套,自筹部分向亲友借,部分材料向老板赊,建房时互相帮工,不计工钱,石脚自己打,沙石自己挑,全村人做泥水小工,这省却了一大笔费用开支。
     而水利建设,由于桂头移民相对比较集中,因而成效也比较显著。
     均村村委的廖屋、刘屋共64户,400多人,移民办投入8万多元,从5公里外引来山泉水。
     杨陂村委石牌脚村和新张屋,30户共200多人,则是引水2.5公里投入1.5万元.
     小岗村委黄金岭30户195人,投入6万元解决了食水问题。
     凰村六队、七队、太和林等7个村1092人,陂头水圳先后投资20万元。此外还有4口山塘,也分别投入2万元将其完善。
而重围村委马屋的2.5万元已经到位,引水工作正在协调之中……
     对于桂头移民的脱贫奔康,分管移民工作的副镇长马桂洲充满信心,他说:“现在移民吃饭不用操心,1500元以下的不是很多,大家正朝小康方面发展。三年以后,桂头可以全面完成奔康房建设,移民的生产、生活将大为改观。”
     一位桂头移民感慨地说:“县移民办公室在近10年来,对我们山岭田地水利奔康房各方面都关照到了。平时我们找到县移民办公室,谈完工作,过了饭餐,还请我们吃顿便饭。办公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对来访的移民都非常热情,就像到了家里一样。”

     目前,乳源全县50%的移民村食上自来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原来的不到30%增加到70%以上,住房改造从2001年至今移民拥有钢筋水泥房540多套。这较之全县2712户12163移民,虽说还只是个零头数,但发展势头良好。
      近年来扶持省属水库移民方针政策最显著的转变在于:
     一是过去一直以来是贯彻“安置补偿”和“大力扶持发展,大搞种养,增加收入,先图温饱,逐步改善”的“打大捞”移民工作方针。现在是“一库一策,一村一策”,分期分批解决遗留问题,集中为主,逐个击破的攻坚战略,认真制定五年全盘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解决方案和措施。
     二是工作责任转变。原来是省做保姆,现在是属地管理,把责任下放到市、县。
      三是工作重点的转变,从大包揽转变为突出重点,重点解决住房、食水、保命田,扶持生产方面主要是扶持有产业化的项目。而住房资金要占70%以上,属地韶关市省属电力水库移民,人均补助建房款3000元。
移民群众说:“这是盼望已久的又一个春天”。


                         ●从丝路走出贫困●

     龙南镇梯下村委会,地处南水水库的西岸,除了水路就是山路,近年来才开通一条公路初坯,交通向来不便,但气候、水土却适于种桑养蚕。这里有118户人家,2004年仅种桑养蚕就收入43万元,户均3650多元,人平800多元。
     中国丝绸有几千年历史,纵贯古今,横跨中外,其生命力之悠远绵长穿时越空。素手纤纤,罗敷纤纤,走出《汉乐府》,走向外经贸。自从有了那片“陌上桑”,跋涉西域的驼队便与海上丝路的风帆共扬华夏殊途同归。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和纺织科技的发展,时至今天,以高档次蚕丝纺织的丝绸,已远比盛唐的霓裳羽衣更优质华丽。据专家调研:目前全世界至少有80%的国家进口中国丝绸。而转折是1999年中美签订农业协议,这一来让蚕茧价格提升了70%以上。我国蚕桑的主产区在浙江、江苏和山东。而上海的延伸,无疑对浙江形成冲击。这给粤北包括乳源的蚕桑业带来天时地利和发展机遇,至少未来10年销售无忧。
      蚕茧讲究清洁度、单纤度、丝长度等质量指标,达到3A以上为高档次。有4A、6A的是顶尖级。一般情况下,1亩桑可产3担茧,种养水平高的可达4—6担茧。桑树属多年生乔本植物,水旱坝地均可种植,只要加强管理,可采摘桑叶10多年。
      1982年5月,一场水灾使得梯下的农业生产全面受损,县委书记陈京为了帮助移民走出困境,决定调整一下这里的农业结构和生产模式,专门组织了一批人去英德、连县、秤架、岭背、坪石等地参观学习种桑养蚕。1984年春,开始定蚕种、桑苗,下半年60户人家种了250亩,并派三个人到始兴学习了一个月的幼蚕共育技术。1985年,便有了120户人家种桑养蚕。
      林深远书记72岁,从1952年开始担任梯下村支部书记直至今天,50多年来中途连替换一下都没有试过。别以为农村党员缺乏组织不健全,眼下村委会就有34名党员,其中有29名在种桑养蚕,可就没有一个人想过要去接替他。无论是选举还是指派,都是他。这在中国共产党的支部书记当中恐怕是极少见的,至少在目前是为数不多的了。林深远书记介绍说:
     1987至1988年由于市场不好,蚕茧下马,到处挖桑头,这里还留下180亩坚持不挖。当时群众有人挖,党员干部分头到田里去劝止。说是“人家杀母猪,我们养母猪”,直至将群众手里的锄头接过来。
     这里果树、茶叶都种过,最后发觉还是种桑养蚕好。前几年价格不稳定,1996——1999年降价,2001年开始升价。但无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梯下坚持了21年。如今收入是一年比一年高,且年年都在扩大种植面积。2003年总收入31万元。2004年下半年天旱,但还是收入了43万元。龙南全镇种桑面积1000多亩,而梯下、龙溪2个村委会便占了80%以上。全镇蚕茧产值55万元,梯下村委占了43万元。其中老屋村的林叶娣,收入达18000元。
     这里的人们吃苦耐劳。种桑养蚕虽说是过手不过肩,但工作量大,不分日夜。晚上12点还要喂蚕。碰上雨天摘桑叶,戴上笠帽,穿上雨衣,脖子里还进水。桑叶采回来,还要摊在地上用风扇吹干。桑苗要在冬天全面剪枝,下肥,松土、行沟、除草。第二年3月份进蚕种,碰上气温低,还须封好蚕房,又要保持透气。为了防冻,要将电灯泡照前一点,帮助提温。蚕种是分批出来,也分批下地,所以必须继续保温。从一龄到四龄,也就是从蚕下地到蚕上架。都要保持蚕房干爽,还要经常消毒。地面消毒用漂白粉或新鲜石灰,然后再放下蚕虫。蚕虫不怕石灰,有病时也放石灰,这真是怪事情。成虫贪吃,听得见嗦嗦地响。从小蚕到摘蛮要28天。但若温度不够,得40多天……

