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很喜欢读诗词。凡是课本上的,我和哥哥几乎都能倒背如流。
我接触的第一首词是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西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是哥哥介绍给我的,哥哥还让我朗诵并给我录了音呢。
第二首是岳飞的《满江红》,是我五年级时班主任杨老师的致爱。有一天,当我跳皮筋儿弄得头大汗时,杨老师拉住了我,让我坐在草地上跟他斗诗。“斗诗”是杨老师教我们玩的一种游戏,就是古诗接龙,谁接不上,谁就算输。我那天发挥得特别出色,居然把老师比下去了。老师情急之下竟然使出“杀手锏”,把岳飞的词搬了出来——“怒发冲冠凭栏处”,我马上接了一句“潇潇雨歇”……这首词课本上虽然没有,可我哥哥是杨老师的高材生,自然也熟悉这首词,还教过我。我赢了,于是罚老师给我讲解这首词的意思。杨老师说,这是他的最爱。他耐心地为我讲解词的创作背景、诗人的创作意图以及每句词的意思(现在想来,杨老师输给我其实是用心良苦)。
从那天起,我很少跳皮筋儿,一有空就缠着杨老师教我写诗。我还给自己取了笔名“凌云”。杨老师直夸我有志气。其实,我根本不是很了解“凌云”的意思,只是觉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里的“凌”字很特别;而且我从小就喜欢抬头望着变幻莫测的白云胡思乱想,所以,给自己取了这笔名。在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我初步了解了律诗、五绝、七绝……可惜好景不长,两周后,杨老师竟患了重病,住院了。我们换了班主任,一直到小学毕业,杨老师也没康复,而我与新班主任的关系一直非常糟糕。爸爸曾想过帮我转学,可是我没同意,因为我一直觉得杨老师会回来教我写诗的。
初中时,偶尔会和同学玩玩藏头诗,可是那些顽皮的男同学写出来的“三年同窗,裤子同穿”,却让我不敢恭维。为了不亵渎诗,我没有继续跟他们玩。
真正学写诗是在师范,有幸认识了韶关一位颤长写古体诗的侯崇言老师和《少男少女》副主编李国伟老师。可惜那时,没有什么真情实感,写出来的东西,连自己都觉得是无病呻吟的,所以,也没让自己继续。
前一阵子,偶尔在网上看见一网友的《捣练子》和《长相思》,忽然想起了李煜和林逋的词,故有了那两首幼稚的词。其实我根本不懂音律,我只觉得诗词文都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