     县移民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省扶持移民的工作方针,结合乳源实际,抓重点、难点,实行分类指导,以重点带动全面。在发展移民经济上,主要根据内靠和外靠,库区和平原区各自的自然条件,资源的拥有量实施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果则果。而梯下、龙溪,自然是宜桑则桑了。
      为了保护桑农的利益,移民办除了免费提供桑苗之外,还在蚕茧价格不够稳定的情况下,与丝绸公司加强协调,实行保护价收购。2001年6月份,不少地方茧价跌到500元/担,而丝绸公司仍以600元/担的最低保护价兑付给农民。
      为了发展蚕桑生产,近几年来,县移民办公室加强了对蚕桑农户的政策扶持和技术培训,并聘请技术人员,对肥料、农药的使用按标准进行,真正做到手把手地教农户发展蚕桑。2004年,又投入8000多元在梯下和龙溪各建了一间幼蚕共育室,以熟手带新手,提高农户养蚕效益。2005年,龙南新增养蚕户 12 户,种桑面积20亩,至此全镇种桑养蚕已达179 户。为乳源的绿色农业又添一片盎然生机。
     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梯下的村民日常生活好了,小孩读书有钱了,人们的衣着光鲜了。现村里普遍有了摩托,汽车有了五辆,家用电气更是普及了。奔康房建了80%,食水工程也已经搞好,只是村中巷道和那条开好初坯的通村公路还有待完善…… 
     这怕是又一条“丝绸之路”——一条帮助南水水库移民走出贫困融入社会的致富之路。


                              ●山水文章●

     眼前的南水水库,较之1961年的那场大洪水,早已完全是另外一副面孔。碧波涟涟,优悠恬静,湖光袅袅,温文尔雅,好像从来就没有发过脾气。
     南水水库位于乳源县城西南16公里处,呈南北不规则带状分布,俯望如卧地青龙。这里北边有多处天然温泉,东面有高速公路出口,周围有国道团团环绕,湖中有岛屿处处妆点。常年水温在18至22摄氏度,平均容氧量在5mg/L以上,PH值为6.5到7.5,非常适宜水产养殖。更是一处旅游胜境。
     留在龙南镇的内靠移民,田地虽少,山岭却比较充裕,再加上南水水库这一丰富资源,很快便形成了县移民办公室“山上种果、山下种桑、水库养鱼”的发展思路。经过多年的辛勤培植和悉心扶持,今日龙南的种养业已初具规模。山上的1500多亩名优果树已先后挂果。山下的1000多亩桑林正与丝绸公司共创双赢。此外还有近1000亩茶叶,那是摇曳在龙溪的一面绿色的旗帜。而水库的网箱养鱼,目前打出的品牌是通过国家认证的双A级绿色食品三角鲂。
     三角鲂出身名门,祖籍在长江流域,系鲤系名鱼。这种鱼身短头小,体大肉嫩,味美可口。1988年经县水产专家引进至南水湖培育,形成种群,已能自然繁衍,成为广东省名贵淡水鱼种之一。1997年通过省专家鉴定,1999年以来先后被评为省水产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三高”农业博览会银奖,2002年被国家评为AA级绿色食品,并已注册“银源”商标。具有鲜、嫩、甜、滑等四大特点,是当今酒店和家庭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佳肴,是粤北水产中的极品。
网箱养鱼在汤盆村委会有10户人家共6000平方米。仅村委主任杨红卫一家就占了1000多平方米。年收入,他只说了个保守数字——20多万元。不过他说:“看市场而定”。
     南水村委会则有20多户人家网箱养鱼。最大户的也有1000多平方米。
     龙溪村委会目前发展网箱养鱼4000多平方米,年均纯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有3户……
     网箱养鱼主要在汤盆、南水、龙溪一带,提供数字的分别是三个村委会主任。事实上,网箱养鱼在南水水库已达2万多平方米约60万尾。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3户,2万至5万元以上的已有不少人家。龙南镇也就4个村委会加2个居委会共1600多人,包括主攻种桑养蚕的梯下村委会在内,平均每人有1亩水域养殖面积……若干年后,为了保护这片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饮用水源,政府以补偿方式,将这些养鱼专业户转移上山,变水产养殖为山地种植。由于经济基础比较扎实,他们很快又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此是后话。
     汤盆村委会主要是杨姓,兼有梁、张、王姓,103户407人,共有108亩水田,旱地视水位线而定。2004年天气干旱水位低,别处苦不堪言,这里却乐得大面积种植,黄豆50亩、玉米34亩、地膜花生产量达2万多斤,有点儿“趁火打劫”的意思。但若涨水时这里的旱地不足50亩,光种水稻显然不够吃,只能靠发展经济。因此,2001年以来,除网箱养鱼之外,全村先后种果树400多亩,平均每人一亩。包括碰柑、脐橙、奈李、沙梨和西瓜。由于土质、气候好,这里的西瓜特好吃。果树是去年开始挂果,每亩收入400多元。就在公路边卖,客户会找上门来,有的亲自到山上去摘,很有点儿观光农业的样子。汤盆还有山林1万多亩,其中与林业部门联办的林场就有4千多亩。这里是生态区,通直、漂亮、密度好,是龙南镇造林绿化的共同特点,而尤以南水水库周边的5万8千多亩马尾松长势最好。到了这里,你才会知道什么叫浩浩荡荡。
     南水村委会主任张嘉强说话带着幽默,他说:“我们村委会有周、陈、马、张、卢、赵、许、余、刘、赖、廖、巫、谢、罗、李等十几个姓氏,898人,男女刚好各占一半。水田228亩,旱地不算水位线约400亩,人工造田30亩,柑果只种了80亩,李果40亩,除了网箱养鱼,主要靠1万4千亩山林,这里盛产杉木和笋竹。杉木不能砍,只有指望笋竹。笋竹是早几年看大布镇有人种,我们也种。但由于管理跟不上,目前还不成规模,更没有认真打开销路。人平收入是报政府2000多元,报移民办1547元。这有我们自己的考虑,移民虽说有部分人富了起来,拉高了平均数,但仍有相当部分的人实际上还没有突破贫困线。目前南水的奔康房只做了9户人家,万一省里按数字一刀切,不再扶持了怎么办?” 
     龙溪村委会相对来说耕地较少,所以需要更周密的筹划。1000亩茶叶+800亩果树+ 400亩蚕桑+4000平方米的网箱养鱼是什么概念?那是一道加速移民脱贫奔康的最佳算式,那是一篇关于立体开发全面开花的山水文章。
      而乳源瑶族自治县移民办公室,利用当地的山水资源优势,制定一系列的发展计划,实行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网箱养鱼每平方米补助10元,免费给移民提供果苗、桑苗、鱼苗,投入近百万元资金帮助库区移民完善90%的水利设施,解决移民的食水工程及1000多亩的农田和果树灌溉。又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走村串户长期服务生产,帮助指导移民发展种养及销售农副产品。还拨出专门经费帮助各村委会兴建办公楼房,为固本强基工程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由于县移民办公室致力于为移民办好事实事,以发展促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各种纠纷的发生,近几年来没有出现集体越级上访市、省的现象。梯下村委上冲移民在1996—1997年间经常吵着要搬走,自从水利、食水工程搞好之后,又开展种桑养蚕种果,提高了生活水平,再也不想走了。其中当年的“上访专业户”张五金,还因其转变历程而上了一回韶关电视专题片。
     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解决处理移民遗留问题,也是“三农”问题的焦点、热点的一部分,也是实践“三个代表”和加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充分体现。

     县移民办公室的“绿霸3400”,高底盘,四驱动,最适于爬山越岭深入移民群众,这会儿正行驶在南水水库的环库公路上。
      就这条全长34公里的环库公路,也还是县移民办在1986年底至1990年投入260万元修建而成的。目前,这条沙石路列入了2004年省公路改造项目并业已动工,2005年底,一条宽敞平整的水泥路将盘龙般地环绕于南水水库。路通财通,这将引领南水水库移民实现致富梦。
     凉风拂面,景色怡人,我们正陶醉在窗外的湖光山色之中,却见走走停停地过来了一辆教练车,车上前仰后合地坐着五、六个年轻妇女,时而还传来嘻嘻哈哈的笑声。
     “富婆学车,这些都是龙南有钱人家的媳妇”,县移民办公室副主任科员邓新福介绍说。
      我们感慨万端,并对她们充满敬意,不仅仅是因为她们有钱,更因为她们有了全新的生活理念。
阳光正好,湖面银光闪闪,时而有鱼儿跃出水面,旋即又复归湖中。
      而亮点,就在那游离与融入之间……

                【原载《光辉世纪》  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
2010/12/13 20:51:24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545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4402